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殿祥

个人简介

1966 年 3 月生,男,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毕业,1989年 7 月始任教。 2017-2020 年所承担的课程 1.2017.03-2017.06:14 级汉语言班:鲁迅研究;16 级全校理科班,大学语文; 2. 2018.03-2018.06:15 级汉语言班:鲁迅研究;17 级全校理科班,大学语文; 3. 2019.03-2019.06:16 级汉语言班:鲁迅研究;18 级全校理科班,大学语文; 4.2020.03-2020.06:19 级全校工科班:大学语文。 任教以来获奖情况 1.1991、1992、1999 年度获雁北师范学院“优秀班主任”称号; 2.1999 年获山西省“优秀班主任”称号; 3.1999、2000、2001、2002、2004 年获雁北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4.1999 年获雁北师范学院“优秀教学能手”称号; 5.2000 年获大同市、2003 年获雁北师范学院“优秀党员”称号; 6.2003 年获大同市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标兵称号并立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个人一等功; 7.2008 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学术优秀奖; 8.2009 年以论文《闻一多著作的版本演变和全集成型》获中国闻一多研究会、闻一多基金会颁发的闻一多研究优秀成果奖(1994-2008)三等奖。 9.2010 年获山西大同大学 2007——2008 年期间在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二等奖。 10.2011 年获山西省“育人杯”先进个人称号。 11.2011 年获得山西省高校工委优秀党员称号。 12.2012 年获得山西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 任教以来主持参与的项目、论文等成果 (一)项目 1.主持:山西现代学术文化的建构,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晋规办字【2006】5 号),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6 年 9 月,0.5 万元. 2.主持:闻一多与郭沫若比较研究,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GY2008L12)四川省教育厅,2008 年 3 月,0.3 万元. 3.主持:闻一多国学研究论,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山西大同大学,7 万元. 4.主持:诗与学术之间:中国现代诗人与古典学术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751040),教育部社科司,2010年 11 月, 9 万元. 5.主持:现代文化视域中的闻一多古典学术研究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W079),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2年 6 月,15 万元. 6.主持:国学视域中云冈文化的生成研究,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3329),山西省教育厅,2013 年 7 月,5 万元. 任教以来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 1.2004 年 8 月在武汉大学参加“闻一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闻一多的力美型人格和美学风格》并作大会发言; 2.2005 年 5 月在天津师范大学参加“回顾与展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鲁迅研究课程教学论》并作会议发言,观点见于发表在《文学评论》上的会议综述; 3.2006 年 7 月在武汉大学参加“闻一多殉难 60 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闻一多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并作大会发言; 4.2006 年 10 月在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年会,提交论文《闻一多著作的版本演变和全集成型》; 5.2007 年 7 月在四川乐山师范学院参加“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论闻一多与郭沫若的精神对话》并作大会发言; 6.2008 年 11 月在北京参加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年会,提交论文《郭沫若〈女神〉和闻一多〈红烛〉比较论》; 7.2009 年 10 月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参加“传统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从传统到现代-现代作家的文学现代化取向》并作大会发言; 8.2009 年 11 月在武汉大学参加“闻一多诞辰 110 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闻一多国学研究结构论》,作大会发言并担任会议主持人和评议人。 9.2010 年 10 月在四川师范大学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提交论文《“杀蠹的芸香”:闻一多国学研究的思想价值取向——闻一多国学研究经典的当代意义》,并作会议发言; 10.2010 年 11 月在江西赣南师院参加“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提交论文《从近代学术到现代国学研究——以闻一多的国学研究为例看现代学者与近代学术的关联》; 11.2011 年 9 月在西华师范大学参加“《女神》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郭沫若研究青年论坛”,提交论文《“红烛”与“死水”比较论》; 12.2015 年 3 月在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参加“清末民初期赴日留学生与中国现代文学”日中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郭沫若和闻一多诗学理论比较》并介绍云冈文化研究; 13.2017 年 8 月赴日本二松学舍大学参加日本闻一多学会第 21回研究大会,提交论文《闻一多与清华学派》; 14.2018 年 10 月在河南大学参加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提交论文《闻一多与中国近代学术史》; 15.2019 年 11 月在黄冈师范学院参加“纪念闻一多诞辰 120 周年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闻一多“隐语”研究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刘殿祥.比较文学的必然性.雁北师专学报,1990,2:43-46. 2.刘殿祥.比较文学的本体界定.雁北师专学报,1991,2:37-41. 3.刘殿祥.厚积薄发的文学史反思.理论与创作,1996,6:39-40. 4.刘殿祥.闻一多诗歌理论中艺术现实美的生成.闻一多研究集刊,1997,1、2:23-30. 5.刘殿祥.文学与文化的对接.江苏社会科学,1997,3:188-189. 6.刘殿祥.诗唐人格和诗唐文化的史家观照——闻一多唐诗研究略论.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12-18. 7.刘殿祥.闻一多学术个性品格略论.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1:10-14. 8.刘殿祥.略论闻一多诗学理论的特性与价值.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2:32-35. 9.刘殿祥.闻一多诗集《红烛》的艺术追求.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5:38-40. 10.刘殿祥.《死水》的艺术精神结构.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467-477. 11.刘殿祥.论闻一多求学时期教育文化思想的现代取向.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6:4-7. 12.刘殿祥.论闻一多之于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的建构.闻一多研究集刊,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4:189-204. 13.刘殿祥.闻一多的力美型人格和美学风格.2004 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2:216-224. 14.刘殿祥.闻一多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化.江汉论坛,2006,11:134-136.(收入《闻一多殉难 60 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346-356. 15.刘殿祥.闻一多著作的版本演变和全集成型.汕头大学学报,2007,4:66-71. 16.刘殿祥.论郭沫若对闻一多的评价.中国文学研究,2008,2:73-77(收入《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6:320-333). 17.刘殿祥.论闻一多历史意识的生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1:119-123. 18.刘殿祥.郭沫若《女神》和闻一多《红烛》比较略论.郭沫若学刊,2009,1:49-54. 19.刘殿祥.论闻一多学术研究中的诗性思维.汕头大学学报,2009,2:45-49. 20.刘殿祥. “五四”新文化与二十世纪时代精神.中国文学研究,2009,2:5-9. 21.刘殿祥.论闻一多的诗中之学.文学评论丛刊,2009,2:95-103. 22.刘殿祥.论闻一多对国学的态度及其变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2:17-21. 23.刘殿祥.论闻一多和鲁迅的精神联系.鲁迅研究月刊,2010,7:40-46. 24.刘殿祥.《女神》与《死水》两诗集艺术精神结构比较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5:139-146(收入《郭沫若研究年鉴》(20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201-208). 25.刘殿祥.闻一多书信中的现代作家作品评价辑论.新文学史料,2010,4:101-115. 26.刘殿祥.杀蠹的芸香——闻一多国学研究的价值取向略论.光明日报“国学”版,2011 年 2 月 14 日. 27.刘殿祥.论闻一多的国学研究结构及其特征.闻一多诞辰 11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5:94-108. 28.刘殿祥.从《女神》到《死水》:时代思潮的演变和诗人个性精神的变迁.郭沫若学刊,2011,3:43-48. 29.刘殿祥.论闻一多神话学研究对民族文化起源的探索.丝绸之路(理论版),2012,20:48-52. 30.刘殿祥. 论郭沫若和闻一多《周易》研究的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郭沫若与文化中国,2013,9 31. 刘殿祥. 从中国学术史到闻一多的学术研究. 《2016 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3:247-267. 32.刘殿祥. 闻一多国学研究特征论. 江汉论坛,2017,4:95-100. 33.刘殿祥. 闻一多神话学研究略论. 《神话与诗》(日本),2018,16:59-72.

学术兼职

现任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云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朝研究》编辑部主任,山西大同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编委。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中国古都学会、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日本闻一多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鲁迅学研究会、中国小说学会会员,大同市政协文化与文史学习委员会顾问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