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庆灵

个人简介

李庆灵,广西玉林人。2007年-2010年就读于广西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师从魏艳茹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研究,获法学硕士学位;2010年-2014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法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国际法学专业,师从陈安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国际投资法研究,获法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任职于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 获奖情况: (一)教学奖励 1. 2014年11月荣获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微课教学大赛三等奖 2. 2016年6月荣获广西师范大学2014~2016年度优秀教师 3. 2016年7月入选广西师范大学第二批青年骨干教师成长支持计划 4. 2017年4月荣获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5. 2017年5月荣获广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二)学术奖励(非特别说明均为独撰) 1. 论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WTO谈判与金融危机的相互影响》,荣获广西经济法学研究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 论文《实耶?虚耶?――揭开美国外资全面国民待遇的面纱》,荣获2012年度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 3. 论文《国际投资仲裁中的缔约国解释:式微与回归》,荣获2016年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4. 论文《论国际投资法制的社会化》,荣获2016年广西国际法学会第四届年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三)其他奖励 1. 2011年12月荣获厦门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2. 2012年4月荣获厦门大学“宜信奖学金” 3. 2012年12月荣获厦门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4. 2013年5月荣获厦门大学法学院“翰因奖学金” 5. 2013年7月荣获厦门大学优秀毕业生 承担的主要项目: (一)科研项目(主持) 1. 2012年度厦门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基金:“国际投资仲裁中的条约解释问题研究” 2.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国际投资条约解释体制的重构及其中国话语权的实现路径研究” 3. 2016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一带一路’战略下CAFTA升级之投资自由化问题研究” (二)教改项目(主持) 1. 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专业认知培养的<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改革研究” 2.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学改革工程立项B类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民族地区法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三)科研项目(参与) 1. 2008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构建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程序规则” 2.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青年项目:“中国―东盟国家投资法律环境比较研究” 3. 商务部咨询课题:“关于国际投资协定税收条款的相关问题” 4. 2011年商务部课题:“美国外资立法及实践研究” 5.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双边投资保护条约(BIT)的差别化缔约实践法律问题研究” 6.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的呐喊:陈安论国际经济法” 7.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美国海外账户纳税法案的域外适用与中国对策研究》 8. 2015年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四)教改项目(参与) 1. 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学改革工程立项A类项目:“内涵式发展理念下法学类本科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 2011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改革立项目:“基于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社会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体验式教学改革研究” 3. 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改革立项目:“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4.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学改革工程立项重点项目:“法律精英培养目标下的法学实验班创办模式研究与实践”

研究领域

国际经济法(国际投资法方向) 目前的研究旨趣为国际投资法、国际争端解决、国际公法基本理论问题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著作 1. 魏艳茹、李庆灵:《中外投资条约研究》(原著为Wenhua Shan, Norah Gallagher. Chinese Investment Treaties Policy and Practice, OUP Oxford 2009),法律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译著,第二译者) 学术论文 1. 《中国在CAFTA能源服务谈判中的立场和策略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1期 2. 《WTO 能源服务贸易谈判之最新进展及中国的对策》,《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北大中文核心)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1 年第9期全文转载 3.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税收条款研究》,《国际经济法学刊》(CSSCI)2011年第2期 4. 《国际投资协定框架下的税收问题研究》,《税务与经济》(CSSCI、北大中文核心)2012年第1期 5. 《国际投资条约中的税收条款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税务与经济》(CSSCI、北大中文核心)2012年第4期 6. 《刍议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税收仲裁机制――以中国的缔约实践为例》,《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北大中文核心)2013年第1期 7. 《刍议IIA中的外资国民待遇义务承担方式之选择》,《国际经贸探索》(CSSCI、北大中文核心)2013年第3期 8. 《论国际投资协定中going concern value之名与实》,《国际经济法学刊》(CSSCI)2013年第1期 9. 《刍议IIA中的外资全面国民待遇――以美国的实践为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北大中文核心)2015年第3期 10. 《中国IIA中国际投资仲裁庭的权力约束机制研究》,《西部法学评论》2016年第1期 11. 《中国-澳大利亚FTA中投资仲裁庭的权力约束机制述评》,《国际经贸探索》(CSSCI、北大中文核心)2016年第5期 12. 《国际投资仲裁中的缔约国解释:式微与回归》,《华东政法大学学报》(CSSCI、北大中文核心),2016年第5期 13. 《国际投资法制的社会化刍议――兼评Karl P.Sauvant教授的<演进中的国际投资法律与政策体制:未来路向>》,《国际经济法学刊》(CSSCI)2016年第2期 翻译论文 1. 《演进中的国际投资法律与政策体制:未来路向》(原文为Karl P. Sauvant. The Evolving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and Policy Regime: Ways Forward ),《国际经济法学刊》(CSSCI)2016年第2期 2. 《中国呼声理应倾听――评陈安教授专著<中国的呐喊>》(原文为Lorin S. Weisenfeld. China’s Voice Deserves Hearing - Comment on Prof. CHEN’s “The Voice from China”) ,《国际经济法学刊》(CSSCI)2016年第2期 教改论文 1. 《基于专业认知培养的国际法本科教学改革探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2期 2. 《刍议“中国实践”在国际法本科教学中的运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1期 3. 《法学本科生“四种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高教论坛》2016年第10期(第一作者) 4. 《研究型课程对法学本科生“四种能力”的提升作用》,《高教论坛》2016年第10期(第一作者)

学术兼职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广西国际法学研究会理事;广西东盟法学研究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