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胡胜

个人简介

1969年生,辽宁海城人。199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辽宁省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儒林外史》研究会(筹)常务理事、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辽宁省国学研究会(筹)会长、辽宁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政府青年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 教学方面,为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选》《明清神魔小说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中国戏曲史》等课程。主讲的《中国文学史》为辽宁省视频共享精品课,参编的《明清小说分类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被评为2008教育部精品教材。 科研方面,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西游说唱文献整理与研究”(17BZW012)、“《西游记》跨文本研究”(10BZW05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西游记评点研究”(NCET-12-1011)、全国高校古委会资助项目“西游说唱辑校”(编号1637)等。先后出版《明清神魔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说西游记》(团结出版社)、《西游记研究》(辽海出版社)、《西游记戏曲集校注》(辽海出版社)等。先后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所获荣誉称号和奖项: 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6年,入选辽宁省优秀人才计划; 2007年,入选辽宁省教育厅“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2011年,入选辽宁省普通高校省级专业带头人; 2012年,入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 2013年,所率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入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论文《从铁扇公主形象的变迁透视百回本<西游记>创新》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8年); 论文《女儿国的变迁》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0年); 专著《西游记研究》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2012年); 论文《从心经地位的变迁看百回本西游记思想意蕴的转换》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6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论稀见戏<莲花会>与<收八怪>兼及“西游戏”的俗化倾向》,《文学遗产》2017年第4期; 2、《<西游记>与目连戏关系辨》,《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5期; 3、《由两种<平顶山>剧本看宫廷与民间“西游戏”的差异》,《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 4、《<西游记>与全真教关系辨说》,《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17年第5期全文转载。 5、《抄本<西游记记>批语试论》,《文献》2007年第2期; 6、《闽斋堂本<西游记>渊源探析》,《文学遗产》2008年第2期; 7、《世徳堂百回本<西游记>创新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8、《女儿国的变迁》,《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4期; 9、《从心经在<西游记>中地位变迁看小说意蕴转换》,《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10、《从铁扇公主形象演变透视百回本<西游记>艺术创新》,《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二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1、《 “梅”影“梦”痕—谈梅兰芳先生的三出“红楼戏”》,《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1期; 12、《试论荀慧生先生的“红楼”戏—以<红楼二尤>为中心》,《红楼梦学刊》2012年第3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