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朝克图

个人简介

履历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内蒙古大学蒙语系学习。 1984年7月至1989年3月在内蒙古大学蒙语系任助教。 1985年3月至1987年1月在北京大学东语系波斯语专业学习。 1989年4月至1996年9月在内大蒙古史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93年10月至1997年6月在内大蒙古史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1996年10月至2007年6月在内大蒙古学学院任助理研究员。 1997年6月至1998年3月在日本富山大学任外国研究员。 1998年4月至2000年3月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任访问学者。 2000年4月至2006年7月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2007年7月至2012年11月在内蒙古大学蒙学院任副研究员。 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系任研究员。 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系任博士生导师。 教学情况 开课的课程 本科生课程:1.蒙古历史文化2007-2014;蒙古通史2010-2014 硕士课程:1.蒙古通史2007-20121;中国通史2007-2014 博士课程:蒙古史史料 科研项目: (1)已完成:2项。 (一),《元代波斯文蒙古史史料研究 —拉施德〝史集·部族志〞抄本比较研究》。项目号:08XZS008. 结项证书号:20140553. (二),《拉施德〝史集·部族志〞研究》。项目号:08JA770022. 证书编号:2014JXZ1243. (2)在研:1项《蒙元时期阿拉伯文字史料中的蒙古语词汇及拼写问题研究》批准号: 14BZS002 专著: (1),《チンギス・カンの法》(专著)(日文)日本山川出版社。2010年11月。 (2),《成吉思汗法》(专著)(蒙古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获奖及荣誉称号 (一),论文《波斯文史料中的成吉思汗大扎撒》于2008年在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政府奖三等奖。 (二),论文《成吉思汗大扎撒原形考》于201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三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政府奖三等奖。 (三),专著《成吉思汗法》于201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政府奖二等奖。 (四),论文《应当如何理解忽必烈这一历史人物》〝2013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论文评奖中荣获二等奖。 (五),论文《成吉思汗大扎撒原形考》于2014年12月在《中国蒙古学》2004年-2014年十年论文评选中获优秀论文奖。

研究领域

蒙元史研究与蒙古法制史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拉施特“史集”中对蒙古语词汇的波斯文转写》《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1991年3月。 (2),《康熙皇帝在鄂尔多斯地区的狩猎活动》(与额尔敦巴特尔合著)。《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1991年9月。 (3),《成吉思汗大札撒内容的考察》(日文)《史滴》第25期,早稻田大学东洋史讨论会主办,2003年12月。 (4),《关于“蒙古秘史”中的札撒》(日文)《日本蒙古学会纪要》35号,日本蒙古学学会主办,2003年3月。 (5),《关于波斯文史料中的yosun(习惯法)》(蒙古文)《卫拉特研究》第55期,新疆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2005年第2期。 (6),《关于“蒙古秘史”中的yosun(习惯法)》(日文)《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第51辑,第四分册,2006年2月。 (7),《关于蒙古帝国时期的jarlig》(日文)《内陆亚洲史研究》(21号)日本内陆亚洲史研究协会主办,2006年3月。 (8),《对“青册”的一些考察』(日文)《早稻田大学蒙古学研究所纪要》第三期,2006年3月。 (9),《波斯文史料中的成吉思汗大札撒》《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二期,2007年3月。 (10),关于蒙古帝国时期的yosun》(日文)《蒙古史研究》第九辑。2007年7月。 (11),《关于蒙古帝国时期的必力格bilig》(日文)日本《内陆亚洲史研究》NO.24,2009年3月。 (12),《关于拉施德“史集”中的“迭儿列勤”一词》《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2008年3月。 (13),《成吉思汗大札撒的原形考》《中国蒙古学》2008年第二期,2008年3月。 (14),《关于Jarliγ的性质与Jarliγ与Jasaγ的关系》(论文)《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第1期。2009年1月。 (15),《关于《史集》中的“迭儿列勤·蒙古”一词》(论文)第二届国际蒙古民族过去与现在在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8 (16),《成吉思汗必力格的内容与性质》(论文)《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第2期。2010/3 (17),《“yosun”原形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第6期。2010/12 (18),《应该如何理解“元朝秘史”这一历史文献》(日文)《蒙古史研究现状与展望》早稻田大学蒙古史研究所编。第24-43页。明石书店。2011年6月。 (19),《“大扎撒”之考》(论文)(蒙古文)《中国蒙古学》2011年第四期。 (20),《关于“青册”》性质问题》(论文),(蒙古文)《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第四期。 (21),《全体蒙古泰亦兀赤惕联盟及成吉思汗称号的由来》《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2013年第五期。102-111页。 (22),《关于异密阿儿浑及其在呼罗珊进行的两次人口普查》第七届全国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研究》61-64页。 (23),《林丹汗一个称号的由来》《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2014年第五期。98-105页。 (24),Khamag Mongol-Taichuud confederacy and the origin of the title khan conferred on Temujin. 《成吉思汗与世界化》,纪念成吉思汗诞辰8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蒙古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14年6月,117-124页。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