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苏方林

个人简介

苏方林,1971年10月出生。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在广西师范学院读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7月,考取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常微分方程理论和动力系统”,1999年7月,毕业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至今。2005年6月,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空间统计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参加过2004年国际地球信息科学与地理系统建模会议暨第五届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研讨会、国际区域科学协会2006学术研讨会、世界计量经济学会2006年远东会议、东亚经济协会第十次国际例会等4次国际会议。2005年来,苏方林在经济科学出版社独立出版相关专著一部,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科学学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财经科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华东经济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学术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若干篇。2008年8月获得广西师范大学第十二次优秀科研成果叁等奖,2008年12月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论文类),2008年12月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调研报告类)。 主持/参加科研项目 1. 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计量经济模型的经验似然方法研究”(参与,课题组核心成员); 2. 2005-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南岩溶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调控模式” (参与,课题组核心成员); 3. 2005-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矩阵微分系统与非线性混沌系统的复杂性研究” (参与,课题组核心成员); 4. 2003-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景观信息图谱计算模型系统研究” (参与,课题组核心成员); 5. 2003-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东西部经济合作与联动模式研究” (参与,课题组核心成员); 6. 2008-2010年广西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岩溶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及调控模式研究” (参与,课题组核心成员); 7.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广西专业化产业集群的培植与区域创新发展研究” (参与,课题组核心成员); 8. 2005-2006年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中国R&D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主持); 9. 2008年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项目“柳州市用水量预测人口增长预测顾问服务分包合同”(主持);3万 10. 2008-2009年广西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广西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研究”(子课题负责人);5万 11. 2008-2009年桂林市规划建设委员会软科学研究项目“桂林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城镇建设用地合理布局研究”(主持);1.5万 12. 2009-2010年桂林市规划建设委员会软科学研究项目“桂林市数字生活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持);2万 13. 2011-2012年广西文科中心项目”广西地方政府两化融合的策略规划”(主持);1.7万 14. 2011-2013年广西”十二五”哲社项目”广西区域碳排放的决定因素与减排策略研究”(主持); 1.8万 15. 2012-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桂滇黔地区碳排放实证研究---现状评价与对策”(主持) 获奖 苏方林,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类) (独著)——中国省域R&D溢出的空间模式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苏方林,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调研报告类) (排名第七)——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区域创新、低碳经济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面的科研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张瑞,苏方林,李臣.基于PVAR模型的R&D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12期,18-25. 2. 苏方林,李臣,张瑞.我国中部欠发达省经济低碳发展影响因素个案研究及启示,学术论坛,2011年第8期,128-130 3. 宋帮英,苏方林.我国东中西部碳排放量影响因素面板数据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1期,19-24. 4. 苏方林.地级市R&D知识溢出的GWR实证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年第1期,41-51. 5. 宋帮英,苏方林.我国省域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GWR实证研究.财经科学,2010年第4 期,41-49. 6. 苏方林,宋帮英,候晓博.广西碳排放量与影响因素关系的VAR实证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9期,140-144. 7. 宋帮英,苏方林.碳排放量和能源利用效率不公平及其原因探析------基于中国37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数据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9期,25-30. 8. 苏方林,宋帮英.省域低碳消费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3期,122-126. 9. 苏方林,宋帮英.中国省域低碳消费影响因素的空间模式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74-79. 10. 宋帮英,苏方林.省域碳排放量与低碳经济关系的面板数据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59-66. 11. 苏方林(专著).中国研发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12. 苏方林.中国省域R&D活动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52-56. 13. 苏方林.省域R&D知识溢出的GWR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145-153. 14. 苏方林.中国省域R&D溢出的空间模式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5期,696-701. 15. 韩贵锋,徐建华,苏方林,马军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评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刊名:环境科学动态),2006,1:1-3. 16. 苏方林.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因素分析—以辽宁省县域为例.学术论坛,2005,5:81-84. 17. 苏方林,徐建华,岳文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程:是倒“U”形? .经济地理,2005(增刊):29-33. 18. 苏方林,徐建华.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进化博弈分析.经济数学,2005,22(3):279-283. 19.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地理研究,2005,24(1):57-68. 20. 岳文泽,徐建华,谈文琦,赵晶,苏方林.城市景观多样性的空间尺度分析——以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例.生态学报,2005,25(1):122-128. 21. XU Jian-hua,LU Yan, SU Fang-lin(苏方林), AI Nan-shan. R/S and wavelet 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4,14(3). 22. 苏方林,徐建华,包惠.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北方经济,2004,11:45-47. 23. 刘胜强,罗桂烈,苏方林.具有扩散率Ayala模型的概周期解(英文) .应用数学,1999,12(2):58-64. 24. 刘胜强,罗桂烈,苏方林.一类具有阶段结构的单种群扩散模型(英文) .广西科学,1999,6(2):97-99. 25. 苏方林,罗桂烈,刘胜强.带扩散Schoner模型的概周期解(英文) .广西科学,1999,6 ( 3 ): 165-167. 26. 苏方林,罗桂烈,江佑霖.一类具 logistic 增长率的 SIS 传染病模型的概周期解 ( 英文 ) .数学研究,1999, 32 ( 4 ): 349-354. 会议论文 1. Su FL(苏方林),Song BY. 2010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arbon consumption of Chinese provinces. Proceedings of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PPEEC 2010), March 28-31,2010, Chengdu, China (Ei Compendex). 2. Su FL(苏方林), Xu JH. 2006 R&D, localized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endogenous regional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the East Asian Economic Association, November 18th-19th, 2006, Beijing 3. Su FL(苏方林). 2006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provincial R&D spillovers,Far Eastern Meeting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July 9th-12th ,2006,Beijing. 4. XU Jianhua, LU Feng, SU Fanglin(苏方林), LU Yan.2004 Spatial and Time Scale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of China. 9th CONVENTION OF THE EAST ASIAN ECONOMIC ASSOCIATION, Hongkong, 2004. 5. Xu JH,Su FL(苏方林), Lu Y,Yue WZ. 2004 Wavelet 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 and modeling geographical systems & fif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is's Beijing,pp:127-142 。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