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慈军

个人简介

李慈军,研究员,男,1967年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工委)办公室主任、审计室主任,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成果: 著作 1、《广西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2、《广西木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广西农业发展研究报告》,参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2003年9月编印。 学术获奖情况: 1、参编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广西农业发展研究报告》获2003-200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策咨询成果奖(省部级)一等奖,排名第5位; 2、《广西农垦糖业综合竞争力研究》获广西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热作学会2005年廿大优秀论文奖; 3、《中国和新加坡商品贸易实证研究》获广西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统计学会2006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4、《广西木薯产业发展之我见》,获广西热带作物学会2013年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5、《广西城乡经济互动定量综合评价模型初探》,获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6、《以“两化”为抓手 提高农垦发展质量》,获广西农垦管区经济发展论坛一等奖; 7、《科技部门在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中应有所为》,获2000年度河池地区民族发展论文比赛一等奖。

研究领域

区域经济、农业经济、国际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循环经济是广西热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热带农业》,2013年第3期; 2、《试论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广西经济》,2013年第6期; 3、《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的建议》,《党校要报》,2013年第5期; 4、《广西木薯产业发展之我见》,《学术论坛》,2013年第8期; 5、《广西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定量综合评价实证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 6、《广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证研究》,《学术论坛》2009年第10期; 7、《中国和新加坡商品贸易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6期; 8、《广西农垦糖业综合竞争力研究》,《改革与战略》2005年第7期; 9、《广西城乡经济互动定量综合评价模型初探》,第四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卷),2007年,广西人民出版社; 10、《浅谈农垦糖厂如何处理与农场与蔗农之间的关系》,《中国农垦》2007年第8期; 11、《基于广西农垦国有农场农业规模经营初探》,《农场经济管理》2007年第4期; 12、《充分发挥农垦优势 扩大桂台经贸合作》,《中国农垦》2006年第10期; 13、《加强与台农业合作 开辟桂垦发展空间》,《农场经济管理》2006年第5期; 14、《广西农垦茶叶期待创新》,《中国农垦》2006年第7期; 15、《创新思路 全面发展》,《中国农垦》2006年第4期; 16、《广西农垦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对接研究》,《中国农垦经济》2003年第11期; 17、《论广西农垦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对接》,《企业天地》2003年第9期; 18、《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营造广西垦区生态家园》,《中国农垦经济》2003年第8期; 19、《以“两化”为抓手 提高农垦发展质量》,《新绿报》1版,2007年12月18日; 20、《科技部门在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中应有所为》,《广西理论学习》2000年第1期; 21、《论扶贫攻坚与市场对接》,《桂海论丛》1999年第12期; 22、《异地安置扶贫开发原则浅探》,《广西理论学习》1998年第8期; 23、《论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广西理论学习》1998年第5期; 2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质的规定性》,《河池日报》1998年8月22日; 25、《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思考》,《广西理论学习》1997年第8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9期转载; 26、《邓小平台阶论的现实思考》,《学术论坛》1997年第5期; 27、《试论粮食价格风险及其调控》,《广西物价》1993年第9期; 28、《论当前“左”的认识论根源》,《学术论坛》1993年第5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