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方明

个人简介

辽宁大学文学硕士,南开大学哲学博士,美国俄勒冈大学访问学者。“辽宁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任教以来共讲授《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原著导读》《道家哲学》《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等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 方明曾师从王向峰、高楠、杨恩寰、薛富兴等著名美学家,主攻中国美学史研究方向,并逐渐扩及老庄道家等中国哲学的其他领域,形成了以原始思维和早期审美意识为主要着眼点的学术特色。于美国俄勒冈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期间,师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教授,从事体验美学和语言哲学的研究项目,将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中国古文字符号的哲学解读,从而寻找到甲骨文字符号学的独特研究视角。 主持的各级项目课题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甲骨文表意结构的美学研究”。 2.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甲骨文形意关系的美学研究”。 3.辽宁省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文化整合视野下的庄子哲学”。 4.辽宁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生存论视野下的庄子美学范畴研究”。 主要学术获奖 1.沈阳市政府奖: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2.辽宁省哲学学会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3.辽宁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及科研奖励。

研究领域

主攻中国美学史研究方向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老庄道家哲学系列论文,如:《庄子“真”的生存意蕴》《“真”之哲学追问与庄学思想的流脉》《庄子“本真”的生存境域及其言说方式》《〈老〉〈庄〉〈易〉中“象”的哲学体系及文化影响》等。 2.甲骨文字符号学系列论文,如:《论甲骨文的“象形表意”性质》《论甲骨文“以形表意”的特质》《从甲骨文字的构形看商代审美意识的特点和规律》《甲骨文字反映的商代艺术活动及审美意识》《从甲骨文看原始文身艺术的功能与文化意义》等。 3.中国美学史系列论文,如:《以“真”为本的生存论美学》《论〈二十四诗品〉的理论性质——兼谈“意境”与“风格”的比较》《论“以禅喻诗”》《〈诗品〉中“怨”的诗学意义》等。

学术兼职

中华美学会会员、辽宁省哲学学会会员、沈阳市孔学会会员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