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利群

个人简介

男,汉族,湖北罗田人,中共党员。1982年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文学学士;1987年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留校任教于文艺学教研室。曾任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系主任,现任广西师范大学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审美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教学与研究,讲授 “文学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论”“汉语言文学论文读写”、“文学批评”等本科课程;“文学研究方法论”“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文学批评学”等硕士生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学科基础理论与方法”博士生课程。所在学科文艺学为广西重点学科、广西优秀教学团队;主讲课程“文学概论”为广西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主持“少数民族地区文科基地中文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教改成果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参与(排名第二)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教材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 主持在研国家重大招标项目1项,完成国家社科一般项目3项,教育部社科一般项目1项,广西社科一般项目3项,广西软科学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并主持子课题1项,参与广西重大招标课题2项、广西重点项目1项;其它主持横向项目多项。出版著作18部,主编教材9部,发表论文300多篇,评论100多篇。学术成果获广西文艺创作(文艺理论)铜鼓奖2项,广西社科成果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广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1956-2006年桂林市文艺成就奖。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获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教学名师、广西特聘专家称号。 主持科研项目: 国家重大招标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文学批评学术史研究”,2018年- 国家社科项目“文化转型中的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1997-2000年 国家社科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学批评发展”,2000-2003年 国家社科项目“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及其评价制度建设”,2008-2012年 教育部社科项目“文学批评机制研究”。2013-2016年 广西社科项目“广西民族审美文化的现代发展研究”,2003-2006年 广西社科项目“广西文学发展的制度化建设与文学评价机制研究”,2006-2009年 广西软科学项目“文学制度与文学评价机制研究”,2006-2008年 广西“自治区‘特聘专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研究”,2013-2016年 广西社科项目“广西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研究”,2013-2016年 广西文科中心重大课题培育项目“花山岩画与骆越文化研究”,2015-2018年 崇左市招标项目“左江花山岩画的文化艺术价值研究”,2016-2017年 科研获奖: 著作《庄子美学》,1996年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成果奖 论文《论批评接受》,1997年第五次广西社科成果三等奖 著作《词学渊粹》,2000年第六次广西社科成果三等奖 著作《批评重构》,2002年第四次广西文艺创作(文艺理论)铜鼓奖 著作《辨味批评论》,2002年第七次广西社科成果二等奖 著作《多维文化视阈中的批评转型》,2004年第八次广西社科成果三等奖 论文《论乡村建设理论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2006年第九次广西社科成果二等奖 论文《论文学评价标准的三元构成与建构条件》,2008年第十次广西社科成果三等奖 著作《文艺制度论》,2011年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文艺理论)铜鼓奖 著作《文心雕龙体制论》,2012年第十二次广西社科成果二等奖 系列论文“桂学理论与方法论研究”,2014年第十三次广西社科成果二等奖 著作《文学机制论》,2014年第十三次广西社科成果三等奖 著作《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获2016年第十四次广西社科成果二等奖 系列论文“桂学基本理论及学理依据研究”,获2016年第十四次广西社科成果二等奖 系列论文“广西花山岩画研究”,2018年第十五次广西社科成果二等奖 著作《桂学元研究》,2018年第十五次广西社科成果三等奖 著作《文学批评机制研究》,2020年第十六次广西社科成果二等奖

研究领域

文艺理论、美学、中国古代文论、文学批评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著作: 《庄子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词学渊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批评重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辨味批评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诗性文论与批评》,人民文学出版2001年 《多维文化视域中的批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民族区域文化的审美人类学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文艺制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文心雕龙体制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广西社会科学专家文库•张利群集》,线装书局2011年 《广西当代文艺理论家丛书•张利群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文学机制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八桂民族文化论丛》,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 《大学课程教学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 《广西文化软实力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 《广西文化产业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 《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桂学元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文学批评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桂学研究•桂学理论》,漓江出版社2020年 主编教材: 《新编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汉语言文学论文写作》,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文艺学概论》(张利群、张荣翼、张小元主编),天地出版社2001年 《文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文学批评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文艺学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 参与其它教材编写多部。 论文(部分): 《试析<蕙风词话>的主体精神》,《学术论坛》1988年第1期 《现实主义的永恒生命力》,《南方文坛》1989年第1期 《庄子“物化”说的审美意蕴》,《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5辑(1991年) 《论庄子语言表达方式的特性》,《暨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密洛陀”的民族性与人类性》,《民族艺术》1991年第2期 《庄子之“游”及其审美意义》,《晋阳学刊》1992年第2期 《论况周颐<蕙风词话>的“风格”说》,《学术论坛》1992年第1期 《庄子的自然审美观特征及其意义》,《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文艺研究》1993年第4期 《庄子美学的研究方法》,《广西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艺术即直觉”与“至乐非乐”》,《宁夏学刊》1993年第2期 《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方法论研究》,《海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论批评接受》,《文艺评论》1994年第5期 《文学中的“逍遥游”境界》,《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论审美文化中的批评策略》,《宁夏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汉魏屈赋论争的批评学意义》,《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2期; 《论中国古代批评范畴的类型特征》,《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艺批评机制的转换》,《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论文学批评机制的建立和建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中国文学的作者意识萌发及其批评学蕴涵》,《文学评论丛刊》2002年第1期 《中国文学批评的“全球化”情结与焦虑》,《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5期 《“质文代变”的理论内涵及批评学意义》,《贵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论辨味批评中的言意关系》,《江汉论坛》2002年第1期 《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发展趋向》,《文学前沿》2002年第5期 《论作者传记批评的发端及其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整合与多元发展》,《北方论丛》2003年第6期 《论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多维视角确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论文学评价标准的三元构成与建构条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原道>“道心”说文论内涵及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文成规矩”:刘勰体制论思想发微》,《长江学术》2009年第2期 《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核心价值取向的多维构建》,《山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文学活动观念的价值取向构建》《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6期 《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文化遗产》2010年第2期 《论况周颐<蕙风词话>词心说的词学意义》,《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2辑(2011年) 《文学批评中国经验的价值取向构建》,《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论刘勰“文心”说的理论支点和体系框架》,《中国诗学研究》第8辑(2011年) 《论文学批评的经典价值取向构建》《文艺美学研究》第5辑(2011年) 《论中国文学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性》,《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3期 《论刘勰<文心雕龙>“人文”说精神和意义》,《华夏文化论坛》第9辑(2013年) 《论延安文艺制度建设的价值意义》,《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3期 《论文学在艺术生产语境中的变革和发展》,《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艺术发生学的审美人类学阐释》,《人文杂志》2014年第12期 《论刘勰<文心雕龙>“体制”论构成系统》,《文心雕龙研究》第11辑(2015年) 《刘勰<文心雕龙>文论体系的“体制”论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40辑(2015年) 《文学媒介生产论的理论构建》,《当代文坛》2016年第1期 《论文艺批评的“自律”》,《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8期 《论批评伦理的学理依据与理论构成》,《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 《布努瑶<密洛陀>创世史诗的人类学叙事阐释》,《人文杂志》2016年第10期 《论桂学研究的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广西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论刘勰“研术”说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和谐”价值源探溯》,《学术界》2017年第11期 《论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构成及现代意义》,《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11期 《审美人类学视域下艺术发生的双向同构论》,《中国美学研究》第十一辑,商务印书馆2018 《身体美学及艺术原发点的审美人类学阐释》,《中国美学研究》,第十二辑,商务印书馆,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批评学术史研究”七人谈》,《南方文坛》2019年第3期 《基于批评之问的批评之道器论》,《文艺论坛》2019年第5期 《<文心雕龙>“物色”说之“感物”新论》,《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6期 《真善美价值源的艺术发生学研究》,《中国美学研究》(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2020年 《论文学批评在艺术生产中的功能定位》,收入《生产性文学批评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中国文学批评“批评性”传统及现代重构》,《学术界》2021年第2期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中外文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广西儒学会副会长、广西先进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曾任广西写作学会副会长、桂林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