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谢燕清

个人简介

1971年生于江苏南京。自1989年起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就读,并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96年起,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2001年到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进修。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讲授“定性研究”、宗教社会学、民俗学等课程。

研究领域

为死亡问题、民俗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宗教场所现场调查中文化冲击的产生——T寺调查的回顾”,上海:《当代宗教研究》1999年第4期(总第37期); 2、“马林诺夫斯基与现代人类学工作方式”,济南:《民俗研究》2001年第1期(总第57期); 3、“社会学与人类学田野工作”,《社会学》2002年第1期(总第55期); 4、“宗教社会学与现代化问题”, 载于《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费孝通主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漂泊的礼物——从环太平洋地区到法国再到中国”,济南:《民俗研究》2002年第4期(总第64期) 6、“人类学的技艺”,济南:《民俗研究》2003年第4期(总第68期); 7、“在神话中发现民族国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总第73期); 8、“中国民族学田野工作反思”, 济南:《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 9、“影子选举:河湾村村委会选举观察”,《中国研究》,2005年秋季卷总第2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0、“后税费时代下的村政”,《中国研究》,2006年总第4期 11、“大传统与小传统——白蛇故事的三期型变”,《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转载; 12、“弗洛伊德的社会理论”,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13、“中国人类学的自我反思”, 载于《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王建民、汤芸主编,北京: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 14、“由妖变人——白娘子转型的人类学分析”,南宁:《民族艺术》,2009年第1期; 1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基于保护层面的理念再建构”,《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1年第11期转载; 16、“孙本文与中国社会学学科规范化”,《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