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孙扬

个人简介

2009年12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香港研究所所长,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学术专著 《国民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处置(1937-1949)》,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7。 《无果而终:战后中英香港问题交涉(1945-194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综述评论 SUN Yang, A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on Wen Wenhao and the Chines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2017, 2 volumes. 《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研究高层论坛与会学者发言摘编》,《民国研究》总第23辑(2013年春季号)。 《2008年中国现代史研究综述》,《民国研究》总第15辑(2009年春季号)。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 《历史学研究领域学者和机构的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2005-2006年)数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4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9年第9期全文转载。 《历史学研究概况分析(2005-2006)——基于CSSCI的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历史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2005-2006)CSSCI的分析》,《求索》2009年第1期。 短论时评 《暴力是香港社会不能承受之痛》,《光明日报》2019年7月31日,第2版。 《澳门学对香港史研究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17日,第8版。 《二战后国、共、英在香港的博弈》,《作家文摘》2015年5月8日,第1版。 《优抚抗战老兵彰显国家历史责任》,《光明日报》2014年9月5日,第2版。 《日本须改变忘却历史的“驼鸟”心态》,《光明日报》2014年8月21日,第7版 《历史记忆深处的端午节》,《光明日报》2014年6月2日,第1版。 参与编著 张宪文、姜良芹、杨菁、潘敏、孙扬编著:《宋美龄、严倬云与中华妇女》,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12。 姜良芹、孙扬等编著:《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科研项目 主持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香港抗战研究”(20YJC770029),进行中。 主持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战后香港****件与港府对策研究(1945-1967)”(12CZS033),已结项,鉴定等级:良好。 主持全国港澳研究会研究项目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委托项目“香港历史领域中的意识形态争夺研究”(HK-1701-D),已结项,鉴定等级:优秀。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秋季学期) 全球视野下的历史文化(合上,秋季学期) 香港历史专题(春季学期) 中国通史(四)(合上,春季学期) 认识中国(合上,春季学期) 研究生课程 中国现代史研究(合上,秋季学期) 1949年以后的中国史(中美中心,春季学期) 获奖情况 南京大学新华报业优秀青年教师奖(2020) 第十四届南京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2018) 江苏省第14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二)(2016) 南京大学创新育人奖(2016) 南京大学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提名奖(2015) 南京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2015) 南京大学中国银行奖教金(2013) 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1) 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1) 代表成果 《无果而终:战后中英香港问题交涉研究(1945-194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研究领域

为20世纪中国政治史、外交史以及香港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全面抗战时期香港国共两党组织工作析论(1937-1941)》,《抗日战争研究》2020年第2期。 《从“革命党”到“右翼社会”:国民党在香港之嬗变》,李在全、马建标主编:《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警惕香港史书写中的分离倾向》,《历史评论》2020年第1期。 《革命、际遇与故土——读萧军〈东北日记(1946-1950)〉》,郑会欣编:《民国人笔下的民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9。 《家国情怀中的学术与政治——20世纪70年代初旅美学者归国之行再议》,《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団結,憲法,四つの現代化——一九七五年の歴史的意味」(泉谷陽子訳),中村元哉編『憲政から見た現代中国』,東京大学出版会,2018。 《抗战时期孔令侃与南尖社在香港的活动》,《史林》2017年第5期。 《奋进与挫折——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征途”》,《民国研究》第30辑(2016年秋季号)。该文被《历史与社会》2017年第1期转载。 《在祖国与“宗主国”之间:1945-1949年的香港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 《论抗战后期中英处置香港问题之方略(1943-1945)》,《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1期。 《战后香港****件析论(1945-1949)》,《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论孙中山的“中国国际化发展”思想——〈实业计划〉再认识》,《江海学刊》2014年第1期。(第二作者) 《“祖国将士”被拘之后:香港“屈士文事件”发微》,《史林》2013年第5 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 《“殖民地”的底线:香港肃奸风波与“国民日报事件”析论》,《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6期。 《战后国民政府涉港事务处置个案研究——以张添祥事件为例》,《阅江学刊》2012年第4期。 《尴尬的外交成果:1948年香港关务协定实施之困境论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4期摘要刊发。 《国民党军队政工沿革的制度建构考察(1927-1937)》,《民国研究》总第19辑(2011年春季号)。 《地权博弈中的主权与民意——香港屏山机场征地风波析探》,《民国研究》总第18辑(2010年冬季号)。 《国共两党军队政治工作比较研究初探(1927-1937)》,《民国研究》总第13、14合辑(2008年冬季号)。 《战后初期中国军队过境香港史实疏证》,《民国档案》2008年第4期。 《大国梦幻中的弱势外交——1948年中英九龙城寨事件交涉析论》,《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7期摘要刊发。 《陈仪治台班底略议》,《现代台湾研究》2005年第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