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童岭

个人简介

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99-2003)、文学硕士(2003-2006)、文学博士(2006-2009)。日本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文学部留学(2007.4-2008.8)。历任南京大学文学院讲师(2009-2012)、副教授(2012-2017)。 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学高研院兼职研究员。入选: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第五批 “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学术书籍 1、《中古中国的文学与文化史》(Paul W. Kroll柯睿著,童岭、杨杜菲、梁爽译),中西书局,2020年版。 2、《大夏与北魏文化史论丛》(刘跃进、徐兴无主编;孙少华、童岭副主编),凤凰出版社,2020年版 3、《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中华书局,2017年6月版。 4、《秦汉魏晋南北朝经籍考》(编),中西书局,2017年6月版。 5、《唐代传奇小说论》(小南一郎著、童岭译、伊藤令子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6、《皇帝·单于·士人:中古中国与周边世界》(童岭主编,孙英刚、王安泰、小尾孝夫副主编),中西书局,2014年10月版。 7、《炎凤朔龙记——大唐帝国与东亚的中世》,商务印书馆,2014年7月版。 8、《南齐时代的文学与思想(附:南监本<南齐书>荻生徂徕批识辑考)》,中华书局,2013年9月版。 9、《注石门文字禅》(宋·释惠洪著,日本·释廓门贯彻注,张伯伟、郭醒、童岭、卞东波点校),中华书局,2012年版。 10、《六朝通鉴博议》“南京稀见文献丛刊”(宋·李焘著,胡阿祥、童岭点校),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 翻译论文 1、《匈奴史杂考——匈奴的制度文物》(内田吟风著、童岭译),文载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外论坛》,2020年第3期。 2、《匈奴源流考》(内田吟风著、童岭译),文载余太山、李锦绣主编《欧亚译丛》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版。 3、《汉帝国文书行政的常套句》(冨谷至撰、童岭译),文载《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13/14合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4、《古代游牧民族侵入农耕国家的原因——以匈奴史为例的考察》(内田吟风著、童岭译、余太山审校),文载《西域研究》,2016年第四期。 5、《隋刘炫<孝经述议>复原研究解题》(林秀一著、童岭译),文载刘玉才、水上雅晴主编《经典与校勘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6、《东洋学的系谱·狩野直喜篇》(江上波夫编、狩野直祯撰、童岭译),文载《古典文学知识》2013年第4期。 7、《近代以来日本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研究》(野间文史著、童岭译),文载彭林主编《中国经学》第11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8、《论语研究史》(宫崎市定著、童岭译),文载刘玉才主编《从钞本到刻本——中日<论语>文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9、《皇侃<论语义疏>及其日本刻本对清朝经学的影响》(藤冢邻著、童岭译),出处同上。★ 10、《汉代边境关所考——围绕玉门关所在地》(冨谷至著、童岭译、石潭审校),文载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〇一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魏晋经书解释所显示之方向》(加贺荣治著、童岭译),文载彭林主编《中国经学》第9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文选>絮语——吉备大臣入唐绘词的关联》(神田喜一郎著、童岭译),文载《古典文献研究》第十四辑,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13、《东洋学的系谱·市村瓒次郎篇》(江上波夫编,中嶋敏撰,童岭译),文载《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6期。 14、《东洋学的系谱·那珂通世篇》(江上波夫编,田中正美撰,童岭译),文载《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6期。 15、《中国学研究之新方法:域外汉籍研究》(静永健著,童岭译),文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27日第七版。 16、《日本书志学研究史》(长泽规矩也著、童岭译),文载《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五辑,中华书局,2009年版。★ 17、《郭象<庄子>注对六朝文学思想与文学理论的影响》(Richard John Lynn林理彰著,童岭译),文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8辑,2009年。★ 整理文献 1、《徐复先生所记<黄季刚先生论史箚记>》,文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2、《释史》(桥川时雄撰、童岭整理),文载《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四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3、《唐钞本文选残篇跋(附录一种)》(狩野直喜著、童岭整理),文载《古典文献研究》第十四辑,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4、《中国学术之升降及今后之趋向(天人损益说)》(金松岑讲演、王謇等记录、童岭整理),文载《新国学》第八卷,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12月版。 5、《五经正义撰定答问疏证》(铃木虎雄著、童岭疏证),文载《艺衡》第2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 6、《经学概论讲义》(王国维著、童岭整理),出处同上。 7、《唐前中国文学概要》(林山腴著,童岭整理),文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8辑,2009年。★ 8、《章太炎先生<文心雕龙>讲录两种》(章太炎讲演、朱希祖等记录、童岭点校),文载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此整理稿后由徐复先生作序,转载于《徐复语言文字学晚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学术书评 1、《书评:永田知之著<唐代の文学理论:“复古”と“创新”>》,文载《唐研究》第二十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2、短评:狄宇宙Nicola Di Cosmo《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野间文史《五经正义研究论考:义疏学から五经正义へ》,文载《文汇报·文汇学人》,2015年9月25日第6版。 3、短评:李天飞《西游记校注》、陆扬等编《早期中国中古文献导读》(Early Medieval China:A Sourcebook),文载《文汇报·文汇学人》,2015年6月12日第4版。 4、《大唐为谁而战:<炎凤朔龙记——大唐帝国与东亚的中世>缘起》,文载《博览群书》,2014年第10期。★ 5、《简介郭永吉<六朝家庭经学教育与博学风气研究>》,文载《中国经学》第12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最后的双子座:书<文论十笺>、<文论讲疏>后》,文载《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6期。 7、《汉简研究中的“北辰一刀流”——读冨谷至教授简牍学新作札记》,文载《西域研究》,2011年第4期。 8、《京都访“小书”录——读西嶋定生等氏著作五种提要》,文载《书品》2010年第6期。 9、《巴黎的忧郁与被遗忘的中国古典经学》,文载《书品》2010年第2期。 10、《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评<士与中国文化>》(童岭、赵婷合作),文载《博览群书》2009年第4期。 11、《介绍铃木虎雄<骈文史序说>新版》,文载《书品》2008年第5期。 12、《厚积薄发 体大思精——略论<诗词蒙语>》(周先林、童岭合作),文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3、《中国天生就是我的恋人——读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文载《博览群书》2005年第6期。(此文后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汉学家资源库”吉川幸次郎条列为参考文献) 集体著作 1、《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史稿·胡小石先生传略/罗根泽先生传略》(均与周勋初先生合撰),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中华大典·文学理论分典》(参与编写工作),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3、《文艺学撷英》(与张伯伟教授合撰《论语》、《孟子》、《诗品》三种),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朝鲜时代书目丛刊》(参与“索引”的编纂工作),中华书局,2004年版。 所授课程 1、中国文化概论(留学生) 2、《文选》研究(本科生) 3、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至唐】(本科生) 4、五胡十六国及北朝文化史专题(本科生) 5、中国中古经学与佚籍(硕士生) 6、隋唐中国与周边世界(博士生) 研究课题 1、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北朝隋唐的世界性文化”,进行中。 2、“日本《十三经注疏》文献集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6ZDA109)子课题“日本经学著作翻译丛刊”负责人,进行中。 3、“五胡十六国霸史基础文献考证及研究”,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5CZW018),已结项。 4、“域外汉籍与六朝隋唐文学综合研究”,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ZW037),已结项,鉴定为“优秀”(证书号:20141421)。 获奖情况 >> 童岭获奖情况 2019年,入选中宣部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2019年,获得“南京大学魅力导师奖”。 2018年,《秦汉魏晋南北朝经籍考》获得中西书局“2017年度读者喜爱的十大好书”。同年10月,该书获得第二十一届(2017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二等奖。 2017年,《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获得第一届“普隐人文学术奖”。 2017年,入选“江苏青年社科英才”。 2016年,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2015年,入选中组部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15年,《南齐时代的文学与思想》获得南京大学“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奖”。 2013年,获得“中国银行奖教金”。 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获“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获“南京大学2010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同年11月获“201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日藏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综合研究》获南京大学文学院第十届优秀学位论文奖。 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萧子显及其文学批评研究》获“南京大学中文系第七届优秀学位论文奖”。 2003年,本科毕业论文《休鲍论初探》获南京大学中文系优秀毕业论文(此文现刊载于《南京大学文学院本科学生论文选集(1999-2007)》,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01年,《锺嵘<诗品>陆机条札记》获“南京大学第七届学生学术科技节一等奖”,同时获“南京大学第四届基础学科论坛二等奖”。 代表作品 1、《六朝后期江南义疏体<易>学谫论——以日藏汉籍旧钞本<讲周易疏论家义记>残卷为中心》,文载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二分,2010年6月刊。 2、《贞观年间唐帝国的东亚情报、知识与佚籍——旧钞本<翰苑>注引<高丽记>研究》,文载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学报》第九十二册,2017年12月出版。

研究领域

六朝隋唐时代的学术、思想与文学(Medieval Chinese Academic, Thought and literature);中国中古经学史(The Classics History of Medieval China);古代东亚史(Ancient East Asian History);五胡十六国及北朝文化史专题(The Culture of Sixteen Kingdoms Period and Northern Dynasty AD304~589);域外汉籍研究(Oversea Chinese Classics);旧钞本研究(Study on the Old Manuscripts);《文选》学(Study of Wen xuan)等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魏晋南北朝义疏学佚籍刍议——以日藏史料四种为中心》,文载楼劲主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6月版。 2、《唐帝国的地志与公元7世纪的百济——<括地志>百济佚文之研究》,文载叶炜主编《唐研究》第二十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3月版。 3、《武川镇何以孕育北周、隋、唐三代皇室》,文载《内蒙古文史资料》2020年第一期(总92期)。 4、《风流与耽美的彼方——南朝文学典籍对日本文化的形塑》,文载《光明日报》2019年12月16日 第13版。 5、《北凉永安至义和年间的对外关系——兼谈天梯山沮渠蒙逊“为母造丈六石像”的时间》,文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编《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8月版。 6、《天可汗的光与影——费子智、谷川道雄撰唐太宗传记两种之研究》,文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五期。 7、《义熙年间刘裕北伐的天命与文学——以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为中心》,文载《中华文史论丛》2019年第三期,上海古籍出版社。 8、《五胡十六国前期“列国元年”纪年研究序说》,文载水上雅晴、高田宗平编,《年号と东アジア——改元の思想と文化》,八木书店,2019年4月版。 9、《三国东吴的视角及其东亚影响》,文载《南大人文社科》,2018年第二期。 10、《丁福林谈<宋书>的编纂、点校与修订》,文载《澎湃新闻·上海书评》,2018年8月12日。又载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简报》第100期,2018年9月版。 11、《贞观年间唐帝国的东亚情报、知识与佚籍——旧钞本<翰苑>注引<高丽记>研究》,文载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学报》第九十二册,2017年12月出版。 12、《“皇后敬父礼”之郑玄、邴原驳议考——以汉伏皇后、晋褚太后为例的经学研究》,文载中华书局《文史》,2017年第2期。 13、《“五牛旗建”与“赤牛奋靷”——文本视域下南匈奴汉赵时代的预言与谶纬》,文载《文学遗产》,2016年第6期。 14、《隋唐天台宗“外典”与义疏学之关系——<弘决外典钞>引<孝经述议>校读札记》,文载《国学研究》第三十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 15、《京都毘沙门堂藏萧子良<篆隶文体>旧钞本考——兼论南齐建康皇室学问的构成》,文载张伯伟编《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13辑,中华书局,2016年5月版。★ 16、《在南朝故都读北朝旧籍——十六国北朝文学史、文化史之新思考》,文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一期。 17、《从<楚辞>到唐传奇:矛盾之上,产生伟大作品——小南一郎先生访谈录》,文载《中华读书报》,2015年12月16日第9版。 18、《十六国霸史文献的新发现与新考证》,文载高丽大学《汉字汉文研究》第十号,2015年8月刊。 19、《汲古书院和刻<晋书·载记>序论及汉赵部校证——五胡十六国霸史基础文献研究之一》,文载刘玉才、潘建国主编《日本古钞本与五山版汉籍研究论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0、《消亡前夜的“谶纬”》,文载《读书》2015年第一期。 21、《“五朝遗绪”与“大夏龙雀”——唐及先唐“文学”研究趋势之姑妄言》,文载《求是学刊》2014年第五期,《钞本时代的经典研读与存在的问题(笔谈)》专辑。 22、《六朝访古》,文载程章灿编《南雍随笔》,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3、《侯景之乱至隋唐之际<文选>学传承推论》,文载《国学研究》第三十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 24、《经学与中国文献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徐兴无、童岭合作),文载《中国经学》第12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 25、《兰陵王·破阵乐·花郎道——隋唐乐舞与新罗、日本的交流》,文载《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讯》,第九卷第一期,2014年版。 26、《<晋书·慕容儁载记>记石虎所得玉版文》,文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14年第五期。★ 27、《八代史籍校勘学发微——以荻生徂徕批校<南齐书>“衍”、“脱”、“讹”、“倒”为例》,文载台湾EMCH编《早期中国史研究》第五卷第二期,2013年12月刊。 28、《六朝旧钞本<礼记子本疏义>研究史略——兼论“讲疏”、“义疏”之别》,文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十五辑,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29、《鸣谦室诸集未收文六种叙录》,文载《古文献研究集刊》第七辑,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30、《晋初礼制与司马氏帝室——<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胜义蠡测》,文载《学术月刊》,2013年10月号。 31、《隶古定本、不绝若线——唐钞本“伪<古文尚书>”九条、神田二种考铨》,文载张伯伟主编《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九辑,中华书局,2013年版。★ 32、《“海西好”,抑或“东人姝”?——从<訄书原刻手写底本>论拉克伯里“西来说”之推演》,文载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编,《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3、《东亚中古文化景观:百济》,文载彭林等主编《礼乐》创刊号,金城出版社,2013年版。 34、《唐摹王羲之<丧乱帖>及其他——六朝文学、文化与“国风暗黑时代”散策》,文载《文史知识》2013年第4期。 35、《南监本<南齐书>荻生徂徕批校识语辑考(卷一至卷二十)》,文载《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八辑,2013年版。★ 36、《虎贲考——六朝礼制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文载《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八辑,三秦出版社,2012年版。(此文修订版载:苗怀明编,《南京大学文学院百年院庆论文选集(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7、《唐钞本<翰苑>残卷考正》,文载《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五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 38、《从“我是谁”到“我认为我是谁”——公元四世纪初五胡十六国史之发端》,文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12年第五期。 39、《南齐诗“谢灵运体”及“傅咸、应璩体”辨析》,文载《兰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40、《<百家诗话抄>溯源小考(附:李钰抄<随园诗话>逐条钩识录)》,文载《中国文论的经典与文体: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三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41、《唐代东亚文学史文体意识接受初探——以<文选>与<经国集> “赋”类为例》,文载《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三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此文后由韩国延世大学崔花译为韩语:《唐代东亚文学史에서文体意识수용에대한初探——<文选>과<经国集>의赋를例로》,刊载于《渊民学志》第十六辑,渊民学会编,2011年8月刊) 42、《隋唐时代“中层学问世界”研究序说——以京都大学影印旧钞本<文选集注>为中心》,文载《古典文献研究》第十四辑,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此文后被《文学遗产》“网络版”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 43、《六朝时期“东亚文明圈”民族关系研究的另一种视角》,文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1年第4期。 44、《“钞”、“写”有别论——六朝书籍文化史识小录一种》,文载台湾汉学研究中心编,《汉学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刊。★ 45、《“汉委奴国王”、“亲魏倭王”古印两种甄微——印绶制度中所见汉魏时代之东亚关系》,文载《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七辑,中华书局,2011年版。 46、《草创期的日藏汉籍旧钞本研究——以狩野直喜、罗振玉等五人为例》,文载澳门大学编《南国人文学刊》,2011年第1期。★ 47、《安史之乱与海东地域的文化认同——以渤海、新罗等史料为例》,文载Journal of Korean Culture, Vol.16(高丽大学《韩国文化期刊》第16期), 2011.2. (此文中文版载莫砺锋编《程千帆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48、《扶桑留珎:日藏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佚存初考》(附录两种),文载《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二期,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49、《旧钞本古类书<秘府略>残卷中所见<东观汉记>佚文辑考》,文载《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三辑,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50、《汉译印度古蛇怪“那伽”(Naga)肊考》,文载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Volume 2,Issue 2(《中西文化交流学报》第2卷第2期),December,2010. 51、《六朝后期江南义疏体<易>学谫论——以日藏汉籍旧钞本<讲周易疏论家义记>残卷为中心》,文载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二分,2010年6月刊。★ 52、《铃木虎雄手批笹川种郎<支那文学史>籀读札记》,文载台湾《书目季刊》第43卷第4期,学生书局,2010年版。 53、《六朝时代古类书<琱玉集>残卷考》,文载《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六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 54、《六朝风格不堪看:南社诗魁陈去病先生》(童岭、徐家福合作),文载《南雍骊珠:中央大学名师传略再续》,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5、《旧钞本<文选集注>诸注考——以其中所载陆机<答贾长渊>为例》,文载《中国诗学》第十四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56、《释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句》,文载《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2期。 57、《隋唐时代东亚文明圈五期说刍议》,文载《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七辑,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 58、《公元九世纪前汉籍东传丛考》,文载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编,《日本学研究》第19辑,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59、《五言之制,独秀众品——萧子显之“文章”义及其论五言诗之流变》,文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8辑,2009年。★ 60、《那珂通世、林泰辅与清末民初的中国学界》,文载《文史知识》2009年第5期。 61、《汉唐经学传统与日本京都学派戏曲研究刍议》,文载《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此文后被《文学遗产》“网络版”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 62、《上海图书馆藏<章太炎先生文心雕龙讲录两种>简述》,文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3辑,2005年。★ 63、《独向深山深处行——胡小石先生学术生平述论》,文载《民国南京学术人物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文选平点>翼证一则》,文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65、《试析钱基博钱锺书父子文学观之异同——以<哀江南赋>的研究为例》,文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2辑,2004年。 66、《今人少识吴保初》,文载《读书》2004年第10期。 67、《读<黄侃日记>随札》,文载《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2期。(此文增订后被收录于张晖编《量守庐学记续编》,三联书店,2006年版

学术兼职

早期中国史研究会(EMCH)会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科举博物馆(南京)学术委员、“中国中古学术思想书系”主编。曾任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客座副研究员(2013.7-2013.8)、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副教授(2016.3-2016.6)、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2017.3-2017.6)。并曾被邀请至: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高丽大学等高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短期访学。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