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谢德仁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9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经济学(会计学)学士 199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管理学(会计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98年8月-1999年6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讲师 1999年7月-2005年11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 2005年12月-至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学术兼职 2007.8至今,会计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2014.1- ,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2010.8-2014.7,2014.10-2018.10,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与成本分会 第七、八届理事会副会长 2006.8-2010.7,中国会计学会财务和成本分会 理事会常务理事 2009年-至今,中国会计学会 资深会员(首批) 2003年-2008年,中国会计学会 个人会员(首批) 2005年至今,经济研究(中文) 审稿人 2006年至今,南开管理评论(中文) 审稿人 1999年至今,会计研究 审稿人 2002年至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通讯评议专家 1999年至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员 2001-2002年,国家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教科书编撰委员会 委员 1999-2001年,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中英文) 审稿人

研究领域

会计学、新制度经济学与企业理论交叉研究、资本市场与会计准则制定、公司治理与经理人激励、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期刊论文 何贵华, 廖珂, 谢德仁,“金融机构内部的信息流动:来自券商股权质押业务的证据”,世界经济,7期,207-232页,2021 张新一, 崔宸瑜, 谢德仁,分红都是为了回报投资者吗——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与分红动机异化,会计研究,8期:107-123页,2021 谢德仁,“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十问”,财会月刊,21期,22-27页,2021 廖珂,谢德仁,张新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并购——基于市值管理的视角”,会计研究,10期,97-111页,2020 谢德仁, 刘劲松, 廖珂, "亟待走出的“双庞氏”陷阱", 经济观察报, 21期, 2020 谢德仁, 刘劲松, 廖珂, "A股公司资本回报支付能力总体分析(1998-2018)——基于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视角", 财会月刊, 19期, 9-31页, 2020 郑登津, 谢德仁, 袁薇, "民营企业党组织影响力与盈余管理", 会计研究, 5期, 62-79页, 2020 谢德仁, 张梅, "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之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 会计研究, 2期, 3-15页, 2020 谢德仁, 何贵华, 黄亮华, "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提升了吗?", 投资研究, 3期, 39卷, 35-56页, 2020 谢德仁, "推动结构性去杠杆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证券报, A07版期, 2018 郑登津, 谢德仁,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企业捐赠", 金融研究, 9期, 151-168页, 2019 谢德仁, "放开IPO存量发行:华宝股份式分红争议的解决之道", 商业周刊(中文版), 6期, 9-10页, 2019 谢德仁, 何贵华, 廖珂, "券商的股权质押业务与其分析师荐股评级的乐观偏差", 会计研究, 8期, 18-24页, 2019 谢德仁, 张新一, 崔宸瑜, "经常性与非经常性损益分类操纵——来自业绩型股权激励“踩线”达标的证据", 管理世界, 7期, 167-181页, 2019 谢德仁, 廖珂,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 会计研究, 8期, 21-27页, 2018 谢德仁, 崔宸瑜, 汤晓燕, "业绩型股权激励下的业绩达标动机和真实盈余管理", 南开管理评论, 1期, 159-171页, 2018 谢德仁, 王康, 廖珂, "市场化方式化解股票质押风险", 中国证券报, A08版页, 2018 廖珂, 崔宸瑜, 谢德仁,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 金融研究, 4期, 172-189页, 2018 谢德仁, "培育现金增加值创造力 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A08期, 2018 谢德仁, 廖珂, 郑登津,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 会计研究, 3期, 3卷, 30-38页, 2017 林乐, 谢德仁, "分析师荐股更新利用管理层语调吗?——基于业绩说明会的文本分析", 管理世界, 11期, 0卷, 125-145页, 2017 谢德仁, 崔宸瑜, 廖珂, "上市公司“高送转”与内部人股票减持:“谋定后动”还是“顺水推舟”?", 金融研究, 11期, 158-173页, 2016 谢德仁, 张梅, "论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重构——兼析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分红能力", 会计研究, 3期, 21-28页, 2016 谢德仁, "投资者会听话听音吗?——基于管理层语调视角的实证研究", 财经研究, 7期, 42卷, 28-39页, 2016 德仁、郑登津、崔宸瑜,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潜在的“地雷”吗?——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的研究,《管理世界》,第5期, 128-140,2016 黄亮华、谢德仁,核准制下IPO市场寻租研究——基于发审委员和承销商灰色关联视角,《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20-35,2016 刘永涛,陈运森,谢德仁,郑登津,“董事连锁网络与会计政策趋同——基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的证据”,中国会计评论,1期,13卷,pp. 1-28,2015/3/16 谢德仁,林乐,“管理层语调能预示公司未来业绩吗?”会计研究,2期,pp. 20-27,2015/2/15 刘永涛,陈运森,谢德仁,郑登津,“IPO前的业绩压力、现金流约束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南开管理评论,6期,pp. 72-82,2014/12/15 谢德仁,汤晓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的“10%/20%”现象探究”,证券市场导报,5期,pp. 26-33,2014/5/21 谢德仁,汤晓燕,“股利保护、股权激励工具选择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投资研究,2期,33卷,pp. 77-88,2014/2/10 谢德仁,姜博,刘永涛,“经理人薪酬辩护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财经研究,1期,pp. 125-134,2014/1/3 谢德仁,林乐,“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分析——基于上证红利50指数成份股的数据”,证券市场导报,12期,pp. 43-48,2013/12/10 黄亮华,陈运森,谢德仁,“注册会计师考试、签字会计师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中国会计评论,3期,11卷,pp .343-366,2013/9/23 林乐,谢德仁,“实际控制人监督、行业竞争与经理人激励:来自私人控股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9期,pp. 36-43,2013/9/15 谢德仁,“独立董事津贴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吗: 信号显示抑或激励”,管理学家(学术版),6期,pp. 52-70,2013/3/20 谢德仁,黄亮华,“代理成本、机构投资者监督与独立董事津贴”,会计研究,2期,pp. 92-102,2013/2/23 谢德仁,“企业分红能力之理论研究”,会计研究,2期,pp. 22-32,2013/2/15 陈运森,谢德仁,黄亮华:“董事的网络关系与公司治理研究述评”,南方经济,12期,2012/12/15 谢德仁,汤晓燕:“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本地化与公司盈余质量”,审计研究,6期,pp. 90-96,2012/11/28 谢德仁,陈运森,“董事网络:定义、特征和计量”,会计研究,3期,pp.44-51,2012/3/21 陈运森,谢德仁,“董事网络、独立董事治理与高管激励,金融研究”,2期,pp. 168-182,2012/2/28 谢德仁,林乐,陈运森,“薪酬委员会独立性与更高的经理人报酬- 业绩敏感度——基于薪酬辩护假说的分析和检验”,管理世界,第1期,pp. 121-140,2012/1/26 谢德仁,2011,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第3期:19-26。 陈运森、谢德仁,网络位置、独立董事治理与投资效率,管理世界,第7期,pp.47-62,2011。 谢德仁、陈运森,业绩型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与股东财富增长,金融研究,pp.99-114, 2010 谢德仁,2010,再论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会计研究,第7期,pp.11-18, 2010 谢德仁、陈运森,金融生态环境、产权性质与负债的治理效应,经济研究,第5期,pp.118-129, 2009 谢德仁,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盈余管理: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学家(学术版), 1期, 1卷, pp. 17-28, 2008 谢德仁, 张高菊, “金融生态环境、负债的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 第12期,pp.43-50, 2007 谢德仁, “经理人激励的细分:隐藏行动、努力成本和风险厌恶”, 南开管理评论 , 第 4期, pp. 29-35, 2007 专著 谢德仁, 郑登津,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China (Chapter 4 of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Accounting in China)", Routledge, 2018 Deren XIE, 《关于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谢德仁,2004,《经理人激励与股票期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 谢德仁,2001,《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三联书店与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