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赵旭

个人简介

男,吉林省长春市人,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专业。2000年至2006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为硕博连读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起就职于辽宁大学,现为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2010年至2011年度曾为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访问学者。2004年入职以来,曾为历史学院主讲专业基础课(1)“中国历史文献学”,并曾于2009年承担了校选课(2)“世界语史”、专业选修课(3)“中国法制史”、(4)“中国哲学思想史”的教学工作。自2011年起,为历史学院的研究生讲授唐宋史研究专题课、中国古代史专题,2012年曾为美国留学生用英语讲授“中国文化概论”。从2014年开始,主讲古文字学(考古学专业课)、通选课“简明中国历史”、通识课“简明中国史”、夏季学期“《论语》英译”、研究生史料学。2017年被聘任为辽宁大学“蒲河学堂”任课教师,以“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献导读”。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唐宋制度史、社会史与文化史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专业学术论文: (1)《论北宋法律制度中“例”的发展》(《北方论丛》2004年第1期,约0.8万字); (2)《论宋代民间诉讼的保障与局限》(《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约1.2万字); (3)《唐宋死刑制度流变考论》(《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法理学法史学》2006年第1期转载,约1万字); (4)《论唐宋时期监狱制度的滞后与徒刑执行方式的变异》(《辽宁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法理学法史学》2006年第12期转载,约1万字); (5)《宋代赎刑制度考述》(《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约1万字)。 (6)《唐宋时期私家祖考祭祀礼制考论》(《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宋辽金元史》2009年第1期转载,约3.5万字。) (7)《论唐宋之际登闻鼓职能的强化及影响》(《唐史论丛》第11辑,2009年2月,三秦出版社,约1.2万字) (8)《“自首者,原其罪”之诠释及其司法实践》(《辽宁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约1万字) (9)《宋代以“重禄法”治吏惩赃政策评析》(《史学集刊》2010年第1期,约1.2万字) (10)《东亚传统丧礼“披髪”溯源——以朝鲜时代学者丁若镛等士大夫礼学观为核心的观察》(《奎章阁》第38期,首尔大学奎章阁国际韩国学研究院主办,2011年6月版,第235~251页,约1.2万字); (11)《唐宋“见舅姑”礼考论——以“辨方正位”的礼数之变为中心的观察》(《宋史研究论文集[2010]》,邓小南、杨果、罗家祥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版,第353~376页,约1.2万字); (12)《南朝抑或北朝——“因情制礼”与唐代礼学走向探析》(《新亚洲论坛第四辑——亚洲,走向更加深入的相互了解》,唐磊、姚胜等主编,首尔出版社,2011年8月版,第357~371页,约1.5万字); (13)《朝鲜王朝宗庙祭祀礼制研究》,(《延边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14)《魏晋南北朝与隋唐之际的变容——“郑学”、“王学”与唐代礼学走向探析》(《唐代江南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唐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 出版专著: (1)《唐宋法律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约45万字); (2)《朝鲜王朝礼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月,约30万字) 参编论文集一部(副主编): (1)《五代典制考》(任爽主编,中华书局,2007年3月,约25万字)。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