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彭鞑茹罕

个人简介

履历: 2002年9月— 2006年7月 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9年9月— 2011年7月 就读于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2015年9月—2019年6月 就读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2011年8月—2021年4月 就职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2021年4月至今 就职于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讲师。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辽朝皇族契丹小字文献解读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20BYY189); (2)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传承与创新:新近发现契丹小字文献解读与原字拼写规律探索”(19YJC740054); (3) 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民委蒙古语言项目“契丹小字拼写规律研究”(MY-YB-2018012); (4) 参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专项扶持项目“中古蒙古语多文种文献语料库建立与数字化平台搭建”; (5)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契丹大字文献整理与契丹语词汇研究”(19BYY183); (6) 参与内蒙古自治区民委项目“契丹文文献中的动词诸形态与中古蒙古语比较研究”(MY-YB-2019026)。 获奖情况: 论文《契丹大字<大辽国常袞耶律凖墓志铭>考释》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研究领域

契丹文字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契丹文史料所见安团将军与割烈司徒名讳考释》,独立作者,《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CSSCI),第40卷,第3期,2019年5月; (2) 《关于若干契丹小字原字结构及合成字组合形式》,独立作者,《北方文化研究》(韩国),第九辑,2018年12月; (3) 《关于康丹的<契丹语和契丹文>》,独立作者,《北方文化研究》(韩国),第六辑,2015年12月; (4) Interpretation of the Epitaph of Changgun Yelü Zhun of Great Liao in Khitan Large Script (契丹大字《大辽国常袞耶律凖墓志铭》考释),第三作者,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 Vol.70(2), 2017. (匈牙利《东方学报》第70期,2017年) (5)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ncient Scripts of Northern Nationalities(《关于北方民族古文字》),第二作者,《北方文化研究》(韩国),第七辑,2016年12月; (6) The Khitan Large Script and Its Standard Character Set Used for ComputerProcessing(《契丹大字及其计算机用标准编码》),第二作者,Studies in Inner Asian History and Culture(日本), 2016年5月第一期; (7) 《契丹小字(契丹语)的规范》,第二作者,原圣、包联群编《书写传统之标准规范的历史性东西方比较研究》论文集,2016年3月,日本三元社出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