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斌

个人简介

法学博士,四川江油人,1969年5月出生。四川省首届十大中青年法学专家(201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14),曾挂职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助理(2015),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10),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入选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 教育背景 1987-1991年,四川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 1998-2001年,四川大学法学院诉讼法硕士研究生; 2001-2004年,四川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博士研究生; 2004-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2009-201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尔特豪法学院公派留学。 工作经历 1991-1998年,成都冶金试验厂,检验工程师(中级); 2001年至今,在四川大学法学院任教。2004年讲师,2006年副高,2011年正高,2012年博导。 著作 1、《科学证据采信基本原理研究》(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 2、《视听资料研究》(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 3、《中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以两个证据规则为中心》(合著),检察出版社 2011年; 4、《司法改革与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合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 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项。 荣获奖项: 1、《科学证据采信基本原理研究》荣获四川省政府三等奖; 2、《视听资料研究》荣获四川省政府三等奖; 3、《中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以两个证据规则为中心》荣获四川省政府二等奖; 4、《司法改革与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荣获四川省政府二等奖; 5、《搜查笔录=证据》荣获《人民检察》2003年度三等奖; 6、《论我国无证搜查制度法理之构建》等2篇论文荣获四川大学第七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奖; 7、2016年在全国检察机关反贪侦查调研暨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研究领域

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科学证据采信的基本原理》,载于《四川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运用的十大技术疑难》,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5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论英美刑事证明标准的神学渊源》,载于《清华法学》2009年第5期,CSSCI; 4、《论英美刑事证明标准的理性基础》,载于《清华法学》2010年第3期,CSSCI; 5、《两大法系国家科学证据采信结构评析》,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第2期,CSSCI,入选2011年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 6、《论被告人承担客观证明责任》,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CSSCI; 7、《再论被告人承担客观证明责任——以我国刑法规定的持有型犯罪为例》,载于《四川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CSSCI; 8、《三论被告人承担客观证明责任——应用于刑事辩解和刑事推定的知识论阐释》,载于《证据科学》2009年第3期; 9、《论我国刑事鉴定项目CNAS认可的证据法定位》,载于《现代法学》2010年第4期,CSSCI; 10、《非法证据证明责任及标准的实践把握》,载于《国家检察官学报》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2011年第9期转载; 11、《论科学证据的三大基本理论问题》,载于《证据科学》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2008年第10期转载; 12、《论英国法刑事证明责任的实质蕴含》,载于《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CSSCI。

学术兼职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人民政府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成都市法治城市建设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证据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四川校友会副会长、四川省公安厅咨询专家(2013)、成都市政法委咨询专家、眉山市政法委案件评查工作第三方评估专家、成都法院教育培训师资库特聘教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陪审员(2007)、成都市人民检察院业务骨干人才带队导师、成都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013)、绵阳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013)、四川省律师协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顾问、成都市律师协会行风监督与诚信建设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