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莫晓宇

个人简介

莫晓宇,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刑法学会副会长,担任多地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咨询顾问。 教育背景 1994.9月——1998.6,四川大学就读本科,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8.9——2001.6,四川大学就读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9-2006.6,中国人民大学就读博士,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1.7至今,四川大学法学院工作。 著作: 《刑事政策体系中的民间社会》,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涉众型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项目: 主持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涉众型犯罪研究”(已结项); 作为第二主研人员参与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风险社会视阈下刑事立法科学性研究”(已结项)。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中国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知与恶——犯罪故意中的违法性认识》,《法学评论》2006年第4期(法学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刑事政策体系中的民间社会与官方(国家)——一种基于治理理论的场域界分考察》,《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法学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演进与启示:中国民间社会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角色变迁 》,《中外法学》2006年第6期(法学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演进与检视:建国至今群体型犯罪的国家规制变迁与治理完善》,《刑事法论丛》2014年第1卷(CSSCI来源集刊); 《非数额情节在受贿案件中定罪量刑的功能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法学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后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 《仪式炫耀、功能检视与规制应对——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符号化样态及其治理启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 《刑法阈值标准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17年第5期(法学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异质同构、内在背反与纠偏复位——贪污受贿罪视阈内的“财物”研究》,《刑事法论丛》2018年第1卷(CSSCI来源集刊); 《截贿行为之刑法教义学初探——基于第三人受托行贿、受贿的类型化分析》,《刑事法论丛》2020年第3卷(CSSCI来源集刊)。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