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石庆环

个人简介

吉林双辽人。1982年1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文明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黑龙江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辽宁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美国政治制度史和外国法制史(英美宪政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6——2014年,曾四次赴美国进行学术访问和研究。著有《美国文官群体研究》和《20世纪美国文官制度与官僚政治》等书;并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美国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社会科学战线》、《求是学刊》、《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贵州社会科学》、《北方论丛》和《辽宁大学学报》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摘录。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制度改革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获省政府、市政府及校级科研奖励,曾获辽宁大学“三育人”和辽宁大学“巾帼建业”和 “最美辽大女性”等多个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主要科研项目】 1.“二战以来美国中产阶级构成的变化——以文官群体为研究中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7~2011,10),主持人。 2.“美国联邦政府治理腐败研究(1883—197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7~2018,10),主持人。 3.“英美两国执政党官员选拔制度研究”,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制度改革项目(2008,4~10),主持人。 4.“20世纪美国文官制度与官僚政治研究”,美国政府富布莱特基金项目 (2001,9~2002,9),主持人。 5.“中西官僚政治研究”,美国基督教高等教育亚洲联合董事会基金项目(1997,8~1998,8),主持人。 6.“19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结构演变研究”,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3,6-2016, 6),主持人。 7.“全球视野下的东亚史研究:朝鲜战争与美国决策层内的权力斗争”,韩国财团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2013,1-2013, 12),主持人。 【主要获奖】 1.2015年获得辽宁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2.2013年获得辽宁省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 3.2012年获得辽宁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4.2012年获得沈阳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5.2011年获得辽宁省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 6.2003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著作成果一等奖。 7.2002年获得美国国务院教育处富布莱特项目奖。 8.2002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政治学系外国学者交流奖。 9.2001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泛美分院学术讲座奖。 【讲授课程】 1.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 2.本科专业选修课程:《美国史》、《欧美公务员制度研究》。 3.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历史学前沿专题讲座》:《美国大国道路研究》、《美国文官群体研究》和《中西官僚政治比较研究》。 4.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世界现代史专题》、《美国史文献》。 5.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程:《美国史专题》、《美国政治制度史》》。 6.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外国法制史》。 7.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程:《英美宪政史》。 【担任导师】 1998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1998年2名,1999年2名,2000年1名,2001年2名,2002年2名,2003年2名,2004年2名,2005年4名,2006年2名,2007年4名,2008年3名,2009年6名,2010年5名,2011年3名,2012年4名,2013年4名,2014年5名,2015年4名。 2016年起指导博士研究生:2016年1名。

研究领域

世界近现代史、美国政治制度史、外国法制史、英美宪政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美国文官群体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20世纪美国文官制度与官僚政治》,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中西官僚政治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4.“二战后美国女性中产阶级地位变化的历史思考”,《史学集刊》2015年第2期。 5.“立法与反腐:美国联邦政府腐败治理研究”,《辽宁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6.“美国联邦政府腐败治理研究:从《彭德尔顿法》的视角观察”,《求是学刊》2015年第3期。 7.“杰克逊总统与美国联邦政府腐败之缘起”,《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8.“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学术研讨会综述”,《世界历史》2013年第3期。 9.“论朝鲜战争决策中美国高层内的政见分歧与权力斗争”,《辽宁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10.“美国总统行政权来源及其制约因素解析”,《西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11.“论文官群体在20世纪英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辽宁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12.“20世纪美国黑人中产阶级的构成及其社会地位”,《求是学刊》2012年第4期。 13.“美国中产阶级的‘政治异化’现象与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辽宁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式中产阶级”形成时期的文官群体”,《史学集刊》2011年第1期。 15.“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成因”,《辽宁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6.“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结构变迁及其特征”,《辽宁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7.“论美国联邦文官管理机构的历史演变”,《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2期。 18.“美国利益集团‘游说’高级职业文官现象的历史考察”,《辽宁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9.“文官群体地位的提升与战后美国中产阶级构成的变化”,《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20.“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的历史考察”,《史学集刊》2008第6期。 21.“行为约束体系与美国文官的职业道德”,《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2.“论美国文官群体的历史演变”,《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 23.“职业保障体系与美国文官的社会地位”,《辽宁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4.“论美国公务员考试形式多样化”,《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25.“美国联邦文官培训制度的历史考察”,《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期。 26.“美国文官培训方式方法及其历史演变”,《辽宁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7.“论20世纪末美国文官考核制度的变革”,《史学集刊》2006第2期。 28.“美国联邦文官考试制度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9.“从‘大陆边疆’到‘全球边疆’:美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辽宁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0.“20世纪初工商企业的科学化管理与美国政府行政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1.“卡特总统与1978年美国文官制度改革”,《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 32.“论美国文官制度的三项基本原则: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谈起”,《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3.“从艾森豪威尔到卡特:美国文官高级行政职位的建立”,《求是学刊》2002年第6期。 34.“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到《1978年文官制度改革法》:美国文官的政治化历程”。《探究美国——纪念丁则民先生论文集》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 35.“英美文官制度的模式差异及其历史影响”,《世界历史》2001年第6期。 36.“论美国文官退伍军人优待政策的历史演变”,《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37.“20世纪美国文官制度的历史回顾”,《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 38.“公务员录用原则与近现代西方人事管理制度的变革”,《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 39.“欧美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特点及其历史影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40.“西欧公务员制度的类型特征及其历史演变”,《史学集刊》2000年第2期。 41.“科举制度、公务员制度与古代中国和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官僚政治”,《文明比较研究》2000年第1期。 42.“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的传承——中西政治史上的一个交汇点”,《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 43.“文官势力的膨胀与美国政治结构的潜在危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44.“国会、文官、利益集团——美国政治结构的新模式”,《求是学刊》1993年第3期。 45“论美国文官与总统的权力冲突”,《北方论丛》1993年第3期。 4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官职位分类制度特点论略”,《求是学刊》1992年第6期。 4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官职位分类制度的历史演变”,《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4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求是学刊》1991年第3期 4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官结构的变化”,《求是学刊》1990年第2期。 50.“第二次世界大战应以太平洋战争为起点”,《求是学刊》1987年第6期。

学术兼职

兼辽宁大学美国史研究中心和辽宁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