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敬华

个人简介

男,山东高唐人,汉族,中共党员。1981—1985年,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获教育学士学位;1985—2003年,在聊城教育学院工作;2003—2006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博士毕业来聊城大学任教至今。 开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应用伦理学、20世纪中国哲学、国外社会主义流派研究、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等。 教材、学术著作: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教材,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新编伦理学简明教程》,教材,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论要》,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4、《道德选择研究——以价值论为视角》,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科研项目: 1、201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朱熹《四书集注》政治伦理思想研究,主持人。 2、2011年,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事实与价值: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主持人。 3、2006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德选择研究——以价值论为视角,主持人。 获奖情况: 1、《民国时期有关孔子“一贯之道”的解读》,获2017年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2、《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论要》,获2015年聊城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3、《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探析》,获2012年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4、《道德悖论与道德选择》,获201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5、《为四海之人道立极、为世界之宗教立枢——唐君毅论儒学的宗教精神》,获2011年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6、《为四海之人道立极、为世界之宗教立枢——唐君毅论儒学的宗教精神》,获2011年聊城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7、《事实与价值:道德教育悖论及消解路径探析》,获2010年聊城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8、《事实与价值:道德教育悖论及消解路径探析》,获2010年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9、《道德选择研究——以价值论为视角》,获2009年聊城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思考》,获2009年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11、《道德选择研究——以价值论为视角》,获2009年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12、《事实、价值与道德选择》,获2008年聊城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13、《事实、价值与道德选择》,获2008年聊城大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14、《道德悖论与道德选择》,获2008年山东省“改革开放三十年——伦理学创新与发展”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5、《张东荪人生价值观初探》,获2007年聊城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16、2006年1月获南京大学“金箔奖”奖学金。 17、《诡辩论的主要特点探析》,获2000年聊城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天人相分·形上道体·万物自化——论民国时期对老子“天地不仁”的解释》,《理论月刊》,2017年第9期,独立。(核心,CSSCI) 2、《事实与价值: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及其德育启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独立。 3、《民国时期胡适、张东荪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不同观点》,《聊城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独立。 4、《民国时期有关孔子“一贯之道”的解读》,《理论探索》, 2016年第2期,独立。(核心,CSSCI) 5、《20世纪以来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研究述评》,《唐都学刊》,2016年第5期,独立。 6、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方法论意义及当代价值——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解读与思考》,《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独立。 7、《个体修养·社会礼仪·政治伦理——<礼记>宾客礼仪伦理思想探析》,《唐都学刊》,2013年第4期,独立。 8、《寻求生命之道:中国哲学的致思路径》,《聊城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位1。 9、《国际伦理:应用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6期,独立。(核心,CSSCI) 10、《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探析》,《江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独立。(核心) 11、《论孙中山的政党伦理思想》,《聊城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位1。 12、《国内主体性道德教育研究现状述评》,《聊城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位1。 1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新趋向》,《山西师大学报》,2010年第4期,独立。(核心) 14、《以仁以求智、以仁以爱智——唐君毅人文主义的科技伦理观》,《理论月刊》,2010年第1期,独立。(核心,CSSCI) 15、《为四海之人道立极、为世界之宗教立枢——唐君毅论儒学的宗教精神》,《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独立。(核心,CSSCI) 16、《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前沿问题述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独立。(核心,CSSCI) 17、《道德教育悖论界说及其德育启示》,《教育探索》,2009年第10期,独立。(核心) 18、《朱熹的道德修养论及德育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独立。(核心,CSSCI) 19、《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研究述要与思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独立。(核心,CSSCI) 20、《历史呼唤的现实哲学思考》,《东岳论丛》,2009年第8期,独立。(核心,CSSCI) 21、《事实与价值:道德教育悖论及消解路径探析》,《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独立。(核心,CSSCI) 22、《道德悖论与道德选择》,《齐鲁学刊》,2009年第3期,独立。(核心,CSSCI) 23、《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与和谐世界》,《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独立。 24、《科学观的历史演变及未来趋势》,《聊城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独立。 25、《试论孔子“和而不同”思想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独立。 26、《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独立。 27、《<共产党宣言>的伦理解读——以道德悖论为视角》,《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独立。 28、《<道德责任论>评介》,《东方论坛》,2009年第1期,独立。 29、《<管子>的“道法”观及其现代价值》,《唯实》,2008年第6期,独立。 30、《论张东荪的道德价值观》,《聊城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独立。 31、《<管子>的“道、法”刍议》,《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独立。 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思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独立。 33、《道德选择研究论纲》,《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独立。 34、《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之维》,《南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独立。 35、《事实、价值与道德选择》,《齐鲁学刊》,2007年第6期,独立。(核心,CSSCI)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1期《伦理学》全文转载。 36、《价值目的与社会道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之维》,《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独立。 37、《张东荪人生价值观初探》,《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独立。(核心,CSSCI) 38、《事实与价值:马斯洛关于休谟问题的解决方案述评》,《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独立。 39、《“以人为本”新探》,《群众》,2004年第12期,独立。(核心) 40、《张东荪文化的道德观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独立。 41、《近年来知识经济问题研究综述》,《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位1。 42、《基因技术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外因关系原理和规律客观性观点》,《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独立。 43、《基因技术并没有否定规律的客观性》,《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0年第9期,独立。 44、《是“意识能动性”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前沿》(半月刊),1999年第18期,位2。 45、《诡辩论的主要特点探析》,《滨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独立。 46、《怎样理解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的原因》,《政治课教学》,1999年第7期,独立。 47、《怎样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区别》,《政治课教学》,1999年第12期,独立。 48、《怎样理解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歧》,《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99年第8期,独立。(核心) 49、《浅析“新的生产力的代表”》,《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99年第5期,独立。(核心) 50、《怎样理解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99年第9期,独立。(核心) 51、《道德规范层次性初探》,《光岳论坛》,1999年第1期,独立。 52、《浅析“人民群众”的涵义》,《政治教育》,1998年第12期,独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