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韩松臣

个人简介

韩松臣,教授/研究员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航总局优秀教师 个人简介 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从事与航空航天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工作期间曾先后到美国的WCG、德国的DFS、韩国HAU、设在加拿大的ICAO和澳大利亚的RMIT等组织和机构进行考察学习和学术交流。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主持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国家空管科研课题、民机专项等多项课题。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10余项,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2014/5-至今,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998/1-2014/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博士后、副教授、教授 1990/3-1997/12,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助教、讲师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突发事件预防的空管技术保障系统扩展规划研究(在研,主持); 2. 民机专项项目:民用飞机系统综合及适航符合性技术虚拟视景开发(在研,参加); 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机场(III级)综合交通监视与引导系统”子项目:2011BAH24B06-6(主持); 4. 国家空管科研课题: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A-SMGCS)关键技术研究(协作单位主持); 5.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我国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6.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空管自动化系统国产化(协作单位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场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8. 国家空管科研课题:机场密集区域的飞行终端区空域规划(主持);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安全管制工作负荷模型的空域扇区规划方法研究(主持)。 荣誉和奖励 1.1994年参加”空空导弹总体CAD的研究”获得中国航天科技进步奖励; 2.2001年获得”民航总局优秀教师”称号; 3.2003年参加”航空运输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获得中国国防科技进步奖励; 4.2010年主持”机场密集区域飞行终端区空域规划研究” 获得中国航空科技进步奖励; 5.2012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称号; 6.2012年主持”2006-2010昆明机场容量评估与研究” 获得中国民用航空科技进步奖励; 7.2013年主持”着力构建卓越空管人才的协同培养体系” 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励; 8.2016年所在的先进引导与飞行模拟团队获得四川大学”德渥群芳”标兵团队奖。 授权发明专利 (1) 韩松臣(#),机场航班计划容量判定方法,CN200910026147.7 (2) 韩松臣(#),通过管制工作负荷回归分析确定空域容量的方法,CN200910026146.2 (3) 孙樊荣(#),韩松臣,一种增强型机场场面监视系统, CN201110221623.8 (4) 张明(#),韩松臣,一种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测量方法,CN201110192572.0 (5) 张明(#),韩松臣,一种终端空域空中交通动态容量预测系统及其方法,CN201310485738.7 (6) 汤新民(#),韩松臣,朱新平,基于离散事件监控器的机场场面活动控制系统及方法,CN200910033557.4 (7) 张明(#),韩松臣,孙樊荣,汤新民,卢朝阳,一种民航多机场终端区空域功能性扇区划分方法,CN201110174495.6 (8) 孙樊荣(#),朱新平,韩松臣,一种用于辅助机场跑道巡视检查的系统, CN201110221625.7 (9) 汤新民(#),韩云祥,韩松臣,基于4D航迹运行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及方法, CN201110327792.X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面向飞行器控制的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 2.航空环境工程与航空安全; 3.飞行模拟与空域规划、评估; 4.空中交流容量/流量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