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腊春

个人简介

1963年12月生,博士,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水利学会水环境与水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指导委员。1985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陆地水文专业,1997年7月获南京大学自然地理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在韩国国立汉城大学环境大学院进修访问。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参加过“水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数十项国家级项目的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江苏省优秀科技建议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主参编著作10部。 出版著作 1) 王腊春 ,史运良,王栋等. 中国水问题.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黄贤金,王腊春,高超等. 太湖水资源水环境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 黄贤金,彭补拙,王腊春等. 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探索.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4) 王腊春 ,蒙海花,张兆干等. 贵州典型岩溶小流域水文水资源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5) 张兆干,王腊春. 庐山地区地理学野外实习指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6) 许有鹏,都金康,张立峰,王腊春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对流域水系与水文过程的影响.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年 7) 王腊春 ,史运良,曾春芬等. 水资源学.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8) 8) 李喆,谭德宝,王腊春,曾春芬著.基于物联网的时空连续多元信息获取优化布局技术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 9)向大享、 李喆、张穗、谭德宝、文雄飞、申邵洪、周正、 王腊春. 长江流域干旱遥感监测评估体系及应用. 北京:测绘出版社,2016.12,181页 10) 南京大学庐山实习队. 庐山典型地理现象图集.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咯斯特地区人类活动主导下的生态环境变化与流域水循环响应耦合机理研究”,2014-1017, 41371045,75万元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恢复重建的水文响应典型研究”,2006-2008, 40571024,35万元 3、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基于物联网的时空连续多元信息获取优化布局技术研究”,2013-2015, 2013BAB05B01-3,81万元 4、主持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南京大学地理学基地野外实践能力提高项目”,2013-2016,400万元 5、主持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南京大学地理学基地人才培养支撑条件建设项目”2013-2016,200万元 6、主持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项目,“南京大学地理学基地科研训练项目”,2012-2015,400万元 7、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扬子大三角洲演化与陆海交互作用过程及效应研究”,2013-1017 8、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重点项目课题,“地表覆盖数据在地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示范研究”,2009-2013 9、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利用评价及及技术研究”2012-2014 10、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项目,“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决策支撑关键技术研究”,2009- 2012 11、主持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专题“城市河网区面源污染源解析及水质响应定量识别技术”,2017-2020,2017ZX07203002-02-01,100万元 12、主持江苏水利科技项目,“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受水区水资源考核与配置研究”,2016-2018,60万元 奖励荣誉 1、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度 2、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13年度 3、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度 4、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度 5、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度 6、江苏省优秀科技建议奖,2010年度 7、江苏省水利科技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度 8、江苏省水利科技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度 9、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 10、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7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 1 ) Lachun Wang , Chunfen Zeng*, Haihua Meng & Weina Chang, Water geochemistry and dissolution rates of the karst-dominated Houzhai River basin, China, Toxicological & Environmental Chemistry,2016,98(5-6):648-657 (2) 王腊春 ,蒙海花,苏维词,徐泽林.用Ca2+ 离子浓度估算岩溶地区岩石溶蚀速率[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6):664-670 (3) 王腊春 ,叶盛,蒙海花,苏维词.基于马氏京根法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求解栅格汇流次序[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3):1-3 (4) 王腊春 ,史运良,杨勇.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岩溶离子径流特征分析[J]. 贵州科学.2007,25(2):51-55 (5) 王腊春 ,史运良.西南喀斯特山区三水转化与水资源过程及合理利用[J]. 地理科学.2006,26(2):173-178 (6) 王腊春, 史运良.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区雨水资源有效利用[J].贵州科学.2006,24(1):8-13 (7) 王腊春 ,李道元,左平,周寅康,张立峰.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环境与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supp):287-290 (8) 王腊春, 李道元,左平,吴国平.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生态需水量初步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4,20(5):20-25 (9) Wang Lachun,Lee Dowon, Zuo Ping, Zhou Yinkang, Xu Youpeng. KARST ENVIRONMENT AND ECO-POVERTY IN SOUTHWEST CHINA: A CASE STUDY OF GUIZHOU PROVINCE[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4,14(1):21-27 (10) Wang Lachun,Zhang Jianxin,Zhou Yankang,Chen Xiaoling,Du Jinkang. Approach of Deterministic Geomorphologic Instantaneous Hydrograph to Hydrological Processes’ Simulation in Karst Are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2,12(4):354-358 (11)王腊春 ,江南,周寅康,戴明忠,俞高, 吴浩云,杨爱辉.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评估模型[J].测绘科学.2003,28(2):35-38 (12) 王腊春 ,江南,史运良.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系统的建立[J]. 河海大学学报.2002,30(supp):1-5 (13)Wang Lachun, Zhang Yongzhan. Karst conduit flow and its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Houzhai River drainage basin in pudding, Guizhou China as an example[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1,Vol.46(supp):108-112 (14)王腊春, 许有鹏,张立峰,史运良,汪文富.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岩溶水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0,20(6):557-562 (15)王腊春 ,周寅康,都金康,张立峰,朱诚.海平面变化对太湖流域排涝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00,31(6):689-696 (16)王腊春 ,史运良,汪文富,杨勇,陈洪元.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区划[J].中国岩溶.2000,19(1):90-96 (17)王腊春 ,周寅康,许有鹏,付重林,许定庆.太湖流域洪涝灾害损失模拟及预测[J].自然灾害学报.2000,9(1):33-39 (18)王腊春 ,谢顺平,周寅康,都金康,潘华良.太湖流域洪涝灾害淹没范围模拟[J]. 地理学报.2000,55(1):46-53 (19)王腊春 ,许有鹏,周寅康,都金康,顾国琴.太湖地区河网调蓄能力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9,35(6): 712-718 (20)王腊春, 史运良,顾国琴,汪文富,胡涌泉. 岩溶地区地表地下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模型[J]. 中国岩溶.1999,18(3):245-250 (21) 王腊春 ,张建新,陈晓玲. A CONTRAST ANALYSIS ON THE LOAD CHARACTER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THE HUANGHE RIVER[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1998,8(4):317-325 (22) 王腊春, 陈晓玲,储同庆. 长江黄河泥沙特性对比分析[J]. 地理研究.1997,16(4):71-79 (23) 王腊春, 熊江波. 用遥感资料建立分块产流模型[J]. 地理科学,1997,17(1):76-80 (24) 王腊春, 彭鹏,周寅康. 湿润地区平原圩区产流机制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7,33(1):156-160 (25) 王腊春, 陈晓玲. 计算机辅助绘制流域等流时线[J]. 地理科学.1996,16(2):184-190 (26) 王腊春, 杨晓轩. 喀斯特流域空间结构与地貌瞬时单位线应用[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5,31(4):649-656 (27) 王腊春, 史运良. 非闭合流域岩溶水模型[J]. 水科学进展.1995,6(4):318-324 (28) 王腊春 ,章海生,严苏宁. 贵州岩溶管道流及水动力特征[J]. 中国岩溶.1995,14(4):315-322 (29)Na Li, Yanan Wei, Lachun Wang*,Chunfen Zeng*, Xiaoxue Ma & Hao Wu,Impact of industrialization on water protection in the Huai River Basin with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Natural Hazards, (2016) 81(2):1193–1207 (30)Junyi Zhang, Minghong Dai, Lachun Wang*, Weici Su. Household livelihood change under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project in karst areas, Southwest China. Land Use Policy 56 (2016): 8–15 (31)Li, Na; Wang, Lachun* ; Zeng, Chunfen, Variation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1950-2013)., PloS one,2016,11(8): (32 )Li Na, Yang Hong, Wang Lachun* , Huang Xianjin, Zeng Chunfen, Wu Hao, Ma Xiaoxue, Song Xuetao, Wei Yanan. ptimization of industry structure based on water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under uncertainty of the Huai River Basin with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6,112(5):4594-4604 (33)戴明宏,李玉涛,王腊春 * ,等. 典型喀斯特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分析——以贵州省为例[J]. 地球与环境, 2016,44(3):342-352. (34)武旭同, 李娜, 王腊春 * . 近60年来长江干流水沙特征分析 .泥沙研究.2016(5):40-46 (35) 戴明宏, 王腊春 *, 汤淏.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6,36(1):151-156 (36) 张军以,王腊春 *,苏维词.西南喀斯特山区峰丛洼地农业生产活动的生态景观效应探 [J].地理科学.2013,33(4):497-504 (37) Ma X, Wang L*, Ma L, Zhang, Y. Effects on sediments following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s in the Lixia River watershed, China[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5, 380:334-341 (38) 马小雪,卞子浩,李娜,李永泰,赵静,曾春芬,王腊春 *.秦淮河流域198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J].水土保持通报. 2015.,35(6):272-276 (39) 戴明宏, 张军以, 王腊春 *, 苏维词,李阳兵. 岩溶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5,34(3):189-196 (40) 马小雪, 王腊春* .引江调水对平原河网区水环境质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6):1048-1055 (41) 张军以, 戴明宏, 王腊春 *, 苏维词,曹立国.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植物选择与生态适应性[J]. 地球与环境, 2015,43(3): 269-278 (42) 张军以, 王腊春 *, 苏维词. 环境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24(6):1085-1092 (43) 戴明宏, 王腊春 *, 张宝雷. 黄河三角洲植被覆盖遥感估算及变化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 2015, (13):9-12 (44) Ma X, Shang X, Wang L*, Dahlgren R A, Zhang M.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water quality identification index—a case study from the Wen-Rui Tang River watershed, China[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5,55(5):1400-141 (45) 宋丹丹, 杨树滩, 常本春, 曾春芬, 马劲松, 王腊春 *. 江苏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配置[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13(3):417-421 (46) 韩博闻, 李娜, 曾春芬, 王腊春 *. 大型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水沙变化特征的影响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 26(2):139-144 (47) 马小雪, 杨军, 毛媛媛, 王腊春 *. 平原河网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调水数值模拟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4):47-50 (48) Ma X, Wang L*, Wu H, Li N; Ma L, Zeng C, Zhou Y, Yang J. Impact of Yangtze River Water Transfer on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Lixia River Watershed, China[J]. Plos One, 2015. 10(3):1-16 (49) 马小雪,王腊春 *,廖玲玲. 温瑞塘河流域水体污染时空分异特征及污染源识别[J]. 环境科学. 2015.36(1):64-71 (50) 马小雪, 王腊春 *. 里下河地区主要水环境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性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25(6):1-6 (51) 张丽, 王腊春 *. 南京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4. (10):1-4 (52) 马小雪, 杨军, 曾春芬, 王腊春 *. 江苏沿海四港感潮河段非汛期水沙运动特点初探[J]. 人民长江, 2014. 45(19):9-12 (53) 马小雪, 王腊春 *, 廖玲玲, 周毅, 纪小敏.利用平原河网溶解氧(DO)变化特点确定点源污染[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 14(13):131-134 (54) 张丽, 王腊春 *, 杨华, 周广利. 建设生态型城市河流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24(5):286-289 (55) 张军以, 王腊春 *, 苏维词, 曾春芬. 岩溶地区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33(8):1125-1135 (56) 军以, 王腊春 *, 马小雪, 张丽. 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及防治途径[J]. 水土保持通报, 2014.34(2): 245-249 (57) 陈昌春, 张余庆, 项瑛, 王腊春* . 土地利用变化对赣江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29(10):1758-1769 (58) Zhang J Y, Wang L C*.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 Security in Chongqing City of China: What's Been Done and What Remains to Be Done?. Natural Hazards. 2014.74(10):1-22 (59) 马小雪, 王腊春 *, 曾春芬, 张军以, 李娜. 基于熵权的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水电能源科学, 2014.32(1):32-35 (60) 荣洁, 曾春芬,王腊春 *. 太湖流域LUCC对水文过程的影响[J]. 湖泊科学, 2014.26(2):305-312

学术兼职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指导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委员 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水利学会水环境与水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Chinese Geographocal Science》编委 《中国岩溶》编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