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兴林

个人简介

山东莒县人,1963年5月生。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历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开设本科生课程“战国秦汉考古”“中国古代钱币”,研究生课程“先秦两汉农业考古研究”“战国秦汉考专题”和博士生课程“秦汉考古学研究”“农业历史与考古研究”。结合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校人文基金课题和考古发掘项目多项。 考古发掘与研究 1、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发掘,主要完成人,1999年。 2、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发掘(二期),主要完成人,2000年。 3、重庆巫山江东嘴、下沱遗址发掘,主要完成人,2000年。 4、重庆巫山江东嘴遗址发掘(二期),主要完成人,2001年。 5、重庆云阳打望包遗址发掘,主持,2002年。 6、重庆奉节营盘包汉墓群发掘(一期),主持,2003年。 7、重庆奉节营盘包汉墓群发掘(二期),主持,2004年。 8、重庆奉节营盘包汉墓群发掘(三期),主持,2005年。 9、重庆奉节桂井墓地发掘,主持,2005年。 10、江苏溧阳沟西土墩墓发掘,主持,2005年。 11、重庆忠县挑水沟汉墓发掘,主持,2007年。 12、重庆忠县汪家院子墓地发掘,主持,2007年。 13、重庆忠县鸡骨梁遗址发掘,主持,2007年。 14、江苏溧阳天目湖四分山土墩墓发掘,主持,2009年。 15、江苏盱眙老庙滩遗址发掘,主持,2011年。 16、江苏盱眙田塘遗址发掘,主持,2012年。 课题 1、江苏省文物局课题:江苏省的甲骨文收藏和研究(个人项目,2003-2006年) 2、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先秦两汉农业与乡村聚落的考古学研究(个人项目,2011-2015年)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参加者) 专著: 1、《长江丝绸文化》(刘兴林、范金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史前农业探研》,黄山书社,2004年。 3、《历史与考古:农史研究新视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4、《考古学视野下的江南纺织史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 5、《奉节营盘包墓地》,科学出版社,2016年。 6、《先秦两汉农业与乡村聚落的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2017年。 主编、参编著作: 1、《史记辞典 》(参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 2、《考古大发现》(参编),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 3、《中国考古学通论》(战国秦汉考古部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甲骨文与南京》(主编),南京出版社,2009年。 教学情况 本科课程:战国秦汉考古、中国古代钱币 研究生课程:战国秦汉考古专题、先秦两汉农业考古研究 博士生课程:秦汉考古学研究、农业历史与考古研究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战国秦汉考古和先秦两汉时期的农业、纺织和钱币等专题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以雅以南”新解,《临沂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2、“九”字形义与《九歌》、九鼎之“九”,《南京社联学刊》(今《南京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3、论商代渔业性质,《古今农业》1989年第1期。 4、我国史前先民的食物来源与加工,《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经济史》1990年第1期转载)。 5、甲骨文疾、毓(育)辨析,《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 6、殷墟墓上建筑及相关问题,《殷都学刊》1990年第1期。 7、浅议商代社会的奴隶——兼谈殉人和人牲的社会身份,《齐鲁学刊》1990年第4期。 8、《齐风》狩猎诗与齐俗尚武再认识,《管子学刊》1990年第3期。 9、中国古代的荤、腥,《四川烹饪》1991年第1期。 10、《管子》农本观及齐国农业的发展,《管子与齐文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11、甲骨文字义辨微举隅,《文物研究》第七辑(1992年,合作)。 12、中国史前农业发生原因试说 ,《中国农史》1991年第3期(《经济史》1991年第11期转载)。 13、先秦农业宗教初探 ,《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6期(《无神论、宗教》1993年第1期转载)。 14、管仲“三归”考,《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先秦、秦汉史》1992年第5期转载)。 15、尧舜“禅让”与对偶婚的演变,《东岳论丛》1992年第6期。 16、动物驯化与农业起源,《古今农业》1993年第1期。 17、对国古代粮食加工技术发展的认识与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 18、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4期。 19、论商代畜牧的发展 ,《中国农史》1994年第4期。 20、浅议商代渔业的几个问题,《殷都学刊》1995年第4期(《经济史》1996年第1期转载)。 21、论商代农业的发展 ,《中国农史》1995年第4期(《经济史》1996年第2期转载)。 22、孔子重农的特色,《古今农业》1996年第1期。 23、殷商田猎性质考辨 ,《殷都学刊》1996年第2期。 24、甲骨文田猎、畜牧及与动物相关字的异体专用,《华夏考古》1996年第4期。 25、山地崇拜与农业起源,《中国农史》1997年第4期。 26、殷商以田猎治军事说质疑,《殷都学刊》1997年第2期。 27、中国古代灯烛原始 ,《中国科技史料》1998年第2期(合作)。 28、论齐国刀币的历史地位 7400 《管子学刊》2000年第4期。 29、南亩、东亩与先秦道路的方向,《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30、长江流域蚕桑丝织业的起源 ,《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31、汉代“薅秧画像砖”再认识,《华夏考古》2002年第4期。 32、古代长江流域丝绸业的历史地位,《古今农业》2003年第4期。 33、巫山张家湾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 34、史前农业的发展与文明的起源,《农业考古》2004年第3期。 35、论商代甲骨文中无地桑,《东亚考古》[A]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36、汉代稻作遗存和稻作农具,《农业考古》2005年第1期。 37、汉代农业考古的发现和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8、论“织贝”出海南,《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 39、《尚书·禹贡》“织贝”考,《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 40、汉代以前桑树品种的改良,《生物史与农史新探》,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5年。 41、汉代农业考古的回顾与展望,《汉**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6年。 42、论井渠技术的起源,《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 43、燕齐圜钱的比较研究,《管子学刊》2007年第3期。 44、关于《氾胜之书》“种桑法”的释读,《中国农史》2007年第4期。 45、汉代的纺纱和绕线工具,《四川文物》2008年第4期。 46、重庆忠县汉墓出土的顶罐俑和负子俑 ,《东南文化》2008年第6期。 47、汉代桑树考,《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科学出版社,2008年。 48、汉代农田形态略说,《农业考古》2009年第1期。 49、长江丝绸文化浅说 ,《长江文化论丛》,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 50、先秦两汉织机的发展与布幅的变化——兼论海南岛汉代的广幅布,《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4期。 51、先秦田庐(舍)辨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52、莒城·莒墓与莒鼎——莒文化三事,《管子学刊》2009年第4期。 53、汉代铁犁安装和使用中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 54、先秦两汉时期的织机具 ,《西汉南越国考古与汉文化》,科学出版社,2010年。 55、重庆巫山江东嘴晋墓的发掘 ,《江汉考古》2010年3期。 56、云阳打望包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2》卷上,科学出版社,2010年。57、河南内黄三杨庄农田遗迹与两汉铁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58、重庆市奉节县桂井战国秦汉墓地,《考古》2011年第11期。 59、汉代农业聚落的考古学观察 ,《东南文化》2011年第6期(《先秦、秦汉史》2012年3期转载)。 60、“纺”字考,《古今农业》2012年3期。 61、汉代铁犁的几个问题,《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科学出版社,2012年。 62、重庆巫山大昌盆地战国秦汉文化的初步认识,《“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中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2年。 63、从祭祀用牲看殷商畜牧业,《甲骨文研究文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64、由江南史前织机说到固定台式织机的出现,《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65、汉代土墩墓分区和传播浅识 ,《秦汉土墩墓考古发现与研究——秦汉土墩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3年。 66、汉代犁耕驾牛方式和用具的初步研究,《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1期。 67、莒国故城的特点及在莒文化中的地位,《古莒新论:中华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 68、牛耕起源和早期的牛耕,《中国农史》2016年第2期(《经济史》2016年第4期转载)。 69、农田杂草考古研究的意义, 《古今农业》2016年第2期。 70、先秦两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物选择 ,《农业考古》2016年第2期。 71、论汉代墓葬封土的流行及相关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州博物馆编:《汉代陵墓考古与汉文化》,科学出版社,2016年5月。 72、先秦两汉农作物分布和组合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报》2016年第4期。 73、商周农具问题浅识,《管子学刊》2017年第2期。 74、重庆忠县乌杨镇汉晋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20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学术兼职

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考古领队,江苏省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农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江苏经济史学会理事、江苏省社科联理事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