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郝振平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95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会计与财务系,博士后 1992 天津财经学院,会计系,博士 1987 天津财经学院,会计系,硕士 1982 天津财经学院,管理系,学士 工作经历 1/1999-至今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教授 9/2006–8/2007 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6/1995-1/1999 天津财经学院审计系,副教授,副主任,主任 3/1995-6/1995 天津财经学院会计系,副教授,国际会计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所获荣誉 天津市优秀教师 天津市“九五”立功奖章(1998年)

研究领域

审计理论与实务、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跨国公司与国际会计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期刊论文 郝振平, "内部审计应大力发展文化审计", 中国内部审计, 9期, 1页, 2017 陈武朝, 郝振平, 张海燕,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分析师业绩预测--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中国会计评论, 15卷, 35-52页, 2017 陈武朝, 郝振平, 张海燕, "内部控制缺陷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中国会计评论, 3期, 15卷, 35~52页, 2017 郝振平, "审计实践的发展对审计基本概念的影响", 中国审计评论, 1期, 5卷, 1-11页, 2016 唐志豪,郝振平:我国电子政务审计的现实模式,《审计研究》,2014年第5期。 郝振平:完善权力制约机制 推进预算体制改革,《中国审计》2014年第14期。 郝振平:COSO委员会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中国内部审计》2014年第3期。 唐志豪、郝振平:我国电子政务审计研究,《审计研究》2013年第5期。 郝振平:国家审计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迈上新台阶,《中国审计》,2011年第14期。 郝振平、陈武朝: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公司业绩:一项经验检验,《财经研究》2010年第3期。 郝振平、赵小鹿: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研究》2010年第10期。 郝振平:以科学审计理念为指导 发挥审计“免疫”功能,《中国审计》2009年第21期。 郝振平:政府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目标的思考,《中国审计》2008年第19期。 郝振平:政府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分析,《审计研究》2009年第2期。 P.W. Senarath Yapa 、郝振平:中国会计职业发展中的当前趋势分析,《亚洲会计评论》2007年第15期。 会议论文 陈武朝, 郝振平, 张海燕,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分析师业绩预测-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第十五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 15期, 下卷, 231-246页, 2016 郝振平、Yapa:中国会计职业的发展,第八届会计史国际研讨会,澳大利亚Ballarat,2015年8月。 专著 《国际会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年 《审计学》第2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 《国际会计》第4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10月 《会计的国际透视》,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与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