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莫春兰

个人简介

指导学科 门类:工学 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二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 民族:汉族 籍贯:广西贵港 爱好:运动,交友 自我评价:至真至纯,热爱生活 座佑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94年---1998年: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 1998年---2001年: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2001年---2003年:广西大学人事处工作 2003年---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读博 2007年---至今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师 主讲课程 内燃机原理 传热学 传热学与流体力学 工程热力学 内燃机排放与控制 主持(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排温下柴油机SCR系统尿素-氨转化模型基础研究(2018,国家级) (2)主持广西科技计划项目: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型LNG新能源公交车润滑材料开发应用与示范(2018,省级) (3)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排温工况下SCR系统尿素分解与沉积物生成机理研究(2016,省级) (4)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排放农单缸直喷柴油机两级燃烧模式实施研究(2012,省级) (5)主持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添加含氧燃料柴油机的非常规污染物生成机理研究(2012,厅级) (6)主持广西大学科研基金立项项目:气体机迷宫式油气分离器气液两相流作用机理与模型研究(2015,校级) (7)主持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课题:柴油机掺烧含氧燃料燃烧中燃料氧迁移路径特性研究(2014,省级) (8)主持广西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发动机掺烧乙醇的燃烧机理及特性研究(2009,校级) (9)主持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项目A类: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2012,省级) (10)主要参与:玉柴横向项目:4D20柴油机NVH测试与CAE计算机研究,2011.10.1—2012.12.30。 (11)主要参与:2ZBG-6高速乘坐式钵形毯状秧苗插身机设计开发,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项目,2013.1-2014.06。 (12)主要参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项目:广西温室气体排放峰值预测研究项目(2014)。 (13)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车用石油系燃料主要组分燃烧特性的基础研究(51076033/E060405,2011.01-2013.12)。 (14)主要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和石油燃料替代途径的基础,第七个子课题名称“二甲基醚燃烧边界条件与燃料化学协同控制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课题编号: 2001CB209207)”。 (15)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甲醚闪急沸腾喷射雾化与蒸发混合的机理研究(课题编号: 50676036/E0607,200701-200912)”。 (16)主要参与:柳机项目:LJ465Q-1AE6乙醇汽油发动机耐久性试验。 (17)主要参与:LJ465Q-2AZ增压汽油机技术开发。 (18)主要参与:LJ276QE汽油机电喷化评估。 荣誉与获奖 (1)生物燃料在内燃机应用中的基础特性研究, 广西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主要参与人,证书编号:2013-Z-3-007-05) (2)《内燃机学》课件在“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荣获高教工科组优秀奖。(负责人,2010年) (3)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多元化、多样化、全程化机械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参与人) (4)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7/7), “一式两创三促进”实践基地建设的改革与实践”(主要参与人)。 招生信息 2008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至今

研究领域

发动机工作过程研究,燃烧和后处理相关化学机理研究,新能源应用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二甲基醚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6):38-40. EI核心收录号:05319278081(第一作者). [2]二甲基醚发动机HCCI燃烧与排放的计算[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103-106. EI核心收录号:070310372641(第一作者). [3]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Emission in an HCCI Engine Operated with Neat Dimethyl Ether. SAE Paper 2007-01-1888(第一作者). [4]基于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DME发动机三维湍流燃烧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28(3):525-527. EI核心收录号:072410652555(第一作者). [5]气体机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分离效率的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6,37(5):240-244(通迅作者). [6]添加正丁醇对柴油机燃烧路径影响的模拟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2):484-491(通迅作者). [7]柴油机SCR尿素分解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模型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9,244(5):28-34.(2019.10刊,中文核心期刊)(通迅作者)。 [8]SCR系统尿素沉积物内相关组分动力学试验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5):1363-1370.(2019.10刊,中文核心期刊)(通迅作者)。 [9]柴油机SCR系统尿素沉积物详细反应路径[J].内燃机学报,2020,38(2):169-176.(2020,中文EI期刊)(通迅作者)。 [10]尿素沉积物中三聚氰酸及其同系物检测[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6):712-717.(2020,中文核心期刊)(通迅作者)。 [11]柴油机SCR系统尿素的热分解过程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中文核心期刊,2021)(通迅作者)。 [12]SCR统尿素沉积物重要组分试验研究[J].车用发动机,(中文核心期刊,2021)(通迅作者)。 [13] A novel two-phase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bubble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microfluidic fuel cel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通讯作者, SCI检索, 中科院一区) [14] A novel approach for modelling microfluidic fuel cells coupling vibration.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通讯作者, SCI检索, 中科院一区) [15] Effects of force field and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exergy efficiency and fuel utilization of microfluidic fuel ce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通讯作者, SCI检索, 中科院二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