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黄雪娜

个人简介

工作单位: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担任导师:行政管理专业和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硕士导师 教育经历: 1996.9-2000.7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 2000.9-2003.7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 2007.9-2010.7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 工作经历: 2003年7月于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 三、主讲课程 《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心理学》、《教育管理》 研究成果 主要科研课题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转居”居民社会变迁适应机制及国家治理对策研究》,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6YJC630041),2016/01-2018/12,8万元,主持人,在研。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辽宁省农业转移人口心理适应机制及公共政策路径选择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L14DGL048),2014.12-2016.12,主持人,延期结题; 3.《沈阳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沈阳市科学技术软课题项目,(F11-263-5-09),2011.10-2014.10,10万元;主持人,已结题。 4.《辽宁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教育对策探析》,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0066),2010.3-2012.3,主持人,已结题; 5.《农村宅基地价值重构、区域差异与土地策略调整》,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5YJC790096),2015/01-2017/12,8万元,参与,在研。 6.《青年科学家创造力发展规律及青年科学基金管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J0924012),2009.6-2010.6,,8万元,参与(排名第4),已结题。 7.《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心理融合:一项关于沈阳市农转居居民社会心理处境的研究》,(2008lslktjyx—65),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基金项目,2008.3-2009.3,2千元,主持人,已结题。 8.《沈阳市农民村剩余劳动力路径选择研究》,(I063273-5-00),沈阳市科学技术软课题项目,2006.6-2008.6,10万元,主持人,已结题。 主要学术奖励 1.研究项目《沈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的路径选择研究》,荣获沈阳市农村科技推广奖,副省级,沈阳市人民政府,3等奖,2011.05,个人排名第1; 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的本土化研究》,获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副省级,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2等奖,2014.07,个人排名第1; 3.《近30年来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现状与新进展》,获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副省级,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优秀奖,2010.09,个人排名第1; 4.《社会变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会优秀论文,学会级,中国心理学会,3等奖,2009.11,个人排名第1; 5.《近30年来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现状与新进展》,荣获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会优秀论文,学会级,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等奖,2008.04,个人排名第1。 主要观点 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理论一直在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理论的繁荣,是社会心理学取得进步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理论家们首先预设了超越时空的、稳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规律的存在,它给自己确定的任务就是要从许多具体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这些规律,以形成理论。理论的抽象、概括程度越高,适用的范围就越大。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热衷于建构跨历史、文化背景的“大理论”或“纯理论”,如行为主义等。20世纪中叶以来,理论家们意识到,真正能够跨历史文化的“大理论”是不存在的。因此,当代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向之一就是:抛弃了建立统一理论的企图,而代之以寻求所谓“中等范围理论”。中等范围理论不是像传统大理论那样,要对全部社会心理、行为模式找出普遍规律,而是仅仅对某一方面做出解释,如认知失调理论对态度改变做出解释,同时,这些理论的某些观点带有大理论的取向,如社会学习理论就是受到了行为主义的影响。

研究领域

公共管理、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经济管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代表性论文 1.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定量分析与对策建议,《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作者,2014(4):186-192,中文核心。 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的本土化研究,《学习与探索》, 第1作者,2013(2): 36-40, CSSCI; 3.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质性探讨,《科技成果纵横》,独立作者,2012(5): 44-49; 4.职业价值观研究述评与反思,《学习与探索》,独立作者,2011(2): 48-49,CSSCI; (5)转型期“农转居”居民社会心理处境的实证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作者,2010(3):152-157,CSSCI; 6.近30年来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现状与新进展,《社会科学辑刊》,第1作者,2010(3): 54-59, CSSCI。 7.英、德、法三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体系比较,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10):26-30,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转载,第1作者,2010(2):87-89; 8.社会变迁感知对农转居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 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会论文摘要集,第1作者,2009(11):35;(摘要论文) 9.英、德、法三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体系比较,《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10):26-30,第1作者,中文核心; 10.科技、教育、经济互动——美国菲尔法克斯县科技产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科技成果纵横》,独立作者,2002(4):8-9; 11.专业发展学校与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4):149-155,第1作者,中文核心。 12.Factors influencing depression in Chinese civil servan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18,46(8)。第1作者 主要著作 1.《组织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0,合著,副主编; 2.《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合著; 3.《人生的心理智慧》,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合译。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