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洪波

个人简介

男,汉族,山东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耶鲁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访问学人(2010年)。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导、广西师范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王城博物馆馆长。 教学: 研究生课程:《华南与东南亚新石器时代考古》《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等 本科生课程:《考古学概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 获奖及研究资助: 2016年,获得全国明德教师奖 2016年,入选广西第十九批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2013年,著作《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获得2012年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研究课题: 1.岭南地区新石器化的过程考古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7-2022),在研 2.骆越陶瓷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17-2020),在研 3.华南与东南亚新石器时代的比较考古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2-2016),完成 4.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与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实践(1928-1949),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完成

研究领域

考古学,华南与东南亚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著作: 1.《华南与东南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生业经济与族群迁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2.《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西江流域的铜鼓文化》,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一作者 论文: 1.《鲁豫皖古文化区的聚落分布与环境变迁》,《考古》2007年第2期 2.《蒙特柳斯考古类型学思想在中国的译介》,《考古》2011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3.《西江中游文化区的生业经济及其发展阶段》,《华夏考古》2011年3期 4.《试论先秦时期的角形器与兕觥》,《东方考古》第9集,科学出版社,2012年。CSSCI来源集刊 5.《华南与东南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点与历史贡献》,《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6.《试论粟向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的传播》,《农业考古》2013年第1期 7.《婆罗洲的独木舟造船术及其启示》,《国家航海》(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8.《西江中游的铜鼓文化》,《桂学研究》(第四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9.《华南与东南亚早期文化交流考古研究的现状与前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11日,第8版整版 编译: 1.刘莉、陈星灿著,《中国考古学: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主要译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2.戈登·柴尔德著:《欧洲文明的曙光》(第二译者),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