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夏倩芳

个人简介

生于196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别获得文学学士(1988年)、法学硕士(1993年)、传播学博士学位(2004年)。1993-2018年任教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年调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1年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晋升为教授,2006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14年获聘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2009年获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赴美国北卡大学(UNC-Chapel Hill)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1998—1999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信息与媒介研究中心(2002年)、香港浸会大学林思齐东西方学术研究中心(2008年)访问研究。 执教课程 新闻学理论、新闻传播学经典文献导读、媒介社会学。 主持课题: 2017-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媒体新闻传播创新研究”(批准号16JJD860003); 2007-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传媒与社会风险研究”; 2009-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广播电视节目品质界定与优质节目保障模式研究”; 2009-201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社科研究项目:“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指标、运营和保障体系研究”; 2010-201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社科研究项目:“广播电视低俗节目治理研究”; 2003-2007年,教育部青年项目:“网络与国家安全”; 2004-2007年,国家211项目“媒体与社会发展”之子项目:“公共利益与电子媒介规制”; 2013-2017年,山西省晋城市市委宣传部委托项目(5个年度):“山西省晋城市媒体改革调研项目”;

研究领域

媒介社会学、新闻理论、媒介规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媒体从业者的劳动权困境及其形塑机制》,《学术研究》 ,2017年第4期,第一作者; 《从群体极化到公众极化:极化研究的进路与转向》,《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7,6,第一作者; 《从客观性到透明性:新闻权威演进的历史与逻辑》,《南京社会科学》 ,2016年第7期,第一作者; 《媒介转型与媒体从业者的劳动权保护》,《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年第3期,第一作者; 《“国家”的分化、控制网络与社会冲突性议题的传播的机会结构》,《开放时代》, 2014年第1期,第152-177页,第一作者;(Xia Qianfang & Yuan Guangfeng. (2017). State Division, Control Networks and the Opportunity Structure for the coverage of Contentious Issues. In Media and Society in Networked China (Jack Linchuan Qiu ed., pp.46-81). Leiden & Boston: Brill. )(荣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学学会奖”一等奖 ,2016年 ) 《制度性资本、非制度性资本与社会冲突性议题的传播——以国内四起环境维权事件为案例》,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12年总第22 期,第21-66页,第一作者; 《“挣工分”的政治:绩效制度下的产品、劳动与新闻人》,《现代传播》 ,2013年第9期,第28-36页; 《“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年第4期,第33-45、109页,第一作者; 《公众眼中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现状评价及未来期待》,《现代传播》 ,2012年第10期,第19-27页,第一作者;(荣获2013年度首届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奖) 《公共服务该如何做——关于电视节目品质的公众访谈》,《现代传播》 ,2012年第 1期,第42-47期,第一作者; 《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媒介建构与话语政治:以国内系列反“PX”事件为例》,《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0年卷,第162-181页,第一作者; 《公共领域”理论与中国传媒研究的检讨:探寻—种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路径》,《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年第6期,第一作者; 《党管媒体与改善媒体管理体制——一种政策与官方话语分析》,《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5年卷; 《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1979-2005年中国大陆主流报纸新闻中的党员形象与精英形象》,《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 《社会冲突性议题之党政形象建构分析-以 人民日报 之“三农”常规报导为例》,台湾《新闻学研究》2007年总第91期,第一作者; 《从失语到喧哗:2003年-5月间国内媒体SARS危机报道跟踪》,《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3年第6期。

学术兼职

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传播与信息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副会长。曾任《新闻与传播评论》(CSSCI集刊)执行主编、武汉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省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