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魏守华

个人简介

安徽巢湖人。2003年7月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进入南京大学商学院 教学方向 1. 创新经济学 2. 城市经济学 3. 产业经济学 4. 投资经济学 科研奖励 1. 刘志彪吴福象魏守华,2012,成果《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荣获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人民政府 2. 吴贵生, 魏守华, 徐建国,2008年, 《区域科技论》,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 吴贵生,魏守华,徐建国,2007, 《区域科技论》,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 4. 魏守华,2006, 国家发改委系统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发改委 5. 魏守华,2004, 《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战略研究》重要贡献专家荣誉证书,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和国家科技部) 科研项目 1. 魏守华,2012.1-2014.12,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理论解释:基于国际技术溢出与本土创新互动下技术进步视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编号:(11YJA790159) 2. 魏守华,2010.1-12, 江苏创新型经济:特征、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软科学计划(重点项目), 编号:BR2010047 3. 魏守华,2008.1-2010.12, 集聚经济、知识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 编号:07JC790047 4. 魏守华,2008.1-12, 本土创新能力与国际技术溢出对江苏产业创新的实证研究,江苏省软科学计划项目, 编号:BR2008034 5. 魏守华,2008.1-12, 长江三角洲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编号:08CSJ006 6. 魏守华,2007.1-2009.12, 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70673052 7. 魏守华,2004.9-2005.7, 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国博士后基金

研究领域

1.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2. 创新经济与区域发展 3. 高技术产业发展(园区经济) 4. 城市群经济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魏守华周山人千慧雄,2015,中国城市规模偏差研究,中国工业经济, NO.04 2. 魏守华汤丹宁孙修远,2015,本地经济结构、外部空间溢出与制造业增长:以长三角为例,产业经济研究, NO.01 3. 魏守华周斌,2015,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技术进步与规模经济融合的视角,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NO.05 4. 王宇,魏守华,2013, 商业参与与开源创新的开放性之关系研究,管理学报, 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5. 魏守华张静汤丹宁,2013,长三角城市体系序位—规模法则的偏差研究,上海经济研究 ,NO.10 6. 魏守华李婷汤丹宁,2013,双重集聚外部性与中国城市群经济发展,经济管理 ,NO.09 7. 魏守华王英茹汤丹宁,2013,产学研合作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经济管理,NO.05 8. 魏守华刘小静程穆,2013,长三角由全球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的机制分析,上海经济研究 ,NO.04 9. 刘丹鹭魏守华,2013,创新与服务业生产率——基于微观企业的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 ,NO.02 10. 魏守华杨乐,2012,城市创新能力与经济效率:基于54个主要城市面板数据经验分析,科技与经济 11. 魏守华刘小静,2012,长三角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全国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高端研讨会综述,学海,NO1 12. 魏守华 Sun Bin Lu Jiawen Cheng Mu,2011,The learning effect of exporting and importing of Chinese high-tech products,CPCI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China,NO9 13. Ning Jiang Yuan He and Shouhua Wei,2011.3, R&D Activities, Indigenous Spillovers and Innov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y in the Chinese Yangtze River Delta,地域学研究(日), 14. 魏守华,禚金吉,何嫄,2011, 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科研管理》, 2011(4):152-160封面推荐论文 15. 魏守华姜宁吴贵生,2010.1, 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检验,财经研究, 16. 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2010,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中国软科学》, 2010(9):76-85封面推荐论文 17. 魏守华 Xianjun Li Guisheng Wu,2010,An empirical study on regional disparity of R&D in China,(境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第7期 18. Ning Jiang, Yuan He, Shouhua Wei,2010, R&D Activities, Indigenous Spillovers and Innov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y in the Chinese Yangtze River Delta,《Studies in Regional Science》, 2010.Vol. 40(4),pp.997-1013. 19. Shouhua Wei, Xianjun Li, Guisheng Wu,2010, Regional disparity of R&D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2010.vol.7, pp.344-359. 20. 魏守华,姜宁,吴贵生,2010, 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检验,《财经研究》, 2010(1):54-65 21. 魏守华,韩晨霞,2010, 城市等级与服务业发展——基于份额-偏离分析法,《产业经济研究》, 2010(4):32-39封面推荐论文 22. 姜宁魏守华,2009.2, 内生创新、本土创新与自主创新辨析,经济经纬, 23. 魏守华,姜宁,吴贵生,2009, “内生创新努力、本土技术溢出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中国工业经济》, 2009(2):25-34 24. 魏守华,2008, “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近期中国创新能力演变的特征”,《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3):30-37.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新技术产业》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3-8页。 25. 魏守华,吴贵生,2008, “区域R&D经费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1):72-77. 26. 魏守华,吴贵生,唐方成,2008, “中国区域科技差距及其成因研究”,《科学学研究》, 2008(2):287-293.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科技管理》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第15-20页;该杂志当期封面推荐论文。 27. 魏守华,吴贵生,唐方成,2008, “基于份额—偏离法的区域科技增长研究”,《中国科技论坛》, 2008(8):80-85. 28. 魏守华,吴贵生,2007, “区域科技发展的十个影响因素”,《中国科技论坛》, 2007(5):74-80. 29. 魏守华,吴贵生,2005,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科学学研究》, 2005(4):467-473.该文为期刊当期封面推荐论文。 30. 吴贵生,魏守华,2005, “区域科技发展与合肥科技城建设”,《学术界》, 2005(1):1-12.该文为期刊当期封面推荐论文。 31. 魏守华,吴贵生,2005, “我国省区科技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政策含义”,《管理世界》, 2005(4):20-28.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科技管理》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第31-38页。 32. 吴贵生,徐建国,魏守华,2004, 论区域科技发展的十个关系,《中国软科学》, 2004(6):96-102.该文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18期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科技管理》第8期全文转载,并收录与《当代中国思想文库》,2005年6月出版。 33. 吴贵生,魏守华,徐建国,李显君,2004, “区域科技浅论”,《科学学研究》, 2004(6):572-577.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科技管理》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 34. 魏守华,吴贵生,2004, “我国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成因、模式与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 2004(7):100-105.该文为期刊当期封面推荐论文。 35. 魏守华,董秦蜀,2004, “我国典型产业集群对比研究”,《远东中文经贸评论》(新加坡), 2004(4):1-12.该文为期刊当期封面推荐论文。 36. 魏守华、刘光海、邵东涛,2002, “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特点以及策略研究”,《财经研究》, 2002(9):53-60.该文为期刊当期封面推荐论文;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2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7. 魏守华,石碧华,2002, “企业群的竞争优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5):21-25.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全文转载。 38. 魏守华,石碧华,2002,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 2002(1):59-65. 39. 魏守华,2002, “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以及策略研究——以嵊州领带产业为例”,《财经论丛》, 2002(5):22-27. 40. 魏守华,2002, “集群竞争力的理论机制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 2002(10):27-34. 41. 魏守华,邵东涛,2002, “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集群的竞争优势——以嵊州领带产业为例”,《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3):17-21.该文为期刊当期封面推荐论文 42. 魏守华,赵雅沁,2002, “企业群的概念、意义与理论解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2(3):58-62.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 43. 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2002, “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经济经纬》, 2002(2):18-21.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被《新华文摘》观点摘要。 44. 魏守华,2001, “企业集群中的公共政策问题研究”,《当代经济科学》, 2001(6):52-57. 45. 魏守华,2001, “嵊州领带产业的价格竞争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1(10):25-28.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