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小红

个人简介

2005年以来在广西大学工作。2009.10-2011.1 受国家汉办派遣,赴泰国川登喜大学教授汉语,任川登喜素攀孔子学院院长助理。2015年6月在西南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专业为课程与教学论。2016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7-2018.8 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学。主要研究领域: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国际汉语教师教育、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担任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生导师,至今培养研硕士研究生14人。 获奖情况 1.2014年,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一等奖。 2.2016年第二届广西全区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主要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1.2017-2019,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西北部湾地区-东盟高等教育跨境合作质量保障研究》(2017BMCA01) 2.2013-2019,国家哲社教育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国家青年项目《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机制研究》,(CIA130181)。 3.2016-2019:第60批博士后面上项目《基于多面 Rasch 模型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评价研究》(2016M602751) 4.2014-2016,《中国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联合办学运行机制研究——以中泰联合办学为例》,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2014年度一般项目(BG201405)。 5.2015-2017,《广西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研究》,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2015B069)。 6.2012-2014,《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研究》,广西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2年度项目(JD201216)。 7.2012-2013,《高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研究》,2012年度广西教师教育项目(2012JS083)。 8.2009-2011,《缓解大学就业心理压力行动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09年度项目(200911LY06)。 9.2008-2011,《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提升行动研究》,广西大学2008年度科研项目。 10.2019-2021 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与东盟国家高校合作办学质量评价研究”,(2019KY0023) 11.2014-2018,《中国-东盟跨境高等教育服务合作与质量保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4年度地区基金项目(G0309)。 12.2015-2018,《教学伦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监控研究》,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 13.2015-2017,《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下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14.2014-2015,南宁市委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打造面向东盟的“学在南宁”品牌》研究。 15.2012-20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技能教育,“为农村社会转型服务的教育和培训”》,翻译项目英文报告的一部分,约4万字。 16.2009-2011,广西北部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17.2006-2007,《广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与家庭功能的研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青年课题(06CSH001) 18.2003-2005,《西部贫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DGB010609) 19.2003-2005,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学校发展计划国际研讨会》的联络及会议英文论文翻译中文,翻译约6万字。

研究领域

课程与教学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我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年(12),第一作者 2.广西-东盟高等教育跨境合作的成就、挑战与构想,高教论坛,2019(10),第一作者 3.21世纪以来国际学界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知识图谱分析,课程�教材�教法.(CSSCI)2018(06)第一作者。 4.近十年高等教育之来华留学教育:成绩与挑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18(04) 第一作者 5.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全球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当代教师教育,第一作者 6.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共同体构想,课程�教材�教法.(CSSCI)2015(02)第一作者。 7.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中国教育学刊.(CSSCI),2015(01),第一作者。 8.教学有效性与伦理性关系及其整合,课程�教材�教法,(CSSCI)2014(1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独著。 9.有效教学的伦理自觉,当代教育科学(北大核心)2013(6)第一作者。 10.“互动与共生”——教学有效性与伦理性辨析,现代中小学教育(北大核心)2013(6)独著。 11.论有效教学的有效性与伦理性,当代教育与文化(中文核心),2013(2),独著。 12.教育管理专业化与教育中介组织构建的思考,高等理科教育(北大核心)2004(03)。独著。 13.美国大学生就学资助模式转变及启示,高等理科教育(北大核心)2008(03),第一作者。 14.贫困女大学生与非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比较研究,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15.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女性对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的启示,世界农业(北大核心)2013(7)独著。 16.韩国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农民教育培训启示,世界农业(北大核心)2009(6),第一作者。 17.Dilemma and Solution of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in MOOC’s Era.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No.5, May 31,2015. 第一作者。 18.The Progress, Problems and Foresight for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Research in China since 2000,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No.6,2014,第一作者。 19.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Based on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Rewards of College Students:An Investigation from Guangxi, China. Higher Education of Social Science No.3,2014,第一作者。 会议论文: 20.Constructing Cross-cultural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between Canada and China: Connection, Identity and Collaboration.Proceedings of Canad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June 25-28,2018. 21.Constructing Cross-cultural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between Canada and China in the Era of Internet: Connection, Trust and Collaboration.Proceedings of Fifth Reciprocal Learning in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between West and East.Changchu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May17-20,2018. 22.基于大学生学习经验的大学教学学术,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论文集.2014,10 23.交往伦理学视域下的中华文化传播行为研究----兼论交往伦理学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2012年杭州海外汉学与中外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4.英国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其借鉴意义.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学校发展计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0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