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郑毓煌

个人简介

郑毓煌,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世界营销名人堂中国区首位评委、《哈佛商业评论》拉姆·查兰中国管理实践奖评委、科特勒大师传承人项目导师等。他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的营销学博士学位(2006),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0),以及清华大学的工学士和经济学士双学位(1998)。 所获荣誉 他的课程和著作广受企业家和创业者欢迎,并获得美国营销学会主席、沃顿、哈佛商学院院长等权威一致赞誉,并曾荣获“亚马逊中国电子书畅销榜第一名”等市场荣誉。郑毓煌教授还曾获得国内外营销学术界的多种荣誉:他在2009~2015年连续7年获得“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获奖次数居全国之首;并在2011年荣获美国营销学会(AMA)《营销研究学报》(JMR)“对营销理论、方法和实践最具影响力和长期贡献的学术论文”William O'Dell奖的最终提名奖。郑毓煌教授的慕课《营销:人人都需要的一门课》自2015年10月16日开课以来,已有超过2000万人次听课,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营销课和商学院课程! 荣誉与奖励 Finalist, William O'Dell Award for "the article that has made the most significant, long-term contribution to marketing theory, methodology, and/or practic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2011 Finalist, Paul Green Award for "the article that has demonstrated the most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practice of marketing research and research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2007 Winner, Behavioral Pric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mpetition, 2004 Honorable Mention, Alden G. Clayton Award for "the best doctoral dissertation proposals on important marketing subject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2003 2014年中国市场营销国际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Guo, Zhaoyang, Wei Liu, Rui Chen, Yuhuang Zheng & Ming Zhao, "Lonely Heart, Warm it Up with Love: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Loneliness and Ralationship Status on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2014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陈瑞、郑毓煌,“孤独者的不确定性规避消费偏好:新产品、产品包装和概率促销中的表现”) 2013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郑毓煌,范筱萌,杨文滢,关宇虹,“不损人却害己?他人违反社会规则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 2013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陈瑞,郑毓煌,“男人花心,女人痴心?配偶动机对消费中多样化寻求行为的影响”) 2013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陈辉辉,郑毓煌,范筱萌,周圆圆,“混乱有益?混乱的物理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 2012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范筱萌,郑毓煌,陈辉辉,杨文滢,“混乱的物理环境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 2012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陈瑞,郑毓煌,“红颜一定祸水吗?性感刺激对男性在任务表现中自我控制的影响”) 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评估获得“优”(中国本土品牌成长与创新研究,课题负责人:赵平,批准号:70632003),2011年 2011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童璐琼,郑毓煌,朱睿,赵平,“金钱概念对消费者对于实用品和享乐品选择的影响”) 2011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童璐琼,朱睿,郑毓煌,赵平,“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Ambient Temperature on Consumers-Cognitive Performance”) 2011年教育部全国博士生论坛(管理学)优秀论文奖 (童璐琼,郑毓煌,赵平,“基于奢侈品消费的市场细分研究”) 2011年教育部全国博士生论坛(管理学)优秀论文奖(鞠雪楠,郑毓煌,胡左浩,“不确定性下沉默成本效应随时间推移的递增”) 2010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郑毓煌,刘晓,“产品排列分类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 2010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董春艳,郑毓煌,夏春玉,“陌生人存在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研究”) 2009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郑毓煌,董春艳,“决策中断对消费者自我控制决策的影响”) 2009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童璐琼,郑毓煌,赵平,“工作努力与购物慷慨”)

研究领域

致力于传播科学的营销理念与方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专著与章节 诺埃尔·凯普、郑毓煌(2018),《销售为先》,中信出版集团,北京。 郑毓煌(2016),《营销:人人都需要的一门课》,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 郑毓煌、苏丹(2016),《理性的非理性》,中信出版集团,北京。 郑毓煌、苏丹(2014),《理性的非理性》(繁体中文版),高等教育出版公司(智胜图书),台北。 诺埃尔·凯普、柏唯良、郑毓煌(2012),《写给中国经理人的市场营销学》(中文版),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 诺埃尔·凯普、柏唯良、郑毓煌(2012),《市场营销学》(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Capon, Noel, Willem Burgers, and Yuhuang Zheng (2011), Marketing for China's Managers: Current and Future (2nd Edition), Wessex Press, New York. Zheng, Yuhuang and Dan Su (2010), "Hedonic vs. Utilitarian Consumption in China," in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Marketing in China: Theories and Practices (ed., Cheng-Lu Wang), New York, NY: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9-224. 郑毓煌(1998),第十三章:房地产定价策略,《建筑市场与房地产营销》(主编:刘洪玉、丛陪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 发表的重要观点 郑毓煌(2015),“保护消费者权益,打造中国品牌”,《文汇报》,2015年3月15日。 郑毓煌(2015),“中国需要国家营销战略”,《文汇报》,2015年1月23日。 郑毓煌(2015),“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营销?”,《清华管理评论》,2015年第1-2期。 郑毓煌(2014),“乔布斯之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4年第7期。 郑毓煌(2014),“ING DIRECT:传统银行的颠覆者”,《清华管理评论》,2014年第6期。 郑毓煌(2013),“奇妙的对比效应”,《清华管理评论》,2013年第5期,58-64。 郑毓煌(2013),“什么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清华管理评论》,2013年第2期,14-17。 发表的同行评审论文 Kivetz, Ran, Oleg Urminsky, and Yuhuang Zheng (2006), "The Goal-Gradient Hypothesis Resurrected: Purchase Acceleration, Illusionary Goal Progress, and Customer Reten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3 (1), 39-58. (Finalist, 2011 William O'Dell Best Paper Award; Finalist, 2007 Paul Green Best Paper Award) Kivetz, Ran and Yuhuang Zheng (2006), "Determinants of Justification and Self-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5 (4), 572-587. Kivetz, Ran and Yuhuang Zheng (2006),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Self-Control," in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ume 33 (eds. Cornelia Pechmann and Linda L. Price), Duluth, MN: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594. Zheng, Yuhuang and Ran Kivetz (2007), "Effort, Excellence and Income Stinginess: How Do People Justify Self-Gratification?", in European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 8 (eds. Stefania Borghini, Mary Ann McGrath, and Cele C. Otnes), Milan, Italy :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Zheng, Yuhuang and Ran Kivetz (2009), "The Differential Promotion Effectiveness on Hedonic versus Utilitarian Products"; in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 36 (eds. Ann L. McGill and Sharon Shavitt), Duluth, MN: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565. Tong, Luqiong, Yuhuang Zheng, and Ping Zhao (2013), "Is Money Really the Root of All Evil? The Impact of Priming Money on Consumer Choice," Marketing Letters, 24 (2), 119-129. Chen, Rui, Yuhuang Zheng, and Yan Zhang (2016), "Fickle Men, Faithful Women: Effects of Mating Cues on Men's and Women's Variety-Seeking Behavior in Consump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ogy,26 (2),275-282. Kivetz, Ran and Yuhuang Zheng (2017), "The Effects of Promotions on Hedonic versus Utilitarian Purchase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7 (1), 59-68. Tao, Tao, Bob Wyer, and Yuhuang Zheng (2017), "The Scale Range Effect on Numerical Information Judgment: A TWO-Process Mode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6 (3), 409-427. Tong, Luqiong, Rui (Juliet) Zhu, Yuhuang Zheng, and Ping Zhao (2018), " Warmer or cooler.pdf "Marketing Letters, 29 (3), 337–350. Cao, Zhijing, Yuanyuan Zhou, and Yuhuang Zheng (2019), "How Affective Cues Influence the Perceived Value of Artwork," Social Behaivor and Personality, 47 (1), e7325. Zhao, Xiaohua, Yuhuang Zheng, and Fang Wan (2019), " Unrelated Efforts Trigger Wishful Winning? The Impact of Extraneous Effort on Judgments of Winning Probability among Chinese Consumers.pdf ," Asia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郑毓煌(2007),理由启发式:消费者购买或选择享乐品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决策过程,《营销科学学报》,3(4),2007年12月,63-71。 刘红艳、王海忠、郑毓煌(2008),微小属性对品牌评价的放大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49,2008年12月,103-112。 董春艳、郑毓煌、夏春玉、赵平(2010),他人自我控制行为对观察者自我控制决策的影响,《营销科学学报》,6(2),2010年6月,1-13。 董春艳 、郑毓煌(2010),消费者自我控制:文献评述与研究展望, 《经济管理》,2010年11期, 170-177。 张黎、郑毓煌、吴川(2011),消费者的调节聚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营销科学学报》, 7(1),2011年3月,15-34。 郑毓煌、董春艳(2011), 决策中断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 《营销科学学报》, 7(1),2011年3月,1-14。 董春艳、郑毓煌、夏春玉(2011),陌生人存在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营销科学学报》,7(2),2011年6月,32-44。 童璐琼、郑毓煌、赵平(2011),借我一双时间的慧眼:时间概念对消费者有益品和有害品选择的影响,《营销科学学报》,7(3),2011年9月,42-50。 童璐琼、郑毓煌、赵平(2011),"努力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心理学报》,43(10),2011年10月,1211−1218。 童璐琼、郑毓煌、赵平(2011),基于奢侈品消费的细分市场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2011年增1期,52-58。 鞠雪楠、郑毓煌、胡左浩(2011),不确定性下沉默成本效应随时间推移的递增,《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2011年增1期,13-18。 范筱萌、郑毓煌、陈辉辉、杨文滢(2012),混乱的物理环境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营销科学学报》,8(4),2012年12月,71-78。 吴川、张黎、郑毓煌、杜晓梦(2012), 调节聚焦对品牌延伸的影响:母品牌类型、母品牌与延伸产品匹配类型的调节作用,《南开管理评论》, 15 (6),2012年12月, 51-61。 袁少锋、郑毓煌、李宝库(2013),我能买来爱吗?配偶吸引目标对女性炫耀性消费倾向的影响,《营销科学学报》,9(2),2013年6月,39-55. 陈辉辉、郑毓煌、范筱萌(2013),混乱有益?混乱的物理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营销科学学报》,9(4),2013年12月,90-100. 陈瑞、郑毓煌、刘文静(2013),中介效应分析:原理、程序、Bootstrap方法及其应用,《营销科学学报》,9(4),2013年12月,120-135. 刘蕾、郑毓煌、陈瑞(2015),选择多多益善?选择集大小对消费者多样化寻求的影响,《心理学报》,47(1),2015年1月,66-78. 陈瑞、郑毓煌(2015),进化的女性生理周期:波动的繁衍动机和行为表现,《心理科学进展》,23(5),2015年5月,836-848. 陈辉辉、郑毓煌(2015),情境因素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文献评述与研究展望,《营销科学学报》,11(2),2015年6月,51-68。 陈瑞、郑毓煌(2015),孤独感对不确定消费偏好的影响:新产品、产品包装和概率促销中的表现,《心理学报》,47(8),2015年8月,1067-1076。 周圆圆、陈瑞、郑毓煌(2017),重口味食物会使人变胖?咸味对食物热量感知的影响,《心理学报》,49(4),2017年4月,513-525.

学术兼职

郑毓煌教授曾应邀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商学院、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乔治亚大学、京都大学、奥克兰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大学及商学院进行演讲,在世界知识论坛(WKF)、美国营销科学年会(ISMS)、美国消费者研究年会(ACR)、美国消费者心理年会(SCP)、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JMS)、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中国时尚产业高峰论坛、新西兰中国商业论坛等多个国内外学术界及政商界顶级会议进行主题演讲及论文演讲,并曾应邀担任沃顿商学院(Wharton)互动媒体创新中心中国会议的联合主席。 社会兼职上,郑毓煌教授目前是美国营销科学研究院(MSI)会员,中国消费者研究论坛联合发起人及副主席,教育部全国博士生论坛(管理学)营销学科总协调人,《营销科学学报》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咨询专家、重点/面上/青年项目评审专家和项目后评估专家,国家质检总局全国品牌价值委员会技术专家委员,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的评论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