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翁明鹏

个人简介

男,回族,1991年生,广西桂林人,中共党员。2011年9月至2015年7月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15年8月至2020年6月在中山大学中文系硕博连读,师从陈斯鹏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进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师资博士后,师从胡大雷教授。现就职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承担“古代汉语”“汉语史”“古文字学”等课程。在《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多项。承担课程:古代汉语、汉语史、古文字学 科研项目: 1.主持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秦简牍疑难字词集释汇考”(批准号:21XJC740004)。 2.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一等资助(资助编号:2020M680144)。 3.主持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2020年度课题“基于出土文献的桂林方言研究”(课题编号:GXKT202009)。 4.主持2017年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创新资助项目“秦简牍字词关系研究”(项目编号:CTWX2017BS029),已结项。 5.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至西汉简帛文献中字形与音义关系研究”(批准号:13BYY104),已结项(证书号:20192000)。 6.参与广东省2018文化繁荣发展专项基金项目“增订本《新见金文字编》的撰作及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05028)。 7.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战国文字诂林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ZDA300),参加数据库字表编码等工作。 获奖情况 1.2015年7月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证字第201510052b022号) 2.2019年获中山大学光华教育奖学金。 3.2020年6月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 4.论文《从秦简牍字词关系的演变看秦代的语言文字规范》获2018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第三届全国语言学分论坛(2018-7,广州,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暨南大学)二等奖。 5.论文《秦简牍中“事”与“乡”出现时间的再考察》获第八届汉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暨青年学者论坛(2018-8,长春,吉林大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6.论文《读秦简牍札记(六则)》获第八届出土文献研究与比较文字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2018-11,重庆,西南大学)优秀论文奖(不分等级)。 7.论文《说秦简牍中“徼”的含义及时空问题》获“典籍文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全国研究生创新论坛(2019-7,上海,上海大学)二等奖。 8.论文《秦汉简〈日书〉“十二支占盗”文献“”“言亂”新释》获2020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第五届全国语言学分论坛(2020-7,广州,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暨南大学)一等奖。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秦简牍“内”“冗”再辨》,《中国文字研究》第33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2.《秦简牍专造字释例》,《汉字汉语研究》2021年第1期。3.《秦简牍校读札记四题》,《出土文献研究》第19辑,中西书局2020年。4.《从秦简牍“死”的用法说到“死”“列”在秦汉文字中的两种区别特征》,《简帛》第2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5.《从〈禹九策〉的用字特征说到北大秦简牍诸篇的抄写年代》,《文史》2020年第1辑。6.《秦统一后的字词关系调整和新见字研究例说》,《汉字汉语研究》2020年第1期。7.《说睡虎地秦简〈马禖〉等篇与北大藏秦简〈祠祝之道〉的抄写特点和年代问题》,《简帛研究》(二〇一九·秋冬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8.《岳麓秦简〈占梦书〉的书写年代考辩》,《中国文字研究》第30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9.《秦简牍和张家山汉简中“灋”“法”分流现象试说》,《励耘语言学刊》第31辑,中华书局2019年。10.《说秦简牍中“徼”的含义及时空问题》,《励耘语言学刊》第30辑,中华书局2019年。11.《岳麓秦简〈数〉的抄写年代考辩》,《出土文献》第14辑,中西书局2019年。12.《说甲骨金文中的“捕”字——从司马南叔匜中的“莒姬”说起》,《中国文字》新44期,(台北)艺文印书馆2019年。13.《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字词小札》,《古文字论坛》第3辑,中西书局2018年。14.《读马王堆〈战国纵横家书〉零札》,《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第6辑,科学出版社2018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