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玲慧

个人简介

刘玲慧,女,湖南娄底人。2006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至今一直在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2012年至2013年访学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大学。获“2012~2014年度广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工作至今,一直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主持教育厅项目一项;主持并完成校级课题两项,其中一项获优秀结题。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课题五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两篇。参加人文社科中心对外文化交流团队,编写相关教材。 开设课程: 硕士:科技翻译;翻译测试。 本科:商务笔译;英语笔译;英汉对比;科技翻译。 主持项目: (1)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模式研究 (YB2014036),广西教育厅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研。 (2)多元系统理论视角解读胡适的诗歌翻译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师政科技(【2011】9号),广西师范大学社科处,2011年12月——2014年9月,获优秀结题。 (3)建构主义视角下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师政科技(【2011】7号),广西师范大学社科处,2011年9月——2014年9月,已结题。

研究领域

(1)中国当代文学翻译 (2)笔译教学研究 (3)跨文化交际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新诗路漫漫,翻译助其澜——胡适新诗多元系统理论解读[J].《芙蓉》2014年第3期。 (2)思想匮乏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从莫言的《蛙》谈起[J].《语文建设》2014年第5期。 (3)胡适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的多元互动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2期。 (4)留学美国对胡适新诗创作的影响[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3期。 (5)基于ESP教学理论的英语课程建设新思路——以高职旅游专业为例. [J].《新课程研究》2012年第6期。 (6)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旅游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增刊)》2012年第1期。 (7)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笔译教学研究. [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 (8)英语专业笔译教学网络平台建设构想. [A].《外语翻译与研究》[C]2011年. (9)静态与动态——英汉用词差异及其翻译. [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0)从关联理论角度阐释英语幽默话语[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与教学研究特刊).2008年. (11)母语意识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J].《吉首大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2)谈谈胡适和他的诗歌翻译[J].《外语教学与翻译》2005年第8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