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孟宪平

个人简介

最高学历学位的毕业院校、专业、毕业时间 中国人民大学,科社与国际共运,2009年6月 科研项目 主持的国家课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融合创新研(19BKS143)2.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型构模式及建构方式研究(16BKS118)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常态化研究(13BKS075) 4.社会生活中的非制度化生存及治理研究(10BZZ001) 5.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研究(08BKS055) 6.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和实践要求研究 (15ZDA002,子课题研究) 主持的省部级课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方略研究(省级重点课题)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人本思想研究(省级一般项目)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及实践研究(中共中央党校课题) 4.非制度化生存及其治理研究(教育部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 5.基于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人文社科类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获奖情况 (校级以上) 学术奖励: 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年) 2.江苏省优秀理论成果奖(2017年) 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10年) 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 5.河南省政府第二届发展研究奖三等奖(2008年) 6.河南省政府首届发展研究奖三等奖(2007年) 7.中组部、中宣部“郑培民精神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04年) 荣誉称号: 1.江苏省社科英才(2019年) 2.南京师范大学领军人才(2018年) 3.河南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 4.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 5.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师(2018年)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实践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代表性著作: 1.《国家治理语境中的非制度化行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 2.《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及其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常态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 4.《嬗变与重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分析》,人民出版社,2014。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机制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代表性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转换论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1)。 2.《大数据语境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现实路径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1)。 3.《网络用语也要追求真善美》,光明日报,2015.01.17。 4.《警惕网络文化“粗鄙化”》,光明日报,2013.07.20。 5.《立足预防,做好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光明日报,2013.04.13。 6.《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党的群众路线作用机制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8)。 7.《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文化力量论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8)。 8.《当前思想理论宣传的话语选择》,红旗文稿,2017(6)。 9.《马列主义群众观论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5)。 10.《论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动力观的话语叙事及其谱系》,社会科学研究,2015(3)。 11.《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非制度化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学海,2012(2) 12.《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非制度化生存的现实悖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4.18。 13.《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科学技术力量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17(6)。 14.《官员的非制度化生存分析》,学术前沿,2013(9)。 15.《论官场机会主义背后的结构性危机》,学术前沿,2013(19)。 16.《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社会发展标度分析》,理论学刊,2012(2)。 17.《习近平关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论析》,探索,2014(5)。 18.《文化力量的二象性及其表达机理和作用机制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3(3)。 19.《乌托邦的理论局限及其超越》,学术界,2017(8)。 20.《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1)。

学术兼职

1.中国列宁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 2.《党建》杂志特邀专家 3.国际共运学会理事 4.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