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赵良

个人简介

ENGLISH 头像 科研情况 造岩矿物表面性质对碳酸盐矿物成核过程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年1月-2021年12月,经费额度71万元,主持 二氧化碳矿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南京市浦口经济开发区,2015年10月-2020年4月,经费额度1300万元,主持 典型污染耕地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江苏省国土厅,2016年-2018年,经费额度116.45万元,主持 超临界二氧化碳-水-玄武岩相互作用的实验地球化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年1月-2016年12月,经费额度85万元,主持 二氧化碳矿物封存关键技术与应用潜力系统评价,国家863计划项目,2010年6月-2012年12月,经费额度493万元,项目第二负责人 CO2矿物封存过程中的水镁石碳酸盐化反应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1年1月-2013年12月,经费额度20万元,主持 基于CO2矿物封存的镁碳酸盐合成实验地球化学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年1月-2012年12月,经费额度3.6万元,主持 中国矿物碳汇潜力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2010年-2012年,经费额度800万元,主要参与者 江苏省碳减排关键技术与途径研究,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研究专项,2011年7月-2013年12月,经费额度300万元,主要参与者 江苏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与早期机会研究,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计划,2010年9月-2012年12月,经费额度100万元,主要参与者 二氧化碳矿物封存过程中气-水-岩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江苏省基础研究创新学者攀登计划,2009年7月-2011年12月,经费额度100万元,主要参与者 获奖情况 2009年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6年 南京大学中国银行教师教学成果奖 科研情况 造岩矿物表面性质对碳酸盐矿物成核过程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年1月-2021年12月,经费额度71万元,主持 二氧化碳矿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南京市浦口经济开发区,2015年10月-2020年4月,经费额度1300万元,主持 典型污染耕地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江苏省国土厅,2016年-2018年,经费额度116.45万元,主持 超临界二氧化碳-水-玄武岩相互作用的实验地球化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年1月-2016年12月,经费额度85万元,主持 二氧化碳矿物封存关键技术与应用潜力系统评价,国家863计划项目,2010年6月-2012年12月,经费额度493万元,项目第二负责人 CO2矿物封存过程中的水镁石碳酸盐化反应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1年1月-2013年12月,经费额度20万元,主持 基于CO2矿物封存的镁碳酸盐合成实验地球化学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年1月-2012年12月,经费额度3.6万元,主持 中国矿物碳汇潜力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2010年-2012年,经费额度800万元,主要参与者 江苏省碳减排关键技术与途径研究,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研究专项,2011年7月-2013年12月,经费额度300万元,主要参与者 江苏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与早期机会研究,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计划,2010年9月-2012年12月,经费额度100万元,主要参与者 二氧化碳矿物封存过程中气-水-岩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江苏省基础研究创新学者攀登计划,2009年7月-2011年12月,经费额度100万元,主要参与者 发明专利:赵良,朱辰,季伟捷,2011. 一种利用水镁石封存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工艺流程,申请专利号:201110202676.5 荣誉奖励 2009年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6年 南京大学中国银行教师教学成果奖

研究领域

1. 地球化学动力学与实验地球化学 2. 二氧化碳矿物封存(包括针对燃煤电厂的原位CO2封存工程试验) 3. 镁碳酸盐矿物的成核与晶体生长 4. 气候敏感矿物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Zhao, L., Wu, T. and Ji, J., 2003.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chlorite in the Chinese loess by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GSA. 2.Zhao, L., Ji, J., Chen, J., Liu, L., Chen, Y. and Balsam, W., 2005. Variations of illite/chlorite ratio in Chinese loess sections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and interglacial cycle: Implications for monsoon reconstruction. Geophys. Res. Lett., 32(20): L20718. 3.Ji, J., Zhao, L., Balsam, W., Chen, J., Wu, T. and Liu, L., 2006. Detecting chlorite in the chinese loess sequence by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54(2): 266-273. 4.Ji, J., Chen, J., Zhou, W., Zhao, L. and Wang, H., 2006. Mineralogical evidences of a warm and dry summer monsoon for the late Tertiary red clay formation, Chin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0(18): A292-A292. 5.Li, G., Ji, J., Zhao, L., Mao, C. and Chen, J., 2008. Response of silicate weathering to monsoon change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atena, 72(3): 405-412. 6.Lu, J., Chen, W., Zhu, J., Wang, R., Zeng, Q. and Zhao, L., 2008.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loritized granite type tin deposit in the Furong tin deposit district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2(12): A570-A570. 7.Lu, J.,Chen, W.,Zhu, J.,Wang, R.,Zhang, R. and Zhao, L., 2009.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n-bearing granites in the middle of Nanling Range, South Chin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3(13): A795-A795. 8.Zhao, L.,Sang, L.,Chen, J.,Ji, J. and Teng, H.H., 2010. Aqueous Carbonation of Natural Brucite: Relevance to CO2 Sequestra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44(1): 406-411. 9.Zhao, L.,Sang, L.,Chen, J.,Ji, J. and Teng, H.H., 2010. Heterogeneous carbonation in the MgO-H2O-CO2 System.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4(12): A1221-A1221. 10.Zhao, L., Zhu, C., Ji, J., and Teng, H. H., 2011.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effect of organic solvent on the nucleation of nesquehonite, GSA. 11.Li, L., Zheng, H., Zhao, L., Zhou, B., Jia, J. and He, M., 2011.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clay minerals since the Miocene in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their palaeoclimate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13(3): 355-362. 12.Zhu, C., Zhao, L*., Gao, X., Ji, J., Chen, J. and Teng, H.H., 2011. Kinetic Study of Brucite Carbonation. Goldschmidt(0026-461X (Electronic)). 13.Ji, J., He, T., Zhao, L., Chen, Y. and Chen, J., 2011. Mineralogic and Climatic Interpretations of the Late Miocene-Pliocene Red Clay Formation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Goldschmidt (0026-461X (Electronic)). 14.赵良,季峻峰,陈骏,刘连文,陈旸,鹿化煜,2003. 最近13万年来黄土高原黄土剖面中绿泥石的化学风化与古气候变迁. 矿物学报, 23(2): 163-168. 15.季峻峰,陈骏,刘连文,陈旸,赵良,周玮,2007. 黄土剖面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定量分析与气候干湿变化研究. 第四纪研究, 27(2): 221-229. 16.高雄,孟烨,朱辰,赵良*,2011. 氯化铵浸取纤蛇纹石动力学研究. 中国岩溶, 30(4): 472-478. 17.李辉,刘建民,朱法华,季峻峰,薛建明,赵良, 2011. 我国电力行业CO2减排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电力科技与环保,27(1). 18.李子波,刘连文,赵良,季峻峰,陈骏,2011. 应用超基性岩尾矿封存CO2——以金川铜镍矿尾矿为例. 第四纪研究,31(3): 464-472. 19.朱辰,赵良*,高雄,季峻峰,陈骏,2011. 基于二氧化碳封存的水镁石反应动力学研究. 第四纪研究,31(3): 438-446. 20. 高雄,朱辰,赵良*,2012. 灼烧处理对纤蛇纹石反应活性的影响. 高校地质学报, 18(2): 273-27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