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沈坤荣

个人简介

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2016年)、博士生导师。 首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是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1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2016年)。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007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获得者;首届“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得者。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专专家组成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交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委员;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理事;南京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苏州市人民政府顾问;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教学方向 1. 高级宏观经济学 2. 政治经济学 3. 宏观经济学 4. 宏观经济与企业决策 5. 经济增长专题 教学奖励 1.沈坤荣,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共中央组织部 2.沈坤荣(参与者),2017年,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江苏省 3.沈坤荣, 2014,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宝钢教育基金 4.沈坤荣, 2009,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009), 国务院学位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5.沈坤荣, 2008, “08MBA杰出教授奖”, 6.沈坤荣, 2007, 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7.沈坤荣, 2007, 第三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导师奖), 8.沈坤荣, 2006, 第二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江苏省教育厅 9.沈坤荣(参加者), 2005,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0.沈坤荣 安同良 范从来 刘志彪 洪银兴, 2005,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1.沈坤荣 安同良 范从来 刘志彪 洪银兴, 2004,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 科研奖励 1、2018年,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 2、2018年,第七届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中国人口学会 3、2018年,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 4、2018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5、2017年,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江苏省 6、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三等奖,江苏省 7、2015年,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教育部 8、2015年,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 9、2014年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江苏省 10、2014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教育部 11、2013年第六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教育部 12、2013年,入学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3、2013年,荣获:教育部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14、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5、2012年,荣获:江苏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16、2012年,荣获:刘诗白经济学奖(排名第一) 17、2012年,荣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排名第一) 18、2011年,江苏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江苏省人民政府 19、2010年,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三等奖, 20、2009年,荣获:第十三届(2008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21、2009年,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009) 22、2008年,荣获: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优秀人才 23、2007年,荣获: 第三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导师奖) 24、2007年,荣获: 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5、2007年,荣获: 江苏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二等奖 26、2006年,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7、2006年,荣获:第二届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28、2006年,荣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9、2005年,荣获:江苏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排名第一) 30、2005年,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排名第一) 31、2004年,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 (排名第一) 32、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33、2004年,荣获:教育部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34、2004年,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 35、2004年,荣获: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 36、1995年5月, 荣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 37、1996年5月, 荣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 38、1997年6月, 荣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希望之星奖 39、1998年5月, 荣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 40、1995年2月, 论文“江苏省乡镇工业增长因素研究”荣获: 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贰等奖 41、1997年12月, 著作《苏南乡镇企业:历程.机制.效应.趋势》(副主编) 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 江苏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叁等奖 42、1997年12月 论文《江苏乡镇工业增长因素研究》荣获:中国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 二等奖 43、2000年1月,个人专著《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荣获:第二届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壹等奖 44、2000年4月,个人专著《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壹等奖 45、2000年, 荣获:首届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优秀论文 一等奖(文科两位,经济管理类唯一) 46、2001年, 个人专著《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荣获: 47、江苏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8、2002年, 个人专著《中国经济增长论》(人民出版社), 荣获:第三届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49、2001年, 荣获:第三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称号 50、2002年, 入选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第二期计划培养人选 科研项目 1. 沈坤荣(首席专家), 2014, 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动力研究(编号:14ZDA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编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 沈坤荣, 缺年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 第四期江苏省“333工程” 科研项目 3. 沈坤荣, 缺年份,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委, 编号:71073076 4. 沈坤荣(首席专家),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编号:07&ZD009 5. 沈坤荣, ,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B类资助项目), 江苏省, 编号:NO2006013 6. 沈坤荣, , 知识经济与新增长理论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编号:00CJL010 7. 沈坤荣, , 经济转型和发展创新基地子课题: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研究(子课题主持人之一), 财政部 8. 沈坤荣, , 经济转轨中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问题研究(子课题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 编号:05&ZD033 9. 沈坤荣, , 经济转轨中的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子课题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 编号:06&ZD027 10. 沈坤荣, , 发展循环经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若干问题研究(子课题主持人) , 国家社科基金, 编号:06&ZD026 11. 沈坤荣, ,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子课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子课题主持人), 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 编号:2001ZDXM79002 12. 沈坤荣, , “十五”期间跨国购并与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协调研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编号:2001DG000037 13. 沈坤荣, , 中国资本市场的渐进开放及其风险监管研究,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重点课题, 编号:E2-01 14. 沈坤荣, ,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国家“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子项目 15. 沈坤荣, ,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国家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课题 16. 沈坤荣,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编号:03BJL026 17. 沈坤荣, , 推进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编号:70473036 出版专著 1.沈坤荣参著,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诠释新发展理念》,江苏人民出版社 2.沈坤荣参与编著,2015年《创新型省份建设与江苏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 3.沈坤荣等, 2013, 《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 南京大学出版社 4.沈坤荣等, 2011年8月,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与路径, 人民出版社 5.沈坤荣参著, 2010年8月, 《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 江苏人民出版社 6.沈坤荣参著, 2010年6月, 《江苏经济60年探索》, 南京大学出版社 7.沈坤荣 耿强 付文林, 2010年11月, 《宏观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南京大学出版社 8.沈坤荣等, 2010年10月,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南京大学出版社 9.沈坤荣参著, 2009年9月, 《典范移转:学科的互动与整合》(沈坤荣参著), 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编印 2009.9 10.范从来 沈坤荣 郑江淮等 , 2009年9月, 中国后转型时代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11.沈坤荣参著, 2008年9月, 《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2008》, 中国经济出版社 12.沈坤荣等, 2008年10月, 《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增长——1978~2008年的经验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 13.沈坤荣(参加者), 2007, 基于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南京模式, 经济科学出版社 14.沈坤荣等, 2005,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研究, 人民出版社 15.范从来,沈坤荣,郑江淮等, 2005, 转型中的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经济科学出版社 16.沈坤荣等, 2003, 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17.沈坤荣(参著), 2002, 转轨时期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 经济科学出版社 18.沈坤荣, 2001, 中国经济增长论, 人民出版社 19.洪银兴、沈坤荣、何旭强, 200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沈坤荣(参加者), 1999,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 经济管理出版社 21.沈坤荣, 1999, 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 南京大学出版社 22.沈坤荣(参加者), 1998,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8), 经济管理出版社 23.沈坤荣(副主编), 1996, 苏南乡镇企业:历程.机制.效应.趋势, 南京大学出版社副主编 25.高德正 洪银兴 范从来 沈坤荣 高波, 1996, 苏南乡镇企业, 南京大学出版社 26.魏杰 沈坤荣, 1995, 居民储蓄分析,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教材 1.沈坤荣 耿强 韩剑, 2016, 《宏观经济学教程》(第三版)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沈坤荣 耿强 付文林, 2010, 《宏观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 南京大学出版社 3.沈坤荣 耿强 付文林, 2008, 《宏观经济学教程》 , 南京大学出版社 4.沈坤荣参著, 2002, 政治经济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5.沈坤荣参著, 2001, 21世纪数量经济学 , 中国统计出版社

研究领域

1.国民经济 2.宏观经济 3.经济增长 4.资本市场 5.企业战略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沈坤荣,赵倩,2019,以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学习新思想改革再出发 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大会文集》 2019.11 2、沈坤荣,赵亮,2019,高效率金融市场的重构与高质量经济发展研究,《论道高质量——江苏解放思想大讨论系列主题论坛论文选集》 2019.10 3、沈坤荣,2019,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引领创新中推进高质量发展,长三角观察 2019.10 4、金刚,沈坤荣,2019,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政府行为演变与增长动力转换,宏观质量研究 2019.9 5、金刚,沈坤荣,2019,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投资效应:发展效应还是债务陷阱,中国工业经济 2019.9 6、熊虎,沈坤荣,2019,地方政府债务对创新的挤出效应研究,经济科学 2019.8 7、沈坤荣,2019,打造世界级人才集聚高地,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智库) 2019.8 8、沈坤荣,赵倩,2019,土地功能异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体制改革 2019.8 9、沈坤荣,2019,系统思考、科学诠释与有效应对美国“再工业化”——《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书评,经济问题 2019.8 10、沈坤荣,2019,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提升南京城市能级与竞争力,南京日报 2019.7 11、沈坤荣,2019,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抓机遇,新华日报 2019.7 12、沈坤荣,2019,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江苏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群众 2019.7 13、沈坤荣,欧阳峣等,2019,基于大国发展道路的中国经济,经济学动态 2019.6 14、沈坤荣,2019,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6 15、赵倩,沈坤荣,2019,土地财政背景下的行政干预及其经济波动效应,《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2018)》 2019.5 16、沈坤荣,赵倩,2019,土地功能异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学家 2019.5 17、沈坤荣,2019,以城市群经济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日报 2019.4 18、余吉祥,沈坤荣,2019,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配置逻辑及其对住房市场的影响,经济研究 2019.4 19、金刚,沈坤荣,2019,地方官员晋升激励与河长制演进:基于官员年龄的视角,财贸经济 2019.4 20、沈坤荣,金刚,2019,加快推动河湖长制全面见效,政策 2019.4 21、沈坤荣,2019,以区域一体化推进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金融经济 2019.4 22、沈坤荣,赵亮,2019,重构高效率金融市场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8)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3 23、贺晓宇,沈坤荣,2019,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改革研究 2019.2 24、沈坤荣,2019,完善资本市场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新华日报 2019.2 25、沈坤荣,金刚,2019,中国经济增长40年的动力——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2019.2 26、熊虎,沈坤荣,2019,地方政府债务对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当代财经 2019.2 27、熊虎,沈坤荣,2019,金融分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2 28、沈坤荣,金刚,2019,中国经济增长四十年的动力: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经济研究参考 2019.1 29、孙成浩,沈坤荣,2019,企业融资规模、银行所有制歧视与产能利用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9.1 30、沈坤荣,赵亮,2019,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应对,江海学刊 2019.1 31、沈坤荣,赵倩,2019,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大制度创新与阶段性发展,学习与探索 2019.1 32、Shen KunrongandJin Gang,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andlarge-scale outbound investment,China PoliticalEconomy2018.12 33、Gang Jin,KunrongShen, Jian Li,2018,Interjurisdictionpoliticalcompetition and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 Aninverted-Urelationship,China Economic Review,在线发表 34、金刚,沈坤荣,2018,以邻为壑还是以邻为伴?——环境规制执行互动与城市生产率增长,管理世界 2018.12 35、沈坤荣,金刚,2018,中国经济增长40年的动力——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2 36、沈坤荣,2018,依托城市群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求是 2018.12 37、沈坤荣,金刚,2018,加快推动河长制全面见效,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11.2 38、赵倩,沈坤荣,2018,土地财政背景下的行政干预及其经济波动效应,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9 39、赵倩,沈坤荣,2018,以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经济纵横 2018.9 40、沈坤荣,2018,复杂环境下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苏州日报 2018.9 41、沈坤荣,金刚,2018,制度差异、“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大型对外投资——基于投资边际、模式与成败的三重视角,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8.8 42、沈坤荣,2018,以城市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 2018.8 43、贺晓宇,沈坤荣,2018,跨国并购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吗?——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现代经济探讨 2018.7 44、沈坤荣,赵倩,2018,江苏居民的经营性与财产性收入及其提升研究,江苏社会科学 2018.7 45、沈坤荣,赵亮,2018,多策破解“脱实向虚”和“资金空转”,新华日报思想周刊 2018.7.3 46、沈坤荣,2018,以城市群建设提升长三角区域竞争力,新华日报思想周刊 2018.6.19 47、郑安,沈坤荣,2018,自主创新、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财经科学 2018.6 48、沈坤荣,金刚,2018,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政策效应——基于“河长制”演进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2018.5 49、孙成浩,沈坤荣,2018,降低银行贷款规模有利于提升产能利用率吗?——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产业经济研究 2018.5 50、金刚,沈坤荣,2018,服务业技术效率再评价与解构:管理无效还是环境无效——以我国电信服务业为例,产业经济研究 2018.3 51、沈坤荣,赵倩,2018,世界级城市群国际比较与区域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以江苏为例,江海学刊 2018.3 52、沈坤荣,2018,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1 53、郑安,沈坤荣,2017,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政府支出投资偏向——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12 54、沈坤荣,金刚,方娴,2017,环境规制引起了污染就近转移吗?,生态环境与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7.10 55、胡小文,沈坤荣,2017,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协调推进的宏观经济效应,国际经贸探索, 2017.9 56、曹扬,沈坤荣,2017,心理健康与股票投资——基于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问题, 2017.9 57、沈坤荣,赵倩,2017,江苏的收入分配格局与富民政策取向,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7.9 58、李震,沈坤荣,2017,降低我国制造业企业综合成本的政策取向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分析,现代管理科学, 2017.8 59、沈坤荣,2017,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经济长期增长活力,经济纵横, 2017.7 60、沈坤荣,2017,提升居民经营性与财产性收入,新华日报(思想周刊), 2017.6.28 61、沈坤荣,金刚,方娴,2017,环境规制引起了污染就近转移吗?经济研究, 2017.5 62、沈坤荣,2017,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中国经济增长基础,求是,第10期 63、沈坤荣,赵倩,2017,创新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重构,南京社会科学, 2017.5 64、沈坤荣,曹扬,2017,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江苏社会科学, 2017.2 65、徐爱燕,沈坤荣,2017,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基于中国农村地区的分析,财经科学, 2017.1 66、沈坤荣,张兴龙,2017,金融摩擦影响创业的机理与实证研究,中国经济问题, 2017.1 67、沈坤荣,李震,201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7.1 68、刘东皇,沈坤荣,2017,劳动收入占比与居民消费率:机理与中国经验,社会科学研究, 2017.1 69、沈坤荣,刘东皇,2016,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新常态下消费成长,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6.11 70、 沈坤荣,赵倩,2016,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创新发展,经济纵横, 2016.9 71、沈坤荣,2016,供给侧改革重心: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中国社会科学报(经济学版), 2016.7.27 72、沈坤荣,金刚,2016,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6.6 73、沈坤荣,赵倩,2016,国际竞争新格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江苏社会科学, 2016.6 74、吕大国,沈坤荣,2016,研发选择、市场拓展与生产率提升——出口企业的转型策略选择与绩效研究,国际经贸探索, 2016.4 75、张兴龙,沈坤荣,2016,中国资本扭曲的产出损失及分解研究,经济科学, 2016.4 76、沈坤荣,20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求是,第7期 77、吕大国,沈坤荣,简泽,2016,“出口学习效应”的再检验:基于贸易类型的实证分析,经济评论, 2016.3 78、余红艳,沈坤荣,2016,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经济学家, 2016.3 79、沈坤荣,20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调整,南京社会科学, 2016.2 80、沈坤荣,2016,TPP对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经济纵横, 2016.2 81、金刚,于斌斌,沈坤荣,2016,中国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科研管理, 2016.1 82、沈坤荣, 2015, 在适应新常态中培育增长新动力, 求是, 第5期 83、余吉祥 沈坤荣 刘德朔,2015,Rural-Urban Migration, Substitutability of Human Capital and City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China , 《Review of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5.11 84、樊士德 沈坤荣 朱克朋,2015,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转移刚性与产业区际转移——基于核心-边缘模型拓展的数值模拟和经验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2015.11 85、金刚 沈坤荣 胡汉辉,2015,中国省际创新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12 86、余吉祥 沈坤荣, 2015, “地改市”推进了城市和进场吗, 经济科学,2015.12 87、顾元媛 沈坤荣, 2015, 简单堆积还是创新园地?——考察高新区的创新绩效, 科研管理,2015.9 88、李怀建 沈坤荣, 2015, 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检验, 产业经济研究, 2015.11 89、沈坤荣 李震, 2015, “十三五”期间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经济纵横, 2015.10 90、沈坤荣 赵倩, 2015, 创新驱动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学习与探索, 2015.11 91、王万珺 沈坤荣等, 2015, 在职培训、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12 92、沈坤荣, 2015, 把握经济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 光明日报, 2015.1.29 93、卢二坡 沈坤荣, 2015, 我国货币增长能够预测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吗, 统计研究, 2015.4 94、徐礼伯 沈坤荣, 2015, 双重战略导向、创新模式组合与企业战略转型, 江海学刊, 2015.1 95、沈坤荣, 2015, 构筑新常态背景下增长动力的新机制,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96、王万珺 沈坤荣 叶林祥,2015,工资、生产效率和企业出口——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分析, 财经研究, 2015.7 97、沈坤荣 滕永乐, 2015,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与增长效率提升,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98、刘东皇 沈坤荣, 2015, 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化特征及优化——基于DEA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7 99、沈坤荣, 2015, 改革需要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人民日报, 2015.9.14 100、沈坤荣, 2015, 加快落实改革举措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光明日报, 2015.7.15 101、顾和军,沈坤荣,刘倩雯,,2015,中国劳动力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 江苏社会科学, 第3期 102、Darong Dai,Kunrong Shen, 2014, Stochastic evolutionary cartelformatio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2014.1 103、沈坤荣 余红艳, 2014, 税制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动力重构, 经济学家, 第10期 104、沈坤荣 余红艳, 2014, 税制安排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经济纵横, 第2期 105、孙文杰 沈坤荣, 2014,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行业间工资增长差异的演变及其原因,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第4期 106、钞小静 沈坤荣, 2014, 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 经济研究, 第6期 107、徐礼伯 沈坤荣, 2014,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边界的决定:内外社会资本匹配的视角, 中国工业经济, 第10期 108、沈坤荣 徐礼伯, 2014,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阻力与对策, 学海, 第4期 109、樊士德 沈坤荣, 2014,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机制研究——基于传统与现代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建构, 中国人口科学, 第4期 110、滕永乐 沈坤荣, 2014,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江苏经济的影响分析, 江苏社会科学, 第1期 111、李蕊 沈坤荣, 2014,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变动机制研究, 经济管理, 第4期 112、沈坤荣 吕大国, 2014,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减速”与对策, 学习与探索, 第2期 113、沈坤荣 余红艳, 2014, 税制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动力重构, 经济学家, 第10期 114、沈坤荣, 2014, 社会企业研究的新视野新拓展——《中国社会企业研究》述评, 南京社会科学, 第3期 115、沈坤荣, 2013, 长短结合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求是》, 第19期 116、李猛 沈坤荣,2013,Population Aging and Housing Consumption:ANonlinearRelationship in China, 《China & WorldEconomy》, 第5期 117、沈坤荣, 2013, 中国经济增速趋缓的成因与对策, 《学术月刊》, 第6期 118、沈坤荣 滕永乐, 2013,“结构性”减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第8期 119、徐礼伯 沈坤荣, 2013, 美国“再工业化”国内研究述评, 《现代经济探讨》, 第7期 120、李怀建 沈坤荣, 2013, 外资驱动下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财经科学》, 第8期 121、 沈坤荣, 2013,FDI_内生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__OECD国家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 《世界经济研究》, 第2期 122、沈坤荣, 2013, 政府干预、经济集聚与能源效率, 《管理世界》, 第10期 123、Darong Dai, 沈坤荣, Ruihua Ma, 2013, A Case Against Zero Capital-Income Taxation,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Volume8,number1,2013, 第1期 124、沈坤荣, 2013, 如何应对国际格局新变化, 《求是》, 第8期 125、余吉祥 沈坤荣, 2013, 跨省迁移、经济集聚与地区差距扩大, 《经济科学》, 第2期 126、李光泗 沈坤荣, 2013, 技术能力、技术进步路径与创新绩效研究, 《科研管理》, 第3期 127、沈坤荣 黄榕, 2013, 江苏由率先全面小康向率先基本现代化推进的障碍及对策思路,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第2期 128、沈坤荣 徐礼伯, 2013, 美国“再工业化”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江海学刊》, 第1期 129、樊士德 沈坤荣, 2013, 中国经济增长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江苏社会科学》, 第2期 130、沈坤荣 李剑,2012,Measurement of technology spillovers, 《FrontiersofEconomics in China》Volume7,number1,2012,第1期 131、黄榕 沈坤荣, 2012, 债权债务关系锁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地方债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9期 132、顾元媛 沈坤荣, 2012, 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 第10期 133、顾元媛 沈坤荣, 2012, 地方官员创新精神与地区创新—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金融研究》, 第11期 134、付文林 沈坤荣, 2012, 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经济研究》, 第5期 135、葛扬 沈坤荣, 20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时代发展与理论创新的探讨-全国第五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综述, 《经济研究》, 第1期 136、沈坤荣 谢勇, 2012, 不确定性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实证研究, 《金融研究》, 第3期 137、沈坤荣 刘东皇, 2012, 是何因素制约着中国居民消费, 《经济学家》, 第1期 138、沈坤荣 周卫民, 201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管理要素: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 《科研管理》, 第5期 139、沈坤荣 黄榕, 2012, 现代化:从远景目标到发展之路, 《江苏社会科学》, 第5期 140、沈坤荣, 2012, 城市化、产业集聚与EBM能源效率, 《产业经济研究》, 第6期 141、沈坤荣等, 2012, 通货膨胀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审计与经济研究》, 第5期 142、沈坤荣等, 2012, 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与测度, 《产业经济评论》, 第4期 143、谢勇 沈坤荣, 2012, 住宅产权获取方式、住宅价值与城镇居民储蓄率, 《世界经济文汇》, 第5期 144、Li,Jian,Kunrong Shen and Ru Zhang, 2011.11, Measuring Knowledge Spillovers:ANon-appropriable Returns Perspective,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12(2) vol. 12(2) SSCI 145、沈坤荣 谢勇, 2011,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1997~2008——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第9期 146、谢勇 沈坤荣, 2011, 非农就业与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实证研究, 《经济科学》, 第4期 147、沈坤荣 余吉祥, 2011,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 基于市场化进程中城乡劳动力分工视角的研究, 《管理世界》, 第3期 148、沈坤荣,刘东皇, 2011, 中国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分析, 《经济学家》, 第2期 149、沈坤荣,傅元海.doc,2011,Does Foreign Capital Contribute to Higher Quality of China’s IndigenousGrowth?,《China Economist》, 第1期 150、沈坤荣,余吉祥,李剑,2011,Labor Mobility, Marketization and Urban Income Change: PotentialRural-UrbanHarmonization or Not, 《Frontiers ofEconomics in China(FEC)》, 第5期 151、沈坤荣,李子联 , 2011,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约束, 《经济学动态》, 第1期 152、沈坤荣,虞剑文 李子联,201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江苏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153、沈坤荣,付文林,李子联,2011,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方式转变,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154、沈坤荣,周密,李蕊,2011,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提升增长内生动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第3期 155、沈坤荣,王东新, 2011,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审计与经济研究》, 第2期 156、杨宇,沈坤荣, 2011, 中国财政可持续性与政府最优融资策略, 《制度经济学研究》, 第1期 157、李猛,沈坤荣, 2010, 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经济研究》, 第12期 158、沈坤荣 傅元海, 2010, 外资技术转移与内资经济增长质量——基于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检验, 《中国工业经济》, 第11期 159、沈坤荣,魏锋, 2010,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非线性增长效应研究, 《金融研究》, 第7期 160、余吉祥,沈坤荣, 2010, 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异:影响因素及路径, 《世界经济》, 第1期 161、刘东皇,沈坤荣, 2010, 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的经验分析, 《经济科学》, 第4期 162、杨宇,沈坤荣, 2010, 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当代财经》, 第8期 163、杨宇,沈坤荣, 2010, 社会资本、制度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制度经济学研究》, 第2期 164、付文林 沈坤荣, 2010, 社会总需求波动、居民支出结构与消费鼓励政策, 《江苏社会科学》, 第3期 165、傅元海 沈坤荣, 2010, 外资企业生产本地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审计与经济研究》, 第25卷第3期 166、沈坤荣 李子联 李光泗,2010,江苏收入分配:结构评估及优化途径, 《南京社会科学》, 第8期 167、刘东皇 沈坤荣, 2010, 收入分配、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华东经济管理》, 第11期 168、沈坤荣 田伟, 2010,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性特征及其国际比较,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第1期 169、沈坤荣 李猛, 2010, 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测算:1952-200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第5期 170、沈坤荣 李影, 2010, 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尾效分析, 《产业经济研究》, 第2期 171、沈坤荣 王东新 田伟,2010,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增长效应研究——兼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机制的重塑, 《经济与管理研究》, 第9期 172、沈坤荣 李剑, 2009, 企业间技术外溢的测度, 《经济研究》, 2009. 4 173、沈坤荣 孙文杰, 2009, 市场竞争、技术溢出与内资企业R&D效率, 《管理世界》,2009.174、魏锋 沈坤荣 , 2009, 中国的法制建设演进及其经济增长绩效, 《经济管理》2009.10, 175、孙文杰 沈坤荣, 2009, 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 《中国工业经济》, 2009.3 176、魏锋 沈坤荣 , 2009, 所有制、债权人保护与企业信用贷款, 《金融研究》2009.9, 177、魏锋 沈坤荣, 2009,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国际贸易问题》2009.10, 178、沈坤荣 田伟 , 2009, 中国经济增长的两难困境与政策选择,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第7期 179、沈坤荣 孙文杰 , 2009,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9 第2期 180、李剑 沈坤荣 , 2009, 技术转化障碍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第3期 181、李剑 沈坤荣 耿强,2009, 技术外溢影响因素的前沿及研究模式, 《现代经济探讨》, 2009.6 182、李永友 沈坤荣,, 2009,我国粗放式增长的成因与强化, 《学术月刊》, 2009.2 183、沈坤荣 田伟 , 2009,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微观机理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 2009.1 184.、沈坤荣 李剑,2009,Measurement of Technology Spillovers, , A Paperfor CES2009 Macao Conference 2009-3, 2009.3 185、张璟沈 坤荣 , 2008, 地方政府干预、区域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基于财政分权背景的实证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 2008年第6期 186、沈坤荣,张茹 ,2008,Dynamic Evolution of Regional Growth Disparity in China: ProvincialEmpiricsfrom 1978 to 2005,, Paper of Fourth Annual APEA(Asia-Pacific Economic Association)2008Conference,, 2008.11 187、张璟 沈坤荣 , 2008, 财政分权改革、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 《江苏社会科学》, 2008年第3期 188、师博 沈坤荣 , 2008, 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 《世界经济》, 2008.9 189、李永友 沈坤荣, 2008, 辖区间竞争、策略性财政政策与FDI增长绩效的区域特征, 《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190、李永友 沈坤荣, 2008, 我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减排效果, 管理世界, 2008年第7期 191、沈坤荣 科克•菲利普斯, 2007, 中国的国有部门规模与地区经济增长, 《南大商学评论》, 第14期 192、单豪杰 沈坤荣, 2007, 制度与增长:理论解释及中国的经验, 南开经济研究, No.05 193、孙文杰 沈坤荣, 2007, 技术引进与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经验研究, 世界经济, No.11 194、沈坤荣 蒋锐, 2007, 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统计研究, No.06 195、沈坤荣 张?, 2007, 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绩效分析――基于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研究, 管理世界, No.01 196、李永友 沈坤荣, 2007, 财政支出结构、相对贫困与经济增长, 管理世界, No.11 197、沈坤荣 付文林, 2006, 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 《经济研究》, 第6期 198、付文林 沈坤荣, 2006, 中国公共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及其增长效应, 《经济科学》, 第1期 199、沈坤荣 李剑,2006,Channels between Trade and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Paper of 2006 Far Easten Meeting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2006-7 200、沈坤荣 唐文健, 2006, 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 No.5 201、沈坤荣 付文林, 2005, 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 《管理世界》, 第1期 202、Kerk L.Phillips,ShenKunrong, 2005, What Effect does the Size of the State-Owned SectorHave onRegional Growth in China? , 亚洲经济学杂志, VOL. 15 203、沈坤荣,李莉, 2005, 银行监管:防范危机还是促进发展, 管理世界, No.11 204、沈坤荣,孙文杰, 2004, 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No.6 205、沈坤荣 李莉, 2004, 西方国家银行监管工具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No.7 206、沈坤荣,胡春风, 2004, 转型期中国股市变迁及其绩效的实证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 No.6 207、沈坤荣,张成 , 2004, 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 管理世界, No.7 208、沈坤荣,李剑 , 2003, 中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 经济研究, No.5 209、沈坤荣,张成 , 2003, 中国企业的外源融资与企业成长, 管理世界, No.7 210、沈坤荣,马俊, 2002,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经济研究, 第1期 211、沈坤荣,田源 , 2002, 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管理世界, No.11 212、沈坤荣, 2002, 中国制度创新的增长效应分析 , 生产力研究, No.2 213、沈坤荣,范永俊, 2002, 充分发挥证?市场功能保持江苏经济竞争优势, 南京社会科学, No.3 214、沈坤荣,耿强, 2001,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 No.5 215、沈坤荣 汪建 , 2001, 中国银行业开放的理论依据与预期效应研究, 管理世界, No.5 216、沈坤荣, 2001, 西部大开发对南京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 No.9 217、沈坤荣 相文燕, 2001, 资本市场开放与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No.1 218、沈坤荣 汪建 , 2001,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银行业开放研究, 财贸经济, No.1 219、沈坤荣 耿强, 200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资政策趋向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 增刊 220、沈坤荣,2000,Capital Inflow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orld Economy & China,No.1-2 221、沈坤荣 汪建 , 2000, 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 , 金融研究, No.8 222、沈坤荣 相文燕 , 2000,外国直接投资对东南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经济科学, No.3 223、沈坤荣 耿强, 2000, 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 , 金融研究, No.3 224、沈坤荣, 2000,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体制、政策及其效应分析, 南京大学学报, No.2 225、沈坤荣, 2000, 南京市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南京社会科学, No.9 226、沈坤荣,1999,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 经济科学,No.4 227、沈坤荣, 1999, 中国经济增长的供需格局转变及其对策, 金融研究, No.4 228、沈坤荣, 1999, 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与优化供给, 金融研究, No.3 229、沈坤荣、相文燕 , 1999,货币局制度对经济稳定作用的评析 , 世界经济, No.9 230、沈坤荣, 1999, 改革二十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 管理世界, No.2 231、沈坤荣, 1999,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 管理世界, No.5 232、沈坤荣, 1999, 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转变,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No.9 233、沈坤荣, 1998, 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分析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No.1 234、沈坤荣, 1998,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 管理世界, No.2 235、沈坤荣, 1998, 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经济增长研究, 江苏社会科学, No.5 236、沈坤荣, 1998, 中国外资引进与出口贸易的政策效应-经济计量检验与分析 , 统计研究,No.5 237、沈坤荣, 1998, 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入与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工业经济, No.10 238、曹勇 沈坤荣 ,1997,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and Its Impact onJiangsu’sEconomy , China Business Review, No.10 239、沈坤荣, 1997, 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持续增长, 生产力研究, No.2 240、沈坤荣, 1997, 中国的分权化财政改革与经济增长, 南京社会科学, No.9 241、沈坤荣, 1997, 中国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计量分析与评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No.11 242、沈坤荣, 1997,TotalFactor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orld Economy &China,No.6 243、沈坤荣, 1996, 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中国工业经济, No.2 244、沈坤荣, 1996, 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 财经研究, No.3 245、沈坤荣, 1996,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南京社会科学, No.3 246、沈坤荣, 1996, 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江苏乡镇企业跨世纪的选择 , 南京大学学报, No.3 247、洪银兴 沈坤荣,1996,Sev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Furtuer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radeRelations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 SOCIAL SCIENCES INCHINA, No.4 248、洪银兴 沈坤荣, 1995,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几个问题 , 中国社会科学, No.3 249、沈坤荣, 1995, 中国农村非农化道路的背景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No.6 250、沈坤荣, 1995,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 南京社会科学, No.9 251、沈坤荣, 1994,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 生产力研究, No.2 252、沈坤荣, 1994,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江海学刊, No.2 253、沈坤荣, 1994, 综合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 , 南京大学学报, No.3 254、沈坤荣, 1994, 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 No.5 255、沈坤荣, 1994, 中国金融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居民储蓄, 江苏社会科学, No.6 256、沈坤荣, 1994, 在有效的宏观调控中合理选择发展速度, 价格理论与实践, No.6 257、沈坤荣, 1993, 江苏乡镇工业增长因素研究 ,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No.5 258、沈坤荣, 1993, 综合要素生产率与江苏工业增长, 南京社会科学, No.4 259、沈坤荣, 1993, 我国货币需求的定量分析, 预测, No.2 260、沈坤荣, 1991, 吸引外资与投资环境关系的相关分析, 亚太经济, No.5 261、沈坤荣, 1991, 技术进步与县域工业增长, 南京大学学报, 增刊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宏观经济首席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