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何永艳

个人简介

何永艳,云南大学博士,讲师。 【获奖情况】 1.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2.2013年金控基金杯·首届华语国际演讲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3.2014年翡翠凤凰杯·第二届华语国际演讲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4.2014重庆协作区“弘毅杯”军校学员辩论赛“优秀教练员奖”; 5.2015年云南省演讲学会“优秀培训师”; 6.2016年成都军区“三等功”; 7.2020年云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生态美学、少数民族艺术的生态批评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诗自然审美意识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7月第4期。 2.《向黑暗进军——弗洛伊德梦的理论试运用》:《西江月》,2012年7月下旬刊,第21期。 3.《乌拉尼亚》——勒·克莱齐奥的生态“桃花源”:《文学界》,2012年9月下旬刊。 4.《简·爱:一只自由的蝴蝶》:《作家》,2013年第1期。 5.《反、零度——后现代小说之辨》:《文学界》,2013年第12期。 6.《女人是树不是藤——鲁迅妇女解放思想的当代回眸》,《思想战线》(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第12期。 7.《莫言获奖的后现代主义因素》,《思想战线》(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第12期。 8.《雷平阳诗歌的生态美学意蕴》,《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4年5月版。 9. 《从< 亲爱的生活>看艾丽丝·门罗小说的空间艺术》,《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5年5月版。 10.《越南(使臣)花山岩画文献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6期。 11.《花山岩画与蚂拐节:大河流域壮族稻作文化的表征——花山岩画与“蚂拐节”比较研究论文之一》,《广西民族研究》(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8年第4期。 12.《越南使臣书写花山岩画的多重因素》,《学术探索》,2019年第7期。 13. 《花山岩画与蚂拐节:南疆边地壮族社会整合的仪式——花山岩画与“蚂拐节”比较研究论文之二》,《广西民族研究》(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9年第5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