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惠慧

个人简介

学历: 1997-2001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越南语言文化 获学士学位 2001—2006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 欧洲文化与经济 获硕士学位 2009—2017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世界史 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7-2020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全职博士后 2020—今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专任教师 职务与职称: 2017—2020,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讲师 2020—今,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讲师 所属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教学: 研究生课程:东南亚的宗教与社会 本科生课程: 研究课题: 主持“教会与国家:阿奎那政治哲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18-今) 获奖及研究资助: 2012年 被评为北京大学2011-2012学年 三好学生 2011年 荣获北京大学2010-2011学年 五四奖学金 近年学术演讲: “偷盗与友爱:托马斯·阿奎那的财产观念”,2017年4月,北京外国语大学,拉丁语言文化中心。 “大学与修院之间:托马斯·阿奎那及其思想导引”,2016年3月,北京外国语大学,拉丁语言文化中心。

研究领域

西欧中世纪史,基督教会史,越南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偷盗与友爱:托马斯·阿奎那的财产观念》,载《财产权与正义》,主编:李强,副主编:霍伟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子嗣、财富抑或爱情?——托马斯·阿奎那论婚姻的本质》,载《基督宗教研究》,第25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年。(CSSCI辑刊) “Learning to Be Human. The XXIVth WorldCongress of Philosophy. Sections of Medieval Philosophy,” Bulletin de Philosophie Médiévale, N。61 (2019):218-228. 《“不可解除”——托马斯·阿奎那论婚姻圣事》,载《外国哲学》,第三十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CSSCI集刊) 《自然、肉欲和自我——托马斯·阿奎那和教宗约翰·保罗二世论性爱与婚姻》,载《宗教与哲学》第七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偷盗与友爱——托马斯·阿奎那的财产观念》,载《世界宗教研究》,2017年第4期,总第166期。(CSSCI A类权威核心期刊) 《在爱中追求完美——托马斯•阿奎那的修道思想》, 载《外国哲学》,第三十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CSSCI集刊) 《中世纪的罪与赎——以托马斯•阿奎那的赦罪观念为核心》,载《北大史学》,第19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CSSCI辑刊)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