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邓朗妮

个人简介

担任广西科技项目评估咨询专家、广西本科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自治区级土木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柳州市BIM工程技术中心及广西科技大学BIM研究中心主任、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BIM技术研究与应用、结构健康监测与加固修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教学改革项目3项、地厅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62篇,其中SCI/EI收录16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30余篇。获批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广西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柳州市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广西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荣获佳绩,多次评为优秀指导老师。曾荣获“广西先进教育工作者”“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广西科技大学记功嘉奖”等奖励。 主讲课程: 建筑信息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材料等 专利与软著 [1] 排名第一:碳纤维板张拉用的夹片式锚具,发明专利申请:201310709816.7. [2] 排名第一:碳纤维板张拉用的夹片式锚具,发明专利申请:201310709814.8. [3] 排名第一:碳纤维板张拉用的夹片式锚具,发明专利申请:201310709811.4. [4] 排名第一:碳纤维板张拉支架,发明专利申请:201310709807.8 [5] 排名第一: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纤维板材张拉及固定装置,实用新型专利:200920302340.4. [6] 排名第二:光纤光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连续成型智能板,实用新型专利:201320745149. [7] 排名第二:光纤光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连续成型智能板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申请:201310595487. [8] 排名第一: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V1.0,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9SR0994667. 科研项目 [1] 国家级(主持):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基于智能复合材料加固的桥梁疲劳寿命估计及时变可靠性研究”(51568008) [2] 国家级(主持):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预应力智能碳纤维板加固钢结构性能及监测技术研究”(51108099) [3] 省部级(主持):2010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结构性能及其张拉装置研究”(2010GXNSFB013006) [4] 省部级(主持):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BIM技术虚拟仿真平台的工程管理专业建设”(项目编号: 2015JGB289) [5] 省部级(主持):201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 2011JGB094) [6] 省部级(主持):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在线直播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 2020JGA224) [7] 地厅级(主持):2016年度广西住建厅科研项目“《BIM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研究》” [8] 地厅级(主持):2008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面上项目“FRP锚杆的开发及其设计理论研究”(200808MS1002 ) [9] 横向课题(主持):2017年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横向课题“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01标创业路站BIM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10] 横向课题(主持):2017年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委托横向课题“南宁凯业花园危旧房改住房项目BIM技术研发与应用” [11] 国家级(参加):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梁受力行为与抗震性能研究”(51168006) [12] 省部级(参加):2013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2013GXNSFBA019261) [13] 省部级(参加):2008年度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0832002Z) [14] 省部级(参加):2009年度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碳纤维板(CFRP板)加固钢结构的关键技术研究”(桂科攻0992001-13) [15] 省部级(参加):2008年度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智能钢绞线研制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相关产品的开发”(桂科合0815007-1-10) [16] 地厅级(参加):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及产品研制”(2007021303) 教学科研等获奖 [1] 2017年,广西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 2012年, 广西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 [3] 2019年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 2012年, 柳州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 [5] 2011年, 柳州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 [6] 2020年,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7] 2018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BIM创新应用赛项)三等奖,优秀指导老师, [8] 2018年,首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优秀奖 [9] 2017年,第六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院校组)一等奖, [10] 2016年,第二届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卓越工程项目)三等奖, [11] 2016年,第二届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卓越工程项目)三等奖 [12] 2016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住博会.中国BIM技术交流会暨优秀案例作品展示会“最佳BIM实践奖” [13] 2016年,第七届全国中、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能大赛工程造价专项二等奖,绿色建筑分析专项三等奖,全能奖三等奖,优秀指导老师

研究领域

BIM技术研究与应用、结构健康监测与加固修复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第一作者: Investigation of Flexural Fatigue Behavior of ConcreteBeams Reinforced with Intelligent CFRP-OFBG Plates,《Advance in civil engneering》,2020,2020:1-12. (SCI收录) [2] 第一作者:Research on Safe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ofDangerous Sources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Based on BIM Technology,《Advance in civil engneering》,2019,2019:1-10 (SCI收录) [3] 第一作者:侧贴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1,32(4):95-100. (EI收录) [4] 第一作者:侧贴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10,31(5):28-34. (EI收录) [5] 第一作者: Design metho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prestressed CFRP plates base on ductility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243-249: 5517-5522. (EI收录) [6] 第一作者: Flexural behaviour of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prestressed CFRP plates: comparisons of bonded and unbonded method,《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11, 480-481: 283-287. (EI收录) [7] 第一作者:Flexural strengthen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ith prestressed CFRP plat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55-260:3077-3081. (EI收录) [8] 通讯作者:CFRP筋粘结式锚固体系界面失效演化机制及粘结强度计算,《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11[2020-07-10].https://doi.org/10.13229/j.cnki.jdxbgxb20190621.(EI收录) [9] 第一作者:CFRP-OFBG板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荷载效应计算分析《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2020(3):5-10. (中文核心) [10] 第一作者:CFRP板侧面与底面嵌贴加固梁对比试验研究, 《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6):12-16.(中文核心) [11] 第一作者:优化后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法在土方平衡中的应用,《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36(2):53-60. (中文核心) [12] 第一作者:智能碳纤维板嵌入式加固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建筑结构》,2019,49(3):92-97.(中文核心) [13] 第一作者:CFRP板嵌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延性计算方法,《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8,38(3):469-472.(中文核心) [14] 第一作者:基于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算法的土方调配,《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35(2):25-31.(中文核心) [15] 第一作者:CFRP板侧面嵌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8,38(1):90-93.(中文核心) [16] 第一作者:微型钢管桩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7,37(4):619-623. (中文核心) [17] 第一作者:基于BIM的火灾模拟与安全疏散研究,《施工技术》,2017,46(24):79-82.(中文核心) [18] 第一作者:CFRP板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混凝土》,2017(4):1-3.(中文核心) [19] 第一作者:基于光纤光栅的智能碳纤维板温度传感性能试验,《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7,37(1):77-80.(中文核心) [20] 第一作者:CFRP板侧面嵌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混凝土》,2017(3):43-45+48.(中文核心) [21] 第一作者:微型钢管桩抗弯性能及受力监测试验研究,《混凝土》,2016(8):130-132+135.(中文核心) [22] 第一作者:预应力碳纤维板夹片式锚具设计与试验研究,《建筑结构》,2014,44(11):73-76+64.(中文核心) [23] 第一作者:基于弹簧-刚域的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梁的ANSYS分析,《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1):38-42.(中文核心) [24] 第一作者: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结构预应力损失研究,《工业建筑》, 2014,44(2):147-150+82. [25] 第一作者:嵌入式预应力碳纤维棱柱体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14,44(2):151-154.(中文核心) [26] 第一作者: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研究,《工业建筑》,2012,42(9):71-74. (中文核心) [27] 第一作者:夹片式碳纤维板锚具的有限元分析及设计,《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2,32(1):72-76. (中文核心) [28] 第一作者: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碳纤维板张拉装置的研制与试验研究,《混凝土》,2010(10):142-144. (中文核心) [29] 第一作者:预应力CFRP板夹片式锚具的研制与试验研究,《建筑技术》,2009,40(11):1043-1045.(中文核心) [30] 第一作者: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施工工艺及试验研究,《混凝土》,2009(8):117-119.(中文核心) [31] 第一作者:基于延性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设计方法,《建筑结构》,2009,39(7):104-107. (中文核心) [32] 第一作者: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延性设计方法,《混凝土》,2009(6):25-27. (中文核心) [33] 第一作者:端锚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施工技术研究,《建筑技术》,2009,40(4):373-375.(中文核心) [34] 第一作者: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建筑科学》,2009,25(3):74-77.(中文核心) [35] 第一作者:基于价值工程的绿色施工方案评价,《施工技术》,2007(S1):449-451.(中文核心) [36] 第一作者:FRP筋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方法,《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30(2):14-16.(中文核心) [37] 通讯作者: CFRP筋粘结式楔型锚具锚固性能分析,《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3):798-807.(中文核心) [38] 通讯作者: 基于粗糙集和AHP的柳州市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1):87-91.(中文核心) [39] 第一作者: Research on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Ductility of RC Beams with Near-Surface Mounted CFRP Plate Reinforcement,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Automation,2017:82-91. [40] 第一作者:The Calculation Method Research on Flexural Capacity of Normal Se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Plates on the Sid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nd New Materials,2017:71-82 [41] 第一作者: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ncrete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Embedded Smart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tes,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Energy and Renewable Resources,2017:120-135. [42] 第一作者: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Flexural Behaviour of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Prestressed CFRP Plat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Fibre Reinforced Materials,2017:103-108 [43] 第一作者: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BIM学术热点与学术趋势分析方法研究,《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9,11(6):1-10. [44] 第一作者: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施工危险源安全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8,29(1):106-112. [45] 第一作者:基于BIM的模拟排砖应用研究,《工程管理学报》,2016,30(6):124-128. [46] 第一作者: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仿真应用——以广西百色干部学院项目为例,《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6,27(4):74-80. [47] 第一作者: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8(4):94-99. [48] 第一作者:CFRP板加固钢梁疲劳寿命理论研究,《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5,26(04):85-90. [49] 第一作者:基于光纤光栅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5,26(2):73-77. [50] 第一作者:经济适用房工程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1):58-61. [51] 第一作者: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管理“专创融合”教育模式探索,《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2):195-196. [52] 第一作者: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在评估认证下的教学过程探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2):76-78. [53] 第一作者:产教融合模式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模式探究,《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1):169-170. [54] 第一作者:“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6):94-96. [55] 第一作者:智慧建造先进技术入相关课程体系探索,《科技创业月刊》,2019,32(8):119-122. [56] 第一作者:数字建造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的BIM技术融入课程体系路径研究,《黑龙江科学》,2019,10(15):1-3+6. [57] 第一作者: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先进建造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广西G校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改革与开放》,2019(13):112-114. [58] 第一作者:基于BIM的土木工程专业制图教学改革应用与研究,《价值工程》,2017,36(4):138-140. [59] 第一作者:虚拟仿真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教学改革研究,《价值工程》,2017,36(3):170-171. [60] 第一作者:结合虚拟仿真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106-108. [61] 第一作者: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1):47-49. [62] 第一作者: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现代商贸工业》,2017(1):78-79.

学术兼职

[1] 广西本科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 广西区级土木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带头人 [3] 广西科技项目评估咨询专家 [4] 自治区级土木建筑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5] 柳州市BIM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广西科技大学BIM研究中心主任 [6] 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负责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