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郑战光

个人简介

指导学科 1、门类:工学 一级学科:机械工程 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 2、门类:工学 一级学科:机械工程 二级学科:车辆工程 1994.9--1998.7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学院 本科 1998.7--2001.9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助理工程师 2001.9--2004.7 广西大学机械学院 硕士 2004.7--今 广西大学机械学院 教师 2006.9--2010.12 广西大学土木学院 博士 主持2014年与2016年国家自然基金科学基金项目2项; 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年度与2016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香港Tang-family优秀教师奖。 主讲课程 《模具材料与寿命》、《计算结构力学》、《工程力学》、《计算机程序与设计语言》、《机械制图》、《理论力学》、《弹塑性力学》 主持(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年,61万):高能多场耦合作用下铝合金疲劳延寿的机理研究;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年,48万):晶粒尺度下变形铝镁合金低周疲劳损伤的机理研究; 2、玉林市科技攻关项目(2014年,15万):新能源发动机GH700电机壳体的研制; 3、省重点实验室项目:汽车钢圈疲劳损伤机理研究及寿命预测; 4、博士启动基金:变形铝合金的晶体塑性理论研究。 二、与企业的合作项目: 1、万向钱潮(桂林)汽车底盘有限责任公司,N1型钢制车轮与制动器底板的开发; 2、广西玉柴机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新能源发动机GH700电机壳体的研制; 3、柳工零部件供应企业-广西柳州裕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915D装载机配重箱体的开发; 4、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航空高铁用宽幅铝合金壁板的研制。 在《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Metals》、《机械工程学报》、《工程力学》、《中国机械工程》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SCI收录5篇, EI收录6篇, ISTP收录2篇,授权的发明专利21项,公开的发明专利46项,还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 奖励成果: 1、廖小平、夏薇、林元祖、李启芳、郑战光、苏广才,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7年度,证书编号:2007-3-031-05; 2、贺德强、苗剑、唐宏、刘建仁、刘旗扬、邓建新、郑战光. 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轨道交通列车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证书编号:2016-3-028-07。 3、最佳组织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第四届材料与结构强度青年工作论坛。 4、香港Tang-family优秀教师奖,三等奖,广西大学校友基金会。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机械疲劳强度理论; 2、材料力学与晶体塑性有限元。

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专家;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西力学学会理事; 国际期刊《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Fatigue &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Structures》审稿人; 全国高职院校模具CAD/CAM/CAE技能大赛裁判。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