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魏宝涛

个人简介

男,1977年11月生,满族,中国共产党党员,辽宁铁岭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艺学专业博士,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广告学系主任,传播学硕士、广告学本科学科建设负责人。 学习及工作简历: 1997.09-2001.06 辽宁大学中文系广告学专业本科学习; 2001.09-2004.06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2004.09-2007.06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2007.07- 现在 历任辽宁大学文学院广告学系讲师、副教授;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副教授。 开设主要课程: 本科课程:专业课程《市场营销学》、《视听语言》、《广告法规》、《广告文化学》、《社会学概论》、《媒介与大众文化》、《数字营销前沿》;《媒介文化导论》(校选通识课) 研究生课程:《社会化营销与传播》、《人际传播》、《公共关系研究》、《文化与传播研究》、《互联网社会学》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1】主持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4BZW035 【2】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学科交叉视野下的《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1949-2000)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751087 【3】主持完成2010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1980-2000)研究,项目编号:W2010182 【4】2014年12月,主持完成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告学专业本科“四维互导”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D091211005,结项验收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5】主持完成辽宁大学第五批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四维八化多元互动”的广告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YB0001) 【6】主持完成辽宁大学校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青年基金(编号:2010LDQN43):辽宁动漫“完整”产业链拓展的对策研究 【7】2017年4月参与完成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告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在线培训研究,验收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所获荣誉奖励: (1)2013.01,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成果:《基于广告大赛的优化创新“四维互导”人才培养模式》,颁奖单位:辽宁省教育厅。证书号:201200110100504 (2)2016.06,荣获辽宁大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竞赛,三等奖。颁奖单位:中国共产党辽宁大学委员会。 (3)2014.07,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辽宁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证书编号:20141161903,颁奖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4)2013.08,荣获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优秀成果三等奖,证书编号:lnskxshdy-2013-3-01-01,颁奖单位: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5)2012.11,荣获第六届“中国策”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颁奖单位:中国商务广告协会。 (6)2014.12,荣获第十三届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颁奖单位: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组委会。 (7)2014.12,荣获第八届“中国策”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颁奖单位:中国商务广告协会。 (8)2017.03,荣获第14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秋季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颁奖单位:中国广告协会。 (9)2016.06,荣获第14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春季赛,“杰出指导教师”称号,颁奖单位:中国广告协会。 (10)2016.03,荣获第13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秋季赛,“杰出指导教师”称号,颁奖单位:中国广告协会。 (11)2014.06,荣获第12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颁奖单位:中国广告协会。 (12)2015.06,荣获第13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颁奖单位:中国广告协会。 (13)2019.01,荣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秋季赛比赛,“金奖指导教师”称号,颁奖单位:中国广告协会。 (14)2019.06,荣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春季赛比赛,“金奖指导教师”称号,颁奖单位:中国广告协会。 (15)2018.07,荣获“礼拜天”杯2018辽宁省大学生广告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奖单位:2018辽宁省大学生广告大赛组委会。

研究领域

近年主要从事媒介文化与传播研究、广告学理论与实务、品牌创意传播管理、品牌社会化营销与传播教学与实践、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教学与实践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出版专著: (1)《文艺报》与“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年6月版; (2)《跨学科交叉视野下的<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2月版(即出); (3)《爱阅读--每天读一点经典美文》(中国卷上、下),沈阳:辽海出版社,2012年8月版; 代表性论文: (1)《文艺报》(1982-1984)与“社会主义新人”塑造,《文艺争鸣》2016年第5期,64-73页。CSSCI (2)从“互动”到“运动”: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的意义构筑与弱化,《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8期,44-48页。CSSCI (3)《文艺报》(1981-1988)与新时期“文艺家职责”观念演进,《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3期,104-110页。CSSCI (4)在“媒介、社会与文化”场景中观照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以《文艺报》为中心,《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09-114页。CSSCI (5)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与网络情绪传播,《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6期,73-79页。 (6)《文艺报》与“十七年”大众读者批评舆论建构,《南都学坛》,2012年第3期,62-65页。 (7)媒介批评的由来及发展,《媒介批评》,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5-215页。 (8)《文艺报》与“文学主体性”和“向内转”问题讨论探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84-88页。 (9)《文艺报》(1981-1988年)与“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论争--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为视角,《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88-93页。 (10)《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舆论空间建构—以“舆论姿态与内容指向(1978-1980)”为视角,《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82-86页。 (11)《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主题场域”的建构—以“资料整理”作为方法,《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79-83页。 (12)微信朋友圈的“社群空间”与认同感,《艺术广角》2016年第2期,78-85页。 (13)首都主流门户网站公益广告传播动态研究报告,收入《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3-2014)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4年6月版,第160-171页。 (14)首都网络文化与网络空间治理动态研究报告,收入《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年3月版,第66-84页。 (15)本位、类型、审美:国产儿童剧精神品质的要素,艺术广角,2013年第6期。第82-87页。 (16)“失独家庭”的媒介话语与形象建构分析——基于知网(CNKI)报纸全文数据库的内容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第133-142页。 (17)“爆款”微信公众号中的网络情绪传播,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第77-83页。 (18)东北地区房地产报纸广告的营销诉求与内容表现分析--以《生活报》《新文化报》《半岛晨报》为研究样本,现代广告,2018年第21期。第35-45页。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高校教师培训专家、教育部第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任课高校骨干教师、沈阳市广告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经典传播“虎啸奖”终审专家评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辽宁分赛区专家评委,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终审专家评委、2019学院奖春季赛全场大奖评委、沈阳市青年学术导师、沈阳市青年创业导师、辽宁大学创新创业导师、上海得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尔塔蓝”学界特别顾问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