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海波

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首批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江苏省社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江苏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CSSCI集刊《风险灾害危机研究》执行主编。 于1997年进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保险学专业)、法学硕士学位(2005,社会学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行政管理专业)。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研究员(Harvard Kennedy School 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Fellowship)(2013.08-2014.08)。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访问学者(2013.02-2013.08;2014.08-2015.02;2012.04) 2017年入选“江苏特聘教授”。2017年入选南京大学“登峰”计划(B)。2017年入选“江苏青年社科英才”。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2年入选“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计划”。2010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入选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主要讲授课程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应急管理学 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 著作 2012,《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童星、张海波),社科文献出版社。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4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年获教育部科学研究成果(人文社科类)一等奖。入选中华学术精品外译项目(英文版、日文版)。 2012,《中国转型期公共危机治理》(张海波),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2,《公共安全管理:整合与重构》(张海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灾害与公共管理》(童星、张海波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中国转型期社会风险及其识别》(童星、张海波),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研究课题 主持,2018-2020,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多元参与主体参与机制研究 主持,2018-2020,南京大学双一流百层次项目:新兴风险治理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主持,2018-2019,国家信访局2018年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建立健全与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相适应的信访工作机制研究。 主持,2017-2019,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专项: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研究 主持,2017-2018,国家信访局2017年度信访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构建信访大数据研判与应用机制研究。 主持,2017-2019,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资助项目:复杂情境下应急管理跨界协作: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 主持,2016-2018,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课题:“网络信访”的淮安经验。 主持,2015-2015,南京市信访局课题:信访体制机制改革。 主持,2013-2016,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中国公共安全体系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主持,2013-201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兴风险与公共安全体系适应能力研究。 课题组学术秘书、子课题负责人,2011-20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体制改革研究。 课题组学术秘书、第二完成人,2006-20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主持,2007-201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共安全整合管理机制的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 主持,2011-201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群体性事件源头治理研究。 主持,2011-2012,江苏省人民政府招标项目:江苏省“十二五”应急队伍建设研究。 主持,2011-2012,江苏省人民政府招标项目:江苏省“十二五”应急管理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研究。 主持,2011-2012,江苏省软科学课题、南京市信访局委托课题:柔性社会管理研究。 主持,2010-201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群体性事件预防、预警与处置研究。 主持,2010-2011,深圳市宝安区全应急办委托课题:应急管理评估研究。 主持,2010-2011,南京市白下区政法委委托课题:群体性事件与“维稳”研究。 主持,2009-2010,江苏省软科学课题:应急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主持,2007-2008,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委托课题: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研究。 主持,2007-2008,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招标课题: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理论整合。 主持,2006-2007,共青团中央立项课题:大学生失业社会风险防控研究。 主要完成人,2009,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课题:社会管理“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 主要完成人,2005-2006,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江苏防范重大社会风险预警研究。 主要完成人,2004-2007,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城市化进程中流动农民与郊区失地农民关系网络研究。 学术交流 2016,信访改革与国家治理论坛,主题报告,中国信访制度改革:从社会治理走向国家治理,南京。 2016,中国应急管理五十人论坛青年论坛,主题报告,中国社会矛盾的过程与结构分析,广州。 2016,中国应急管理创新论坛,主题报告,金融风险应急管理初探,济南。 2015,中国应急管理创新论坛,主题报告,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安全治理与应急管理,北京。 2015,第五届中欧风险论坛,主题报告,Emerging Risk and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北京。 2015, APPAM Annual Conference, Paper Presentation, Community Resilience and Social Media, Albuquerque, New Mexico. 2014,Build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to Global Hazards: A Sociotechnical Approach, Guest Speaker, Building A Research Network on Risk, Disaster, and Crisi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2013,Disaster Governance: The Urban Transition in Asia, Paper presentation: Multiple Participation, Horizontal Integration and Urban-rural Intersection: How Chinese Paired-Assistance Policy contributed to the Sustainable Recovery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3, the 38th Annual Conference, Oral Present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mergency Management, Natural Hazards Center, Colorado University, Boulder. 2012, Disaster Management in 2011: A Global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ation, The Wenzhou High Speed Train Crash: Is It A Failure of Governmen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Center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ittsburgh. 2012,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Management, Paper presentation: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assessment of local residents, India. 2010,Resilience on Disaster: Comparative Analysis, paper presentation: What has China Learnt from Disaster? the policy change after SARS, the Southern Snowstorm and Wenchuan Earthquake,Center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ittsburgh。 2009,第四届两岸三地人文社科论坛:灾害与公共管理,专题报告:应急能力评估,中国:南京。 2008,China-Korea-Japan joint symposium, Korea: Soul, paper presentation: Social identity of land-displaced peasants: an empirical study. 2008,机遇与挑战:21世纪的公共管理(第二届),专题报告,中国:澳门。 2008,挑战与重建:“汶川地震”恢复的国际对话,中国:成都。 2008,中日危机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中国:北京。 2008,风险、危机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中国:南京。 2007,Postgraduate Research Summer School, London, University of Leeds, paper presentation: Social Harmony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2006,机遇与挑战:21世纪的公共管理(第一届),专题报告,中国:澳门。 200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E program,Japan: Nagoya, Nihon Fukushi University。 教学科研获奖 2016,《中国应急管理的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获第十四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5,《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获教育部第七届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一等奖(排名第二)。 2014,《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获第十三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2013,《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五届行政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2,《柔性社会管理:可能与可为》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1,《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11,《公共危机治理与问责制》获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0,南京大学首届“中行奖”教学奖。 2010,《中国转型期公共危机治理——理论模型与本土经验》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0,《中国转型期公共危机治理——理论模型与本土经验》获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9,《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2008,南京大学“五四”奖章。 2007,《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获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6,《“边缘人”抑或“过渡人”: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实证研究》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领域

应急管理(危机管理/风险管理) 公共安全 社会治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张海波:《大数据的新兴风险及其适应性治理》,《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5期。 张雪静、张海波:《多渠道治理抗生素滥用风险》,《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6日。 张海波、白一鹏:《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14日。 张海波、陈武:《以安全为中心治理社会风险:发现“中国经验”的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7日。 张海波、童星:《中国校园安全研究的起步与深化》,《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研究》,专栏导语,2017年第2辑。 张海波:《信访大数据与社会风险预警》,《学海》,2017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2期转载。 张海波:《大数据与信访治理》,《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张海波:《应急管理研究向何处去——简论大数据时代的应急管理研究》,《安全》,2017年第10期。 张海波:《风险社会视野中的公共管理变革》,《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7年第10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网络版2016年第36期转载。 丁翔、张海波:《大数据与公共安全:概念、维度与关系》,《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8期。 张海波:《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机遇与限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年第3期。《新华日报》全文转载。 张海波:《论“应急失灵”》,《行政论坛》,2017年第3期。 Han,Z.,Zhang, G., Zhang, H.,School Bullying in Urban China: Prevalence and Correlation with School Clima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7, 14,1116. Ge,Y., Dou, W., Zhang, H. 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Urban Social Vulnerability from A Netowork Perspective, Sustainability, 2017,9,1723. Xiang, D., Li, Q., Zhang, H., et al., Linking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Work Outcomes in Temporary Orgnizations: A Social Identity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7, Vol.35. Issue 4, 543-556. Ge,Y., Zhang, H.,et al., Mapping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Air Pollu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China, Sustainability, 2017,9,109. Zhang,H., 2016, The Emergence of An Adaptive Response Network, April 20, 2013, Lushan, China Earthquake, Safety Science,90: 14-23. Zhang, H., Xing, T.,2016, Structural Change for China's Emergency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 张海波:《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研究的概念体系》,《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研究》,专栏导语,2016年第2辑。 张海波、尹铭磊,2016,《应急响应中的突生组织网络——鲁甸地震案例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张海波,2016,《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安全治理与应急管理》,《中国行政管理》,第4期。《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5期全文转载。 张海波,2016,《全面改革窗口期的信访制度改革》,《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6年第5期全文转载。 张海波、童星、倪娟,2016,《网络信访:概念辨析、实践演进与治理创新》,《行政论坛》,第2期。 张海波,2016,《安全治理与应急管理:理论趋同与制度整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张海波,2016,《农村应急能力评估:以江苏省为例》,《学海》,第1期。 张海波,2016,《面向风险社会的知识生产》,《公共行政评论》,第1期,专栏导语。 张海波,2016,《面向风险社会的应急管理学》,《中国社会科学报》,1月27日,第896期。 张海波,2016,《以结构转型治理应急失灵》,《学习时报》,3月14日。 张海波,2016,《破解应急失灵需重视新兴风险》,《学习时报》,1月18日。 张海波,2015,《复杂性条件下应急管理的战略升级》,《学习时报》,12月21日。 张海波,2015,《建设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学术共同体》,《风险灾害危机研究》,专栏导语,第2辑。 张海波、童星,2015,《中国应急管理的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Zhang, Haibo, Collaboration in Emergency Response: Evolution from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to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 in Caroline Brassard, David Giles, Arnold Howitt, eds.,Natural Disaster Mana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 Policy and Governance, Springer, 2015, pp.69-84. 张晓苏、张海波,2015,《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中的功能与角色——基于芦山地震的实证研究》,《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1辑。 翟进、张海波,2015,《巨灾的可持续恢复》,《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史晓晨、张海波,2015,《中国地方政府公共安全财政支出效率研究——基于DEA-Tobit的二阶段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1期。 童星、张海波,2014,《关于进一步整合应急管理职能、成立国家应急管理局的政策建议》,上报国务院办公厅,得到国务院应急办负责同志的重视并作出批示,9月。 张海波,2013,《体系下延与个体能力——应急能力增长关联机制的实证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第8期。清华大学《危机管理通讯》全文转载。 Zhang, Haibo, 2013, Global Commons, Domestic Decision: the Comparative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 book review,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Vol.15, Issue 3. 张海波,2013,《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公共管理学报》,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 Zhang, Haibo. 2012. What has China Learn from Disasters: Evolution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after SARS, Southern Snowstorm, and Wenchuan Earthqua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Vol.14, Issue 3. 盛婷婷、张海波,2013,《廉租房退出机制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张海波,2012,《柔性社会管理:可能与可为》,《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 吕孝礼、张海波、钟开斌,2012,《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趋势与未来方向》,《公共管理学报》,第3期。 张海波、童星,2012,《信访制度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核心部分入选中宣部、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 张海波、童星,2012,《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中州学刊》,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3年第4期论点摘编。《北京日报》2013年4月8日转载。 张海波,2012,《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优化——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张海波、童星,2012,《巨灾救助的理论检视与政策适应》,《社会科学》,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张海波,2012,《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基本特征、生成逻辑与化解之道》,《学海》,第1期。中央办公厅《论点摘编》。 张海波、童星,2012,《应急管理创新:分化、前延与转向:以日本“3.11”大地震为案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张海波,2012,《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幸福感——基于江苏省南京市394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1期。 张海波,2011,《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运行机理、结构约束与管理优化——以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为案例》,《中国应急管理》第6期。 张海波,2011,《社区在公共安全整合管理中的角色整合与能力建设》,《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国家减灾委《2010年国家减灾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全文收录。 张海波、王明生,2011,《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网络和现实两种方式的比较》,《南京社会科学》,第9期。王明生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收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童星、张海波,2010,《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五届行政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张海波、童星,2010,《公共危机治理与问责制》,《政治学研究》,第2期。《光明日报》社光明网(理论版)全文转载。 张海波,2010,《高风险社会中的自然灾害管理》,《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国家减灾委《2011年国家减灾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全文收录。 张海波、童星,2009,《高风险社会中的公共政策》,《南京师大学报》,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张海波、童星,2009,《战略性治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新思维》,《天府新论》,第6期。 张海波、童星,2009,《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中国行政管理》,第4期。入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 张海波,2008,《地方政府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与优化》,《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童星、张海波,2007,《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内刊》,第5期。同时刊载于《学术界》2008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0期篇目收录。 张海波,2007,《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南京大学学报》,第2期。 张海波、童星,2006,《被动城市化群体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社会学研究》,第2期。 张海波、童星,2006,《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8期论点摘编。 郁晓辉、张海波,2006,《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 童星、张海波,2006,《农民工社会政策及其建构》,《社会保障研究》,第1期,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政策:特点与经验》收录,景天魁、张志敏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童星、张海波,2006,《“十一五”期间江苏失业社会风险的发展趋势、结构特征与应对策略》,《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张海波,2006,《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江海学刊》,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童星、张海波,2005,《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社会》,第6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4期目录索引。 张海波,2004,“大保障、小福利”还是“小保障、大福利”——社会保障概念与体系的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 张海波,2004,《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模式分析》,《中国城市化》,第10期。 张海波,2000,《中国寿险投资的困境与出路》,《江苏改革》,第10期。 政策建言 童星、张海波,2014,《关于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进一步统筹应急管理职能的政策建议》,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2014年第6期。 童星、张海波,201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访制度的政策建议》,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1月第7期。 童星、张海波,2009,《关于开展应急能力评估的政策建言》,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2009年第6期。 报刊文章 张海波,2016,《四位一体的信访制度改革框架》,第6期。 张海波,2013,《波士顿爆炸:美国灾难应急样本观察》,《检察风云》,第12期。 张海波,2013,《柔性之治》,《检察风云》,第11期。 童星,张海波,2012,《公共危机:“药到病除”需系统治理》,《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月28日,第03版。 张海波,2011,《西方社区的公共安全管理》,《中国社会报》(社会管理周刊),10月24日,B4版。 童星、张海波,2010,《为高风险社会引入“全灾害管理”》,《中国社会报》,5月17日,B3版。 童星、张海波、耿弘,2009,《应对风险危机首先靠政府》,《中国教育报》(理论版),3月30日。 童星、张海波,《社会风险:群体性事件源头治理》,《中国教育报》,9月3日

学术兼职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 公安部消防局特约研究员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专委会常务委员 南京大学高研院驻院学者/风险与决策跨学科研究小组召集人 清华大学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兼职研究人员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地方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海峡两岸应急管理学会荣誉副理事长 江苏省人大研究室特聘研究员 重庆市高校维护稳定研究咨政中心兼职研究员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江苏省城市应急学会副秘书长 南京市信访工作协会研究员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Forum (ICPA-Forum)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