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秦宗文

个人简介

开设课程:刑事诉讼法、证据法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学士、硕士,四川大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曾在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挂职(“双千”计划),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陪审员。现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法学院证据法研究中心主任、诉讼法研究中心主任。在《法学研究》、《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商研究》等法学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转载。2016-2018年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1项,教育部、司法部课题各1项,其它课题多项。 著作 1.专著,《自由心证研究——以刑事诉讼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参著,《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龙宗智教授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参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陈光中教授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4.参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刑事诉讼法》(龙宗智、杨建广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5版。 科研项目: 1.《“类似行为证据”的刑事证明功能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主持,2021。 2.《隐蔽性证据虚假补强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主持,2015。 3.《指导性案例制度研究——基于J省实践的实证研究》,司法部,主持,2013. 4.《检察官客观义务本土化问题研究》,教育部青年项目,主持,2010年。 5.《检察机关绩效管理机制研究》,江苏省法学会,主持,2009年。 6.《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以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为例》,江苏省法学会,主持,2013年。 7.《刑事庭前会议运行实证研究》,四川省司法制度改革研究基地,主持,2015年。 8.《财产刑执行检察制度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主持,2016。 9. 《起诉标准与定罪标准关系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主持,2017。 10.《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规范化精准化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主持,2020。 科研获奖: 1.《论刑事诉讼中私人获取的证据》,《人民检察》2003年度该刊物优秀论文一等奖。 2.《论心证的形成》,2005年全国法院第十七届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最高法院。 3.《自由心证研究——以刑事诉讼为中心》,四川大学2005年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4.《“疑罪”应当“从无”吗?》(论文),2007年第六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5.《自由心证研究——以刑事诉讼为中心》,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 6.《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新探》,第二届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三等奖,2009年,中国法学会。 7.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研究》(论文),2012年度检察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最高人民检察院。 8. 《刑事隐蔽性证据规则研究》,第五届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二等奖,2017年,中国法学会。 9.2016-2018年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

研究领域

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司法制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刑事隐蔽性证据规则研究》,载《法学研究》(CSSCI)201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 2.《认罪案件证明标准层次化研究——基于证明标准结构理论的分析》,载《当代法学》(CSSCI)2019年第4期。 3.《案例指导制度的特色、难题与前景》,载《法制与社会发展》(CSSCI)2012年第1期。 4.《讯问录音录像的功能定位:从自律工具到最佳证据》,载《法学家》(CSSCI)2018年第5期。 5.《刑事庭前会议运行实证研究》,载《法律科学》(CSSCI)201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8年第7期全文转载) 6.《刑事案例指导运行实证研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CSSCI)201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7.《中国控制死刑博弈论分析——以最高法院行使死刑复核权为背景》,《法商研究》(CSSCI)2009年第1期。 8.《“疑罪”应当“从无”吗?——从法治与情理角度对疑罪从无原则的重新审视》,载《法律科学》(CSSCI)2007年第1期。 9.《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新探》,载《现代法学》(CSSCI)2007年第3期。 10.《“一事不再理”的法理与立法选择》,载《现代法学》(CSSCI)2004年第5期。 11.《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研究》,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12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 12.《证据标准的双维分析:基准与动力》,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年第3期。 1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效率实质及其实现机制》,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1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4.《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困局与破解》,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09年第2期。 15.《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11年第7期。 16.《强制措施外部控制问题探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09年第9期。 17.《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疑难问题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17年第3期。 18. 《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困境与破解之道》,载《四川大学学报》(CSSCI)201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 19. 《“侦查重心主义”研究——对“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反思与拓展》,载《四川大学学报》(CSSCI)2017年第3期。 20. 《以引诱、欺骗方法讯问的合法化问题研究》,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17年第2期。 21.《司法改革新语境下公诉证据标准再检讨》,载《暨南学报》(CSSCI)2018年第12期。 22.《论刑事诉讼中私人获取的证据》,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7期。(获该刊年度论文一等奖,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4年第1期转载)。 23.《认罪认罚案件口供补强问题研究》,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19年第2期。 24.《认罪认罚案件被追诉人反悔问题研究》,载《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2019年第3期。 25.《“检察机关刑事诉讼主导责任论”辨析》,载《法治现代化研究》202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6.《2020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专家笔谈|案例发布:检察办案提质增效的助推器》,载《检察日报》2021年2月23日,第3版。

学术兼职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江苏省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江苏省检察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咨询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