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汪银峰

个人简介

男,蒙古族,1978年生,吉林白山人,2001年毕业于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吉林大学 历史文献学语言文献专业 硕士,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汉语史及中国语言学史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辽宁大学文学院科研“十佳”教师。目前主要承担校内本科生课程《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小学概论》 等;主讲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汉语史》、 《汉语音韵学》。 主持的科研项目: (1)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域外汉籍《燕行录》所见明清语言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4BYY113;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八批特别资助“海外珍藏使行文献语言资料的挖掘与研究”,资助编号:2015T80673; (3)2014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明清河北音韵文献音系研究”,资助编号:2014M551829; (4)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元韵谱》与明清语音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40091; (5)2015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海外珍藏使行文献清代语言资料的挖掘与研究”,编号:WJQ2015019; (6)辽宁省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海外珍藏燕行文献所见满语之兴衰”,课题编号:2016lslktziwx-15; (7)辽宁省2010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近三百年来辽宁语音之变迁”,项目批准号:L10BYY002; (8)2010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语音的构成及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0lslktwx-66; (9)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域外汉籍《燕行录》与明清辽东语言研究”,课题编号:2013lslktziwx-42; (10)2009年度辽宁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黄钟通韵》与清代辽宁方音研究”,课题编号:2009LDQN12; (11)2014年度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燕行录’所见清代语言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编号:Y201409; (12)2016年辽宁大学第六批本科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课题编号:JG2016YB0051。 科研奖励 (1)《黄钟通韵》与辽宁语音研究,辽宁省2010-2011年度语言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汉语音韵学》课件,辽宁省2010年度第十一届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 (3)《元韵谱》音学思想与明末易学哲学思潮,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4)《满族学者在近代语音研究的贡献之一》,2012年度沈阳市第二十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优秀奖。 (5)2015年,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二层次。 (6)2015年12月,《年希尧<五方元音>与清代官话音》,福建省第六届辞书学、语言学优秀论文特等奖。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语言学、古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学术专著: (1)《元韵谱》与明清语音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2)明末以来内丘、尧山语音演变研究,专著,辽海出版社,2010年 (3)汉语音韵学通论,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音韵学论著指要与总目,副主编,作家出版社,2007年 (5)管子译注,第二作者,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学术论文: (1)也谈《五方元音》六韵三母下两套小韵对立,《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1期,cssci期刊 (2)“多咱”来源考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cssci期刊 (3)域外视角下朝鲜燕行使对清代汉语的认知与观感,《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cssci期刊 (4)朝鲜朝燕行文献与清代前期语言的使用——以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为中心,《域外汉籍研究集刊》2014年第十辑,cssci集刊 (5)《元韵谱》音学思想与明末易学哲学思潮,《周易研究》2012年3期,cssci期刊 (6)《奉天通志》所见清末民初奉天方言,《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5期,cssci期刊 (7)《元韵谱》与《五音集韵》,《华夏文化论坛》2013年第十辑,cssci集刊 (8)《再论〈五方元音〉的入声性质》,《辽宁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cssci期刊; (9)《元韵谱》入声字的文白层次,《东方语言学》2014年第十四辑。 (10)朝鲜朝燕行使眼中的满语,《满语研究》2014年第2期。 (11)域外汉籍《入沈记》与清代盛京语言,《满族研究》2013年1期。 (12)《满族学者在近代语音研究的贡献之一——<黄钟通韵>与辽宁语音研究》,《满族研究》2010年3期; (13)《元韵谱》与《西儒耳目资》、《等韵图经》音系比较研究,《汉字文化》2014年第2期。 (14)《从《元韵谱》、《五方元音》韵图结构看两者之间的关系》,《汉字文化》2010年第6期; (15)域外汉籍“燕行录”与东北方言研究,《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期。 (16)《四百年来河北内丘的声母演变》,《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2期; (17)《〈元韵谱〉版本考》,《文化学刊》2009年第1期。 (18)《试论〈元韵谱〉的声调系统》,《汉字文化》2008年5期; (19)《〈元韵谱〉声母系统的若干问题》,《佳木斯大学社科学报》2008年6期; (20)《〈元韵谱〉微母来源考》,《东疆学刊》2007年第1期; (21)《试论韵书的正统地位》,《汉字文化》2006年第5期; (22)《慧琳音义研究综述》,《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 (23)《奉天通志》对辽宁方言资料的保存,第二,《兰台世界》2011年11月。 (24)《汉语史分期研究分歧探因》,第二,《吉林大学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2期;

学术兼职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 理事 辽宁省语言学会 理事 中国语言学会 会员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会 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