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胡广伟

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政务数据资源研究所所长,档案与电子政务系系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IT)访问研究员,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称号,担任多个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编委,国际会议TPC;兼任江苏省大数据管理(原信息)中心顾问、江苏省电子政务工作小组专家、南京市信息安全与病人隐私保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从事政务大数据、数据智能、自主系统、电力大数据、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等15项。发表SSCI、SCI、EI、CSSCI一流期刊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软件著作权15项,受理专利2项,软件产品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高新技术产品1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 工作经历 2006年至今:南京大学 教学科研; 2001-2012年: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学院 访问研究。 教育背景 200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MIS方向,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11-2012年:美国佐治亚理工(GIT)交互计算访问学者。 2016-2019年:多次赴英国、德国、日本进行短期交流访问。 代表著作 胡广伟等. 智能政务,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 胡广伟等. 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2019)[国家智库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 胡广伟等. 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2019)[国家智库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胡广伟, 司文峰.市级政府智慧政务之路, 科学出版社, 2019. 胡广伟等. 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2018)[国家智库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胡广伟, 曹银美. 基层政府智慧政务之路, 科学出版社, 2017. 胡广伟, 吴云. 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管理理论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 2014. 胡广伟. 电子政务服务管理,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胡广伟等. 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国家智库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忻超,胡广伟 等. 权力阳光:江苏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实践模式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 胡广伟 编著. 互联网商务模式.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研究报告: 胡广伟等. “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评测方法研究报告[R],2017,5. 胡广伟等. 江苏省政府数据开放整体构架及路径对策研究[R], 2017,10 胡广伟等. 宿迁市“十三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17-2020)[R], 2017. 胡广伟等. 淮安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研究报告[R], 2017,5. 胡广伟等. 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2017版)[R],2016,12. 胡广伟等. 全社会、行业用电量与宏观经济发展预测技术研究报告[R], 2016.10. 胡广伟等. 推进江苏智慧政务建设研究[R],2015. 胡广伟等.江苏省电子政务全流程管理手册[R], 2014, 11. 胡广伟、曹银美、李妍等. 南京市栖霞区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整合路径研究[R], 2014, 11. 胡广伟、忻超等.江苏省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研究报告[R], 2014, 12. 胡广伟. 南京市智慧(新港)科创特区“四合一”服务云平台建设规划[R], 2014, 10. 忻超、胡广伟等.“权力阳光”实践--江苏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研究报告[R], 2013, 12. 胡广伟. 江苏省典型政府服务部门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管理机制政策咨询报告[R], 2013, 9. 实践平台: 社会治理微平台。 智慧政务实验室网站建设。 EGOV-CMM网上平台建设。 HADOOP集群搭建。 软件著作权: 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自动化采集统计管理软件V1.0,2020SR1138096,2020。 SGRID-基于公共大数据的用电需求演化趋势分析系统软件V1.0,2020SR1243591,2020。 城市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排行榜查询系统(EGOVSC查询系统),2019SR0878949,2019。 GDRI政务大数据创新服务平台V1.0, 2018SR39723, 2018. 木牛数据社会治理微服务平台软件V1.0, 2016SR387058, 2016. HZBR企业信息系统(IS)应用能力管理云服务平台软件 V1.01,2012SR110558,2012。 HZBR政府电子服务能力分析评估管理系统软件 V1.01,2012SR110756,2012。 PLIP公用物流服务监管信息平台软件V1.5,2009SR023116,2009。 PLIP公用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软件V3.0,2009SR019129,2009。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大数据方向: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项目:政务大数据创新服务深化应用与成果转化,2021-2021。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项目:政务大数据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2019-2020。 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委托项目:江苏公共数据开放推进路径及对策研究,2019-2020。 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委托项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建设与应用,2019-2020。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项目:全球电子政务资料数据库建设,2016-2017。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项目:政务大数据创新服务平台建设,2016-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构建与优化研究,国家社科规划办,2016-2019。 基于售电量的经济分析大数据预测关键技术研究(编号:SGTYHT/14-JS-188-03),国家电网科学技术项目,2015-2016。 能源互联网时代的电力大数据统计指标甄选及应用研究,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管理咨询项目,2015。 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机制及实现模式研究与实证(71573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6-2019。 某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实施细则编制研究,市政府办,2015。 某市社会治理微平台开发与运维,2015。 -电子政务方向: 大数据驱动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精准化构建研究(20&ZD15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1.01-2025.12. 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机制及实现模式研究与实证(71573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6-2019。 十三五电子(智慧)政务(数据中心)规划研究,市政府办,2015。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4ZDIXM004),2014。 推进江苏智慧政务建设研究,江苏省信息中心,2015。 南京栖霞政务信息资源优化整合研究项目,2014。 “权力阳光”江苏模式研究,江苏省信息中心,2013。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管理体系研究,江苏省信息中心,2013。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2TQB008),2012。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0ZDIXM019),2012。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编号:08JC870006),2008。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70803018/G0306),2008。 江苏省信产厅软课题项目“江苏省政府网站评价指标体”研究(编号:20050517),2005。 宁波市政府委托信息化咨询项目,2006。 -行业信息化方向: 国网江苏营销服务中心营销服务渠道效能及渠道协同效能评价体系研究,2020.9-2021.12. 北京心物裂帛供应链大数据优化咨询项目,2015。 南京市智慧(新港)科创特区“四合一”服务云平台建设规划,2014。 江苏省行业信息化现状与对策分析项目,2009。 江苏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编号:BC2010010)。 南京大学973人才引进计划项目,2006。 参与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5ZDB16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创新应用链的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证”(编号:2011BAH30B00)子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编号:13&ZD17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0YJC8700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微博网络社群的大数据反腐舆情管控机制研究(13YJC630116)。 国家863重大计划项目子课题(编号:2008AA06A415-06A4)。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的示范工程子课题。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编号:2005ED691007)。 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项目(编号:BE2008605)。 国家安监总局“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与监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编号:2006BAK01B02-03)等。 参与潍坊市、江阴市安监局信息管理系统2项,国家保密与科学技术研究所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教学情况 数据思维(本科) 互联网商务模式(本科) 计算与数据(本科) 互联网商务模式研究(研究生) 互联网商务模式构建(创业课) 电子政务(MPA) 电子政务前沿热点(博士生) 物流管理学(本科) 电子商务概论(本科)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本科) 奖项 2020年江苏省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等奖、2020年度“我最喜爱的研究生生涯导师”、202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20年南京大学魅力导师、2018年省域电网电能大数据多维分析应用研究(JS201815-D2)二等奖、2014国家经济信息系统2014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省部级)、2014江苏省第九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2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编号:120316)、CSC访问学者(2011-2012)奖学金、“安全科技成果奖2等奖”(单位排名第2,证书编号:AQJ-4-2-36)、江苏省信息产业厅“金慧奖”、中国信息协会“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研究领域

政务大数据、数据智能、电子政务服务、自主系统、电力大数据、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Chohan, S.R., Hu, G.*, et al. (2021), IoT as societal transformer: improving citizens' continuous usage intention in digital society through perceived public value, Library Hi Tech, Vol.ahead-of-print. https://doi.org/10.1108/LHT-05-2021-0156. Guangwei Hu, Sohail Raza Chohan & Jianxia Liu* (2020). Does IoT service orchestration in public services enrich the citizens’ perceived value of digital society? 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20, 12: 1-27.DOI: 10.1080/19761597.2020.1865824. Chohan S R , Hu G W . Strengthening digital inclusion through e-government: cohesive ICT training programs to intensify digital competency[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2020, 26: 1-23. DOI: 10.1080/02681102.2020.1841713. G.Hu, et al.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Engaging Intention on Value Co-Creation of E-Government Services. IEEE Access, 2019, 7(1): 111145-111159. G. Hu, et al. The Influencing Path of Public Engaging Intention in the Value Co-Creation of E-Gov Servic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PACIS 2018. W. Pan, G. Hu, Y. Ma. Human Factors and E-Government Service Capability: A Path Analysis.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Organizations, 2016, 14(2): 46-60. G. Hu, W. Pan, H. Lin, K. Kang and M. L. Best. (2014). Study on the Framework of e-Government Services Capability: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32(1): 56-73.(SSCI, SCI) W. Pan, G. Hu*. Path Analysis on the Antecedents of IT Application Innovation Level: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bri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3, 6(6), pp.259-268. (EI) G. Hu, Y. Wu. How Dose E-Government Service Capability Work?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Future of E-Governance (ISFEG 2013). 2013, 10, 27-28, Shanghai, China. G. Hu, H. Lin, W. Pan, J. Wang. (2013). Conceptualizing and Examining E-government Service Capability: A Review and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SIST), 64(11): 2379–2395. (SSCI, SCI) G. Hu, J. Shi, W. Pan & J. Wang. (2012).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e-government service capabil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9(4): 564-572. (SSCI) G. Hu, W. Pan, J. Wang, J. Shi. Impact antecedents of e-government content service capability: An exploratory empirical study,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Computing and Global Informatization, BCGIn 2011, p 188-191(EI). J. Wang, H. Liu, G. Hu, J. Zhang, and J. M. Groga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matrix-based data distortion methods, in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pp. 952--955, Chengdu, China, December 17-19, 2010. (EI) J. Shi, G. Hu, M. Lu, L. Xie. “Intrusion Alerts Correlation Based Assessment of Network Security.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ISME 2010), IEEE CS, 2010.8: 1-5. (EI) Gu. Hu, W. Pan, J. Wang. The Distinctive Lexicon and A Consensual Conception of Egovernment: An Exploratory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2010, 76(3): 577-597.(SSCI) G. Hu, W. Pan, M. Lu, & J. Wang. Electronic Government Services Integration Degree: An Empirical Study.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WiCOM 2008, p 1-4. (EI ). G. Hu, W. Zhong, S. Mei. Electronic Public Service (EP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Governance, 2008, 1(2): 118-138. 艾文华, 胡广伟*. 健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元分析的探索,图书情报工作, 2021. 晏婉暄, 艾文华, 胡广伟 . 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研究: 基于 fsQCA 与多元回归的双重分析 [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 (11). 胡广伟, 刘建霞, 艾文华, 赵思雨. 社会治理何以智慧化?回顾、思考与展望[J]. 图书情报知识, 2021, 0(1): 13-22. 王莉娜, 胡广伟, 刘建霞. 数据赋能视角下应急情报服务价值共创过程及能力提升——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J]. 图书情报知识, 2021, 0(1): 23-33. 杨金龙, 胡广伟. 移动学习社区中用户感知学习效果的组态动因及提升策略研究,现代情报, 2020,40(08):71-81. 杨金龙;胡广伟. 移动阅读知识内化动因与策略——非对称多重并发因果视角.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9):227-233. 王思迪,胡广伟,杨巳煜,施云. 基于文本分类的政府网站信箱自动转递方法研究*.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20, 4 (6): 51-59. 杨金龙,胡广伟.移动学习采纳转化为持续的动因及其组态效应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07):125-132. 王咏, 胡广伟. 服务主导逻辑下的电子政务服务. 现代情报, 2018, 3(5): 17-24. 司文峰, 胡广伟.我国内地城市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分布规律——基于地理区域、政务渠道、政务维度综合视角.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18, forthcoming. 司文峰, 胡广伟. “互联网+政务服务”价值共创概念、逻辑、路径与作用. 电子政务,2017, (3): 75-80. 司文峰, 胡广伟. 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实现模式、过程及资源要素, 情报杂志, 2018,37(1): 132-139. 温倩宇, 胡广伟. 基于价值网的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机制研究, 情报杂志, 2017, 36(12): 152-158. 沈晶, 胡广伟.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政府数据开放价值生成机制研究. 情报杂志, 2016, 35(12): 92-97. 刘柳, 胡广伟. 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及战略要素分析. 电子政务, 2015, 4: 90-97. 忻超, 胡广伟 等. 江苏“权力阳光”实践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10: 14-20. 吴云, 胡广伟. 政务社交媒体的公众接受模型探究. 情报杂志, 2014, 33(2): 177-182. 吴云, 胡广伟. 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演化路径探讨. 电子政务, 2013, 10: 74-81. 丁锐, 胡广伟. 政府业务整合水平对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影响. 情报杂志, 2013, 32(7):191-197. 胡广伟, 顾日红. 电子参与及其决策模式选择方法研究. 情报科学, 2013: 31(5): 20-26. 胡广伟, 石进, 顾日红. 人因要素对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领导、团队、下属视角的实证. 情报学报, 2013, 32(4): 428-438. 胡广伟,邓三鸿,卢明欣,石进, 电子政务服务能力评测模型的结构与关系分析,管理学报,2012, 9(5): 742-748. 胡广伟, 潘文文, 顾日红. 电子政务服务及其应用层次模型探讨. 情报杂志, 2010, 29(3): 125-130. 胡广伟. 电子政务实施管理框架探析. 情报杂志, 2010, 29(6): 180-185. 李世收, 胡广伟, 仲伟俊. 电子政务服务内容规划方法研究. 情报科学, 2009, 27(3): 456-460. 胡广伟, 仲伟俊, 梅姝娥. 电子公共服务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分析,情报学报. 2008, 27(1) : 116-126. 胡广伟, 仲伟俊, 梅姝娥. 电子公共服务战略规划方法研究及实证. 管理科学学报, 2008, 11(3) : 35-48. 胡广伟, 仲伟俊, 梅姝娥. 电子政务环境下城市重大危险源防控体系研究及应用. 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6.8(3): 36-41. 胡广伟, 仲伟俊. 政府网站建设水平调查和分析方法研究. 情报学报, 2004.23(4): 495-501. 胡广伟, 仲伟俊, 梅姝娥.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现状研究. 情报学报, 2004.23(5): 537-546. 胡广伟, 仲伟俊, 梅姝娥. 电子政务调节公共信息非对称性的作用. 中国软科学, 2003.10: 32-36.

学术兼职

期刊编委:Journal of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JSSM)、Modern Management、《电子政务》等期刊编委。 审稿人(特邀):Goernem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GIQ,2012-)、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ISM,2009-)、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on Sciences (IRSA,2010-)、 Computer Communication & Collaboration (CCC,2012-)、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ECRA,2013-)、Information Sciences(IS,201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JALIS,2010-)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JC,2013-)、《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管理科学》(2010-)等特邀审稿人。 国际会议任职:The 11th China Summer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SWIM 2017) Local Arrangement Co-Chair、The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CM2013)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ICPAD2014)、IEEE Computer Society (CS)、IEEE CS CC STC member(2013)等STC、TPC。 专家成员、会员: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评议专家(2017-)、瞭望智库首批入驻专家(2017-)、国家安监总局“高危行业安全物联网技术创新中心”咨询委员会专家(2015-)、南京市互联网转型研究会副主委(2015-)、南京市信息安全与病人隐私保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2014-)、江苏省发改委信息化专家组成员(2010-)、江苏省信息中心信息化专家(2009-)、中国情报学会会员(2008-)、江苏省情报学会会员(2008-)、中国密码学会会员(200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