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黎朝晖

个人简介

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博士后,高级工程师,长沙市“3635”专业技术骨干人才计划、长沙市“555”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长沙市高层次人才(第一批)获得者。 发明了一种低成本、长寿命Li||Sb-Pb液态金属电池储能装置及生产方法;基于锂电池储能技术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的物联设备用高可靠供电电源、新能源充电车、基站通信电源、风光储柴微电网及兆瓦级储能系统;先后在国内如湖南、重庆、福建、北京和山东等省,海外如印尼、孟加拉、坦桑尼亚等国家完成了多个储能及微电网项目的建设工作;在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受邀撰写液态金属电池研究进展;申请发明50余项;主持或参与了企业横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重点科技等多个项目,推进了两项储能变流器相关的标准制定。 教育/研究经历 2000.09~2004.06 湖南工程学院 轻化工程(本科/学士) 2007.09~2010.0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化学工程(研究生/硕士) 2010.09~2014.12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博士) 2015.05~2018.07 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4.07~2007.08 溢达集团 工艺科 工艺员 2014.08~2020.08 威胜集团(产品经理/经理/总工/微网储能事业部总经理) 2020.08~至今 湖南工业大学 轨道交通学院 硕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关键技术研究”(2018YFB0905600,立项资金3151万元)项目,负责项目子课题”长效高温密封绝缘关键材料及电池封装技术“(2018YFB0905603)部分产业化工作; 通过探索液态金属电池负极-电解质-电池正极间的界面反应传递机理及多重界面耦合特性,构建了高效长寿液态金属电池在充放电间的界面稳定技术;结合电化学行为演变规律,通过密封绝缘材料优选和封接结构设计优化,掌握了电池本体的封装构件制备技术,解决了电池单体容量放大、服役工程中的高温密封和腐蚀防护等行业难题,有望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规模化储能领域。 湖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1、2016年9月,“智能配用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2016GK2039,立项资金200万元),负责子课题“配网先进储能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内容; 2、2018年9月,“智能微电网先进电能变换技术与装备研制“项目(2018SK2140,立项金额200万元),负责子课题“光伏储能一体化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等内容; 3、2019年9月,“基于能源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充换电协同电池储能电站一体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9GK2211,立项资金200万元),负责子课题“基于物联网的储能系统控制与优化管理方法”和“电动汽车充电、换电协同储能电站一体化运营示范”的研究及示范应用工作。 湘江新区创业资助项目: 1、2017年10月,负责湘江新区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低成本大容量液态金属电池储能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工作,立项金额650万元。 企业横向项目: 1、2014年11月,主持威胜集团-华中科技大学的产学研横向项目“液态金属电池应用研究”,立项金额2200万; 2、2018年!2020年,主持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韶关供电局、遵义供电局等地市公司多个横向项目,累计金额100余万元; 3、2020年11月,企业横向课题“基于物联网架构的2kW级模块化电力作业电源及其监控系统,立项金额25万元。 代表专利: 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专利种类排名 201610522873 .8 二氧化硅活性炭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铅炭电池 发明专利 1 201610522472.2 改性炭材料、其制备方法、负极铅膏、极板及铅炭电池 发明专利 1 201610760938.2 耐腐蚀密封绝缘装置、中高温储能电池及装配方法 发明专利 1 201710625524.3 一种电池的分选方法 发明专利 2 201510087470.0 一种超级电池用活性炭材料表面二次修饰改性方法 发明专利 2 201821657877.8 一种自动控温的储能模组 实用新型专利 1 201820176940.X 一种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1 201820177640.3 一种低温通信电源 实用新型专利 1 201721240904.7 一种带风冷散热机构的液态金属电池保温箱 实用新型专利1 201720880389.2 一种中高温电池密封装置及中高温电池 实用新型专利 1 标准建设: 1、团体标准,T/CIAPS0006-2020,《储能变流器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第1部分 CAN通信协议》,2020.5.1实施; 2、团体标准,T/CIAPS0007-2020,《三相储能变流器上位机Modbus监控协议》,2020.6.1实施;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移动通信技术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分布式微网储能系统关键技术与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Zhaohui Li, etc, " Ni-doped TiO2 nanotubes for wide-range hydrogen sensing",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9, 2014; 2. Zhaohui Li, etc, "p-Type hydrogen sensing with Al- and V-doped TiO2 nanostructures",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5, 2013; 3. Zhaohui Li, etc, "Hydrogen Sensing with Ni-Doped TiO2 Nanotubes", Sensors, 13, 2013; 4. Zhaohui Li, etc,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i-Nb-Zr-O Nanostructures Grown on Ti35Nb5Zr Alloy",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8, 2012; 5. Zhaohui Li, etc, "Anodic Replicas of Precipitates in Age-Hardening Ti Alloys",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Letters, 5, 2012; 6. 黎朝晖, etc, "液态金属电池研究进展“, 储能科学与技术, 6(5), 2017(特约)

学术兼职

IEEE PES电力系统测量与仪器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评审专家组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