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苗红娜

个人简介

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 学术交流 2008.9-2009.9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者,师从Edward Friedman,主修比较政治学、政治学研究方法。 2014.8-2014.11 台湾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台湾地区教科书的历史文本分析。 2018.9-2019.9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Peter Suedfeld 实验室访问学者,从事儿童政治认知、政治人物认知复杂性研究。 著作 《制度变迁与工人行动选择——转型期国家-企业-工人关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 科研项目 7、2020年4月,“基于大数据的网格化服务职能转变”,扬州市江都区大数据管理局课题,主持,结项。 6、2015年9月,“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研究”,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主持,结项。 5. 2015年12月,“中国台湾与大陆地区教科书的政治社会化比较研究”,国家教育科学基金,主持,结项。 4. 2013年11月,“发达地方政府的社会冲突治理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主持,结项。 3、2011年7月,“中国共产党-工会-工人关系研究”,南京大学国家社会科基金预研项目, 主持,结项。 2、2009年至-2011年,“地方服务型政府建构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参与,结项。 1、2004-2006,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政治社会化基础理论研究”,参与,结项。 授课 国际组织(本科,2010-2017) 比较政治经济学导论(本科,2015-) 比较政治文化 (本科) 比较政治文化与心理(研究生)

研究领域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比较政治经济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7. 儿童政治认知的现状与特征. 青年研究,2021(5):75-83+96. 16. Media Use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 Taking Three National Large-N Surveys as Examples. Asian Journal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2019.2 15. 国家治理、市场理性与公民权利:“农民工”称谓变迁的内在逻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8-14. 14. 社会资本研究: 分类与测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23-131. 13. 美国公众对中国经济竞争力及中国汇率政策的认知.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6): 42-61. 12. Sources of Political Support for China’s Reformati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Working Class in Transitional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alization, 5. Vol., No.1, 2014, pp45-60. 11. 社会冲突治理中的法团主义策略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5年第1期全文转载。 10. 政府质量评价与社会信任:基于一项全国样本的实证研究. 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9. 国际政治社会化:国际规范与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机制,《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15年第4期全文转载。 8. 国内政治社会化研究三十年述论,《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7. 平衡谈判力:劳资冲突治理的博弈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 6. 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实现的三种分析路径,《求索》2010年第3期。 5. 治理时代西方国家的政府规制改革——兼论后规制政府的兴起,《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 4. 中国改革进程中政治支持资源的拓展——一种政治参与的分析视角,《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3. 欧美政治社会化研究五十年述评,《理论界》2009年第12期。 2. 国外政府创新的动因、内容及模式探析,《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 1. 转型期中国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分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二作者) 论文集论文 1. "Implications for E-Media, the Press,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China" in E-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 Press and Politics: The Media and Government in the USA, Europe and China, Christ'l De Landtsheer, Russell F.Farnen, Daniel B. German, Henk Dekker, Heinz Suenker, Song Yingfa, and Miao Hongna (eds.). Peter Lang, 2014. 会议论文: 1.“民主转型与民主公民的培养:台湾国中小社会科教科书的内容分析”,财团法人台湾民主基金会报告,2014年10月21日,台北。 2. “The Media Contact Habit, Media Trust and Civ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 Taking two National Large-N Surveys as Example”, paper delivered at the 23rd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July 19-24, 2014. Montreal, Canada; 3. “Sources of Political Support for China’s Reformati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Working Class in Transitional China”, IPSA’s RC21-29 International Expert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Sep. 18-20, 2013, Xuzhou, China。 4. Th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among Government,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in Alleviating Labor Disputes in Transitional China, Conference on “Collaboration among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Forging Partnerships and Encouraging Competition ”, May 26-27, 2013, Shanghai, China。 5. 平衡谈判力:劳资冲突治理的博弈分析,“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过程中的政府创新与区域治理”学术研讨会,2010年11月,复旦大学,上海。 6. 单位制及其变迁:中国转型期国家-工人关系变革的制度分析,“第五届中国青年政治学论坛”,2010年10月,南京大学,南京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