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格•海日罕

个人简介

履历 1981年—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文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1985年—1988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文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8年—2007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文系任教研工作。 1999年—2000年受教育部派遣到蒙古国国立大学研修。 2007年—2010年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攻读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蒙古文化史方向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10年至今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语文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2年晋升为教授。 教学情况 1. 本科生:《语言学概论》;《蒙古语言与文化》;《大学语文》 2. 研究生:《语言学理论与方法》;《语言人类学》;《文化语言学》 科研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一般项目)《蒙古语关键词—社会政治历年研究》。 (2)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一般项目)《蒙古民俗语及其传承研究》。 (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蒙古语同源词族研究》。 著作: (1)《蒙古语言学词典》,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 (2)《蒙古语构词原理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 (3)《语言学概论》,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 (4)《科尔沁方言与地域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 (5)《蒙古语与蒙古族传统文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 (6)《文化人类学流派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 (7)《蒙古文化关键词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年 (8)《蒙古民俗语及其文化传承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9年。 获奖情况 《文化关键词——蒙古人社会、政治理念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二等奖。

研究领域

文化语言学 ;现代蒙古语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论蒙古语亲属称谓〈父〉与〈母〉之考》,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4期。 (2)《蒙古人起名习俗中的传统文化心理特征》,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2期。 (3)《古代蒙古人的时间观念及其语言表述》,蒙古语文,2000年5期。 (4)《论古代蒙古人数字理念——数词考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1期。 (5)《论古代蒙古人的性崇拜心理及其语言中的遗留分析》,蒙古语言文学,2001年6期。 (6)《蒙古语构词法及其文化心理理据》,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2期。 (7)《论蒙古语方位词及其文化心理理据》,蒙古语言文学,2003年6期。 (8)《蒙古语词源研究与蒙古文化语言学建设》,中国蒙古学,2005年5期。 (9)《蒙古人早期国家理念与蒙古语〈约孙〉、〈札萨克〉》,蒙古语文,2009年4期。 (10)《论蒙古人早期国家理念与蒙古语〈图鲁〉》,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5期。 (11)《论蒙古人早期国家理念与蒙古语〈兀鲁思〉》,中国蒙古学,2009年6期。 (12)《人类社会关系与宗教化的政治-蒙古文化关键词〈盟誓〉》,中国蒙古学,2011年 5期。 (13)《国家政权象征:古代纛及其演变》,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年6期。 (14)《论皇权象征及蒙古语〈玉玺〉》,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6期。 (15)《人类社会关系与宗教化的政治:祭祀》,蒙古语文,2011年10期。 (16)《游牧国家与蒙古语词〈xota〉》,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年6期。 (17)《论古代蒙古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那可儿〉》,蒙古语文,2012年8期。 (18)《论蒙古语〈golomt〉与蒙古人的故土心理》,蒙古国师范大学学报,《蒙古学研究》版(ISBN:1-241-3),2012年N12(47)。 (19)《论蒙古语〈文字〉、〈经书〉等词语的词源及语义变迁》,蒙古语文,2013年1期。 (20)《论蒙古语〈博〉、〈也都根〉》蒙古语文,2013年8期。 (21)《论社会变迁与语义演变的共变关系—兼论蒙古语〈兀鲁黑〉〈斡孛黑〉》,中国蒙古学2014年6期。 (22)《科尔沁土语中的某些农业名词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14年6期。 (23)《蒙古人的喻马思维》,蒙古语文,2014年8期。 (24)《科尔沁民歌》所蕴含的多元文化分析(1-3),内蒙古大学学报,2015年6期;中国蒙古学,2015年6期。 (25)《蒙古族婚俗习语研究》,中国蒙古学,2016年6期。 (26)《蒙古族禁忌词语的产生及其神秘性》,内蒙古大学学报,2017年6期。 (27)《论文化语言学学科观》,中国蒙古学,2019年4期。 (28)《蒙古语〈钱币〉及其相关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2020年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