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海懿

个人简介

2018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赴日本、美国、台湾等地进行联合培养、访学与交流。 2018年7月入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任中国近代史方向暨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持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完成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横向课题2项。 学术著作 1.张生主编;陈海懿等副主编:《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首批十四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1)陈海懿、屈胜飞、吴佳佳:《国联调查团访谈与调查》 (2)陈海懿、常国栋、刘齐:《“国史馆”藏档(一)》 (3)陈海懿、常国栋、张任:《“国史馆”藏档(二)》 (4)陈海懿、马海天:《日本外务省藏档(一)》 (5)陈海懿、万秋阳:《日本外务省藏档(二)》 (6)张生、陈海懿、杨骏:《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2.张生主编;张生、陈海懿编《钓鱼岛问题文献集》之《英国外交档案与日藏美国文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 3.陈海懿、张雅婷:《孙中山与冯自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4.荣维木主编《抗战热点面对面》,济南出版社,2015年7月,撰写第十一章《怎样看待战后钓鱼岛问题》。 5.陈海懿:《争端溯源:晚清时期钓鱼岛历史状态述论》,朱庆葆主编:《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 1.中国通史(四)[专业核心课,合上] 2.战后东亚历史问题概论[专业选修课] 3.悦读经典《中国近代史》[全校选修课] 4.形势与政策[通识课] 获奖情况 2020年,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5/6) 2020年,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6) 2019年,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5/5) 2018年,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6) 2018年,获第一届“日本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 2017年,获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奖 201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留学 2016年,获美国亨利·鲁斯基金资助访学

研究领域

为中日关系史、中华民国史、战后东亚历史问题、边海疆问题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九一八事变中的“共产主义”因素研究——基于李顿调查团的视角》,《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4期,1/2。 2.《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团代表选定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2期,被《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2期转载,1/1。 3.《国际联盟对一·二八事变的聚焦与因应——以李顿调查团为视角的考察》,《民国档案》,2021年第2期,2/2。 4.《东京审判检察官诺兰档案的初步整理及其研究价值》,《民国研究》,2020年春季号第37辑,1/1。 5.《1940年首届防空节的创设与纪念——以安徽省为中心的考察》,《安徽史学》,2020年第6期,1/2。 6.《九一八事变后组建国联调查团议决案及解释性文件的形成》,《抗日战争研究》,2020年第2期,1/1。 7.《从同路到殊途:护法运动前后的冯自由与孙中山》,《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被《新华文摘》2020年第20期摘编,1/1。 8.《九一八事变后的美国因应和国联调查团产生》,《民国档案》,2019年第4期,1/1。 9.《国联调查团的预演:九一八事变后的中立观察员派遣》,《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19年第11期全文转载,1/1。 10.《九一八事变后的英国与国联调查团组建——基于英国档案文献的考察》,《史林》,2019年第4期,1/2。 11.《二战后的琉球群岛处置及其“归还”——基于英国视角的考察》,《太平洋学报》,2019年第7期,1/1。 12.《抗日战争胜利前后报刊媒体的“琉球观”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1/2。 13.《国际性与主体性:中日冲突和国际联盟调查团的产生》,《抗日战争研究》,2017年第3期,1/2。 14.《他者眼中的“中山”——外报媒体舆论与孙中山逝世研究》,《新闻界》,2017年第1期,1/1。 15.《美国的琉球政策与钓鱼岛问题再研究——以CIA文献为中心》,《东北亚论坛》,2016年第6期,1/1。 16.《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田赋粮食督导体制研究——以四川省的构建与运行为中心》,《求索》,2016年第1期,1/2。 17.《内外合力中的国民政府首都建设经费筹措(1927-1930)》,《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1。 18.《民国地方公债发行研究——以南京特别市特种建设公债为例》,《地方财政研究》,2015年第1期,1/1。

学术兼职

江苏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理事,江苏省高端智库“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中日历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