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海超

个人简介

1987年生,河北丰宁县人,河北大学哲学专业本科、南京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2015-2016年于美国迈阿密大学访学一年。现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研究基地研究员。 开设课程: 本科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术著作: 《阳明心学与儒家现代性观念的开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心灵的修养:一种情感本源的心灵儒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哲学现代转型中的情感转向研究”(18CZX035)(2018-2021) 教学和科研获奖: 2020年南京大学思政课程教学专项奖。 2020年江苏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

研究领域

儒家哲学,中国传统道德哲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心性儒学道德修养论反思,《吉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论阳明学的“良知自然观”,《伦理学研究》,2019年第4期。(第一作者) 儒家外推私德问题再检讨,《哲学与文化》,2019年第7期。 艺术化人生的魅惑——中国近百年来之美育观反思,《天府新论》,2019年第1期。 超越“超绝的心灵学”——探索儒家心灵哲学开展的新路径,《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个体主体性的虚显:儒家现代化受限的根源,《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第一作者) 情感如何既生成又见证德性,《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儒家文化依谁而在:我还是我们?《中国文化论衡》2018年第1期。 “心灵儒学”导论,收入《人是情感的存在:蒙培元先生80寿辰学术研讨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 现代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与道德——“文化自信”与“道德重塑”学术研讨会综述,《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12期。 中国哲学与现代情感哲学——迈克尔·斯洛特教授访谈录,《当代儒学》(12辑),2017年12月。 阳明心学的真精神:个体自由可能性的敞开,《江淮论坛》2017年第6期。(第一作者) 去生活:生活儒学中的实践观念,《当代儒学》第11辑,2017年6月。 接着讲”还是“重建”——现当代中国哲学开展方式反思,《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 本真而不神秘:儒家本源体验的特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关于正义问题的中国理论——评黄玉顺《中国正义论的重建》,《当代儒学》第7辑,2015年5月。 维新儒学:儒学的一个现代性版本,收入许嘉璐主编《重写儒学史》,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 情感观念比较:生活儒学与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先秦儒家对人伦次序的安排——以对夫妇一伦的考察为中心,《孔子研究》2014年第4期。 生活儒学多元开展的可能与必要,《当代儒学》第3辑,2013年1月。 《三昧水忏》的修行观及其现代意义,《宏德学刊》第3辑,2012年6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