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彭宁

个人简介

彭宁,女,南宁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获得“广西高等教育研究突出贡献学者”称号。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多年,承担教育学原理、教育科研方法、教育传播概论等课程教学工作。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近20项,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近40篇(部)。 主要贡献 彭宁教授,是广西高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教育学》负责人和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综合训练中心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等课题近20项。出版论著《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等8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成果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以及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多项研究成果为区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并在全区本科高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教学成就 长期从事高校教学、科研与教学管理工作,承担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讲《教育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传播概论》、《大众传媒与近代教育传播》、《女性素质研究》等课程,注重教与学的研究,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教学之中,探索专题讲授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显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在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排名3)、三等奖1项(排名1)以及最佳教学设计奖(排名1)。 主持课题(部分) 1.主持完成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与教学改革研究; 2.主持完成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1世纪初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3.主持完成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 4.主持完成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高校本科优质专业建设管理监测系统开发研究; 5.主持完成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高校本科优质专业建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6.主持完成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重点资助项目:广西高校精品课程、优质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7.主持完成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重点资助):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 8.主持完成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服务于广西中职教育的本科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9.主持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广西高中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10.主持完成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委托重点课题:民族地区师范生培养模式和政策创新研究; 11.主持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以职业为导向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创新与运行机制研究及实践; 12.主持完成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内涵式发展目标下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政策创新研究; 13.主持2015年度教师教育专项课题:师范专业认证; 14.主持广西教育事业“十三五”改革与发展战略规划子课题项目:广西中小学(中职)教师培养“十三五”规划研究; 15.主持自治区发改委重大课题《“十三五”广西振兴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区战略研究》子课题:广西“十三五”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6.主持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汉文化融合趋势下壮汉双语教师培养对策研究(14BMZ094)。 著作(部分) 1.《高师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探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与教学改革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民族地区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5.《地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排名第2),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排名第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协作与共赢: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研究》(排名第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获奖成果 1.“基于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3); 2.“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成果获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2); 3.“民族地区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获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4.“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新三手”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成果获第六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 5.“广西面向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考试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获2005年第五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 6.“高师院校普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成果获2001年第四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1); 7.“‘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获第六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1); 8.“广西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的政策创新研究”获得2014年广西第十三次社科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一等奖 (排名第1); 9.“内涵式发展目标下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政策创新研究”获得2016年广西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三等奖(排名第1); 10.《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获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排名第1); 11.“高师院校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趋势及对策”获广西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成果三等奖(独著); 12.《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获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2); 13.“教师职业技能达标集中型培训模式”成果获1997年第三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3); 14.“西部地区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获第六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3)。

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管理、教师教育

高等教育管理、教师教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试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高师教育观,中国高教研究2000(10),CSSCI来源期刊,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 2.高师教育观的历史演变,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现《教师教育研究》)2000(1),CSSCI来源期刊,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 3.试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高师教育观,中国高教研究2000(10),CSSCI来源期刊,全国教育核心期刊; 4.关于地方高校教师岗位业绩和能力目标要求的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8(2),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5.师范生“新三手”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中国大学教学,2009(1),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6.地方高师院校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5); 7.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开展职教师资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0:26-28,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8.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模式的演进与思考,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5); 9.民族地区高中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以广西省为例,当代教育科学,2014(1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10.广西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浅论,高教论坛,2015(12)。

学术兼职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广西教育学会副会长、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广西妇女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第六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督学、广西高校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学类副主任委员、广西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