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学芳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78.07 — 1982.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系 本科生 获学士学位 1987.09 — 1990.07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系 硕士生 获硕士学位 1991.09 — 1994. 07 北京大学数学系 博士生 获博士学位 (曾经于1994.07 — 1996.08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声学所物理学 博士后) 著作: 朱学芳著《多媒体信息处理与检索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朱学芳著《手写数字图象识别及模式分析》,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朱学芳、智文广《计算机图象处理导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朱学芳、史学海等编著《图像/图形应用软件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主要研究报告: 朱学芳,胡宇峰.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通用数字资源(矢量数据)格式标准分析报告[R].北京:国家图书馆,2003. 科研项目 共承担科研项目31项,负责或主持其中的大多数;这些项目中,有15项为省部级及其以上项目(其中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另外还有3个国家实验室项目。 在研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 教学情况 本科生: 计算机图象处理 硕士研究生含部分博士生: C类课:信息处理与检索 相关硕士博士生 信息资源管理与多媒体技术/模式识别 讨论课 博士生:图书情报学前沿 奖项 曾获得 电子工业部“先进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社科二等奖、北京大学“光华奖”,多次“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指导:本科生获得一等奖(全省三个,南大1个)江苏省高校软件设计大赛2016.12 研究生获得二等奖 江苏省高校软件设计大赛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代表性社科论文: 朱学芳,地理信息在数字化工商行政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情报学报,2002 朱学芳,数字图像信息资源开发及管理,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 朱学芳,韩占校.基于P2P的分布式主题爬虫的设计与实现[J].情报学报,2010 朱学芳.数字档案信息开发及应用管理中的图像水印保护技术,档案学通讯,2010 朱学芳,周挽澜,常艳丽.中文作者共被引分析系统可视化实现研究,情报学报,2008 代表性理工论文 朱学芳,石青云,程民德,模糊集在手写数字识别中的应用,模糊系统与数学, 1996 ZHU Xue Fang, YOU Jiang Sheng, Fast Training Method for Single-layered BP Network( Proceedings of IEEE ICNNSP-95,1995) 朱学芳,石青云,程民德,一种自适应细化方法,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1997 朱学芳,石青云,程民德,文字识别中图像自适应预处理,信号处理,1997 ZHU Xue Fang, SHI Qing Yun, New Matching Methods for Dissimilar Handwritten Character Images, Proceedings of SPIE, 1998. 2019年以来论文: 1. 朱学芳,王若宸.非遗图像语义信息本体构建及其关联数据存储和发布研究[J].现代情报,2021,41(06):54-63. 2. 胡玉宁,韩玺,朱学芳.融合主题指纹-引文的方法逻辑:理论阐释与数据呈现[J].情报科学,2021,39(11):21-29. 3. 崔靖华,朱学芳.我国新冠疫情专利主题与热点分析[J].现代情报,2021,41(11):161-169. 4. 杨涛,朱学芳.中医辨证智能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04):597-601. 5. 肖倩倩,朱学芳.图书馆虚拟现实技术用户需求调查分析及实施建议[J].图书馆学研究,2021(11):40-49. 6. 朱学芳.立足国情的图书、博物、档案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11):1-7. 7. 王玉梅,朱学芳.我国图情档领域CSSCI期刊内部知识流动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09):122-128. 8. 李川,朱学芳,方志耕.竞争情报动态干扰因素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06):132-137. 9. 朱学芳. 探究智库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5-06(002). 10. 王若宸,朱学芳.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像语义描述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1,11(02):128-137. 11. 王金婉,朱学芳.迁移学习在信息资源开发及服务中的应用探索[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07):145-151. 12. 冯秋燕,李川,朱学芳.面向智能服务的数字馆藏资源组织与存储研究——以文博机构为例[J].图书馆论坛,2021,41(09):58-67. 13. 朱学芳,丁笑舒,江莹.面向LAM数字资源融合服务需求分析及主题可视化展示研究[J]. 情报科学,2020,38(05):20-26 14. 朱学芳,丁笑舒.基于本体的LAM数字资源服务融合可视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08):96-102. 15. 朱学芳,冯秋燕,王金婉 数字信息技术在疫情监测防控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10):11-17 16. 朱学芳,王贵海,祁彬斌.5G时代数字信息资源智能服务研究内容及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11):16-21. 17. MiladTaleby Ahvanooey, Qianmu Li,Xuefang Zhu,et al. ANiTW: A Novel Intelligent Text Watermarking Technique for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of Spurious Information on Social Media. Computers & Security. Vol.90, March 2020. 18. 李刚,朱学芳.基于语义关联的图博档数字资源可视化服务模型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07):147-152. 19. 胡玉宁,朱学芳.基于互信息的三螺旋知识耦合系统的协同性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05):191-197+202. 20. 胡玉宁,朱学芳.融合主题指纹的科学知识系统计量语言学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04):116-122. 21. 汤金羽,朱学芳.数字非遗传承中严肃游戏项目开发与应用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0):35-45. 22. 冯秋燕,朱学芳.基于科学计量的信息技术融合分析[J].情报科学,2020,38(02):142-150+176. 23. 王贵海,朱学芳.价值共创视阈下图博档融合中的利益冲突及平衡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08):27-33. 24. 王贵海,朱学芳.我国替代计量学研究:现状、演进、热点与趋势[J].图书馆论坛,2020,40(08):43-53. 25. 项欣,祁彬斌,朱学芳.社会化标注中的群体智慧涌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05):131-136+155. 26. 祁彬斌, 项欣, 朱学芳. 社会网络方法在智库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基于兰德公司的实践[J]. 情报资料工作, 2020.,41(04):104-112. 27. Mark X.Zhu. Application Analyses of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in E-Commerce.In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Business. ICEB, Newcastle upon Tyne, UK, December 8-12. 28. 冯秋燕,朱学芳.社交媒体用户价值画像建模与应用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9,40(06):73-80. 29. 项欣,朱学芳.数字学术工具使用偏好:多维差异与关联因素[J].图书馆杂志,2019,38(08):38-46. 30. 冯秋燕,朱学芳.人工智能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11):27-33. 31. 汤金羽,朱学芳.我国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效率评估[J].图书馆论坛,2019,39(09):127-134. 32. 祁彬斌,朱学芳,范丽鹏.基于触觉交互的三维弹性物体形变仿真算法(英文)[J].系统仿真学报,2019,31(11):2296-2305. 33. 徐浩,朱学芳,章成志,江川.面向学术文献全文本的方法论知识抽取系统分析与设计[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19,3(10):29-36. 34. 项欣,祁彬斌,朱学芳.图博档馆藏实体多模交互式呈现的可用性评估[J].图书馆论坛,2019,39(01):92-99. 35. 祁彬斌,项欣,朱学芳,朱庆华.自然人机交互在图博档中的应用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9(03):53-61. 36. 祁彬斌,胡玉宁,朱学芳,朱庆华.面向盲人阅读的触觉交互服务框架构建与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4):20-29. 37. 项欣,祁彬斌,朱学芳.二分属性知识网络的链路预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11):150-155. 38. 王若宸,母咏然,朱学芳,朱庆华.数字人文技术研究者采纳意愿影响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视角[J].图书馆论坛,2019,39(06):1-9.

学术兼职

IEEE-CS会员,AIS会员,ASIS&T会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理事(第三-第五届)、其多媒体专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高级(专家)会员,其CAD/CG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仿真学会会员、数字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中国信息安全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电子学会信息安全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云计算论坛专家委员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编委、《信息化研究》专家委员、信息产业部专家数据库成员、南京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名誉教授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